《吴堡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堡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224039292
  • 页数:889 页
图书介绍:

县情要览 1

大事记 17

行政建置志 67

第一章 位置 境域 67

第一节 位置 67

第二节 境域 67

第二章 建制沿革 68

第一节 县制沿革 68

第二节 行政区划 72

第三节 县治 80

第四节 乡镇 82

自然环境志 87

第一章 地质与矿藏 87

第一节 地质构造及地层 87

第二节 矿藏 88

第二章 地貌 88

第一节 地貌特征 88

第二节 山阜 89

第三章 气候 90

第一节 光照 90

第二节 气温 92

第三节 地温 96

第四节 降水 99

第五节 风向风速 101

第六节 物候 102

第四章 水文 105

第一节 地表水 105

第二节 地下水 108

第三节 水质 113

第五章 土壤 115

第一节 土地利用与类型 115

第二节 土壤类型与养分 116

第六章 植被 118

第一节 自然植被类型 119

第二节 人工植被 120

第七章 野生动物 120

第一节 哺乳纲 121

第二节 鸟纲 121

第三节 爬行纲 122

第四节 两栖纲 123

第五节 鱼纲 123

第六节 节肢动物 123

第七节 其它动物 124

自然灾害志 127

第一章 旱灾 127

第二章 水灾 128

第一节 暴雨 128

第二节 淫雨 128

第三章 风灾 129

第四章 冰雹 131

第五章 霜冻 132

第六章 病虫害 132

第一节 虫害 132

第二节 病害 132

第七章 地震 133

附:自然灾害年表 134

人口志 142

第一章 人口源流 142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47

第一节 年龄 性别 147

第二节 城乡人口及区域差异 152

第三节 社会构成 153

第三章 人口变动 155

第一节 出生 死亡 156

第二节 迁移变动 156

第三节 自流人口 157

第四章 人口调查 157

第一节 编查户口 158

第二节 人口普查 158

第五章 婚姻家庭 161

第一节 婚姻 161

第二节 家庭 162

第六章 计划生育 163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63

第二节 人口与土地 163

第三节 人口规划 164

第四节 教育 奖惩 166

第五节 节育 绝育 167

第六节 政策与规定 168

农牧志 178

第一章 机构沿革 178

第一节 行政机构 178

第二节 事业机构 178

第二章 所有制和经营体制变革 179

第一节 土地革命 179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81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184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 185

第五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186

第三章 土地管理 18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86

第二节 管理工作 187

第三节 土地管理的紧迫性 187

第四章 农业生产 188

第一节 农业区划及作物分布 188

第二节 农作物面积及产量 190

第三节 作物品种 196

第四节 耕作制度 198

第五节 耕作技术 199

第六节 作物保护 202

第五章 蚕桑园艺 208

第一节 蚕桑 208

第二节 园艺 210

第六章 畜牧业 214

第一节 概述 214

第二节 牧草及草场 218

第三节 畜禽疫病及防治 220

第七章 农业机械 223

第一节 发展概述 223

第二节 制造及维修 223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水平 223

林业志 227

第一章 机构沿革 227

第一节 行政机构 227

第二节 事业机构 227

第二章 林种及效益 228

第一节 林木种类与分布 228

第二节 用材林和防护林 229

第三节 经济林 231

第三章 枣树 232

第一节 发展条件 232

第二节 发展简史 233

第三节 品种与分布 234

第四节 综合效益 235

第五节 栽培管理 237

第六节 病虫防治 238

第四章 植树造林 240

第一节 苗木繁育 240

第二节 造林 242

第三节 引进树种 244

第五章 林业管理 245

第一节 林木管护 245

第二节 病虫防治 247

附:林业先进典型 248

水利水保志 253

第一章 机构及技术队伍 253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53

第二节 技术队伍 254

第二章 水利建设 254

第一节 引水灌溉设施 254

第二节 提水灌溉设施 257

第三节 平地和造地 259

第四节 水质调查与改水工程 260

第五节 投资效益 262

第三章 水土保持 264

第一节 水土流失及成因 264

第二节 水保工程及效益 266

工业志 277

第一章 机构沿革 277

第二章 手工业 278

第一节 私营手工业 278

第二节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280

第三章 现代工业发展简况 281

第一节 煤炭采掘 281

第二节 电力产供 281

第三节 机械工业 284

第四节 化学工业 284

第五节 建材工业 284

第六节 木材加工 285

第七节 食品加工 285

第八节 服装加工 286

第九节 文化用品工业 286

第十节 其它工业 286

第四章 经营体制 288

第一节 国营工业 288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89

第三节 家庭工业 289

第五章 企业管理 292

第一节 国营企业管理 292

第二节 集体企业管理 292

第六章 企业选介 294

第一节 县属火电厂 294

第二节 省属氮肥厂 294

交通邮电志 299

第一章 交通运输 299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99

第二节 古道 古桥 301

第三节 公路建设 302

第四节 桥梁 隧道涵洞 304

第五节 黄河航运 306

第六节 陆路运输 310

第七节 运输工具 313

第八节 公路改造和养护 315

第九节 交通管理 317

第二章 邮电 321

第一节 邮政 321

第二节 电信 327

城乡建设志 335

第一章 机构沿革 335

第一节 行政机构 335

第二节 企事业机构 336

第二章 县城建设 336

第一节 城郭变迁 337

第二节 街巷分布 337

第三节 房屋建设 338

第四节 市政建设 340

第五节 街道绿化 341

第六节 城区供水 341

第七节 县委和县政府机关的迁建 341

第八节 新建筑简介 342

第九节 房产管理 343

第十节 环境卫生 343

第三章 村镇建设 345

第一节 村庄建设 345

第二节 集镇建设 347

第四章 施工队伍 348

第一节 本县施工队伍 348

第二节 外来施工队伍 349

第五章 环境保护 349

第一节 自然环境保护 349

第二节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349

第六章 城乡建设规划 350

第一节 县城规划 350

第二节 村镇规划 351

商业志 358

第一章 私营商业 358

第一节 个体商业 358

第二节 合作店组 359

第二章 供销合作商业 360

第一节 机构沿革 360

第二节 供销企业 360

第三节 生产资料供应 363

第四节 生活资料供应 364

第五节 农副产品收购和废旧物资回收 365

第六节 经营管理 366

第三章 国营商业 367

第一节 行政机构 367

第二节 商业企业及购销 368

第三节 经营管理 373

第四章 粮食商业 374

第一节 行政机构 374

第二节 粮油企业 375

第三节 粮油购销 375

第四节 粮油储运 377

第五节 粮食返销 378

第五章 计划物资供应 379

第一节 机构沿革 379

第二节 物资购销 379

财税金融志 385

第一章 财政 385

第一节 机构沿革 385

第二节 财政体制 386

第三节 财政收入 387

第四节 财政支出 389

第二章 税收 393

第一节 机构沿革 393

第二节 农业税 393

第三节 工商税 395

第三章 金融 39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397

第二节 货币流通 398

第三节 存款 400

第四节 信贷 401

第五节 基本建设拨款 404

第六节 保险 405

第七节 公债发行 405

第四章 财务管理 405

第一节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406

第二节 企业财务管理 406

第三节 冻结与控制存款 406

经济管理志 409

第一章 计划 统计 409

第一节 计划 409

第二节 统计 410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412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12

第二节 工商管理业务 412

第三节 集市贸易 415

第四节 物资交流大会(古会、庙会) 416

第三章 物价管理 41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17

第二节 物价政策 417

第三节 物价体系 418

第四节 物价补贴 428

第五节 物价管理体制 430

第四章 计量管理 431

第一节 度量衡演变 431

第二节 计量管理 432

第五章 审计监督 433

第一节 管理体制 433

第二节 审计业务 433

第六章 物资管理 434

第一节 计划分配 434

第二节 建筑材料管理 435

党派社团志 440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440

第一节 中共在吴堡的早期活动 440

第二节 中共吴堡县委 442

第三节 中心工作 448

第四节 中共吴堡县代表大会 451

第五节 基层组织 453

第六节 党员发展 454

第七节 党员教育 456

第八节 纪律检查 458

第九节 统一战线 458

第二章 政治协商会议 462

第三章 国民党与三青团 464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 464

第二节 三民主主义青年团 464

第四章 群众团体 465

第一节 职工群众团体 465

第二节 农民群众团体 467

第三节 妇女群众团体 468

第四节 青少年团体 473

第五节 工商业群众团体 478

第五章 社会公团 479

第一节 中苏友协支会 479

第二节 抗美援朝支会 480

政务志 483

第一章 地方权力机构 483

第一节 县工农兵代表大会 484

第二节 县参议会 484

第三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85

第四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486

第五节 基层普选 491

第二章 政府 493

第一节 县政府 493

第二节 基层政权 510

第三章 人事劳动 512

第一节 机构沿革 512

第二节 人事管理 512

第三节 劳动就业 514

第四节 工资与福利 516

第五节 劳动保护 519

第六节 抚恤 519

军事志 523

第一章 军事地理 523

第一节 战略地位 523

第二节 军事设施 524

第三节 军事交通 524

第二章 军事机构 525

第一节 机构沿革 525

第二节 领导人更迭 526

第三章 兵役 527

第一节 募兵制与征兵制 527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 527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 527

第四节 预备役 528

第四章 驻军 529

第一节 明、清驻军 529

第二节 民国驻军 529

第三节 红军、八路军驻军 530

第五章 地方部队 530

第一节 民国保安团队 530

第二节 红军游击队 531

第三节 抗日游击部队 534

第四节 武装游击队 534

附一 红色兵工厂 534

附二 兵站 535

第六章 民兵 535

第一节 明代土兵 535

第二节 清代团练 535

第三节 民国保安队 535

第四节 赤卫队 自卫军 536

第五节 当代民兵 536

第七章 战事 540

第一节 古代兵事纪略 540

第二节 现代战事纪略 540

第三节 重要战斗简述 542

第四节 伟大的战略转移 547

第八章 支援前线 547

治安司法志 551

第一章 治安 55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551

第二节 安全保卫 552

第三节 社会治安 553

第四节 罪犯看守 554

第五节 户口管理 554

第六节 消防 555

第二章 检察 555

第一节 机构沿革 555

第二节 刑事检察 556

第三节 经济检察 557

第四节 法纪检察 557

第三章 审判 55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557

第二节 刑事审判 558

第三节 民事审判 559

第四节 经济审判 559

第五节 复查纠正冤假错案 559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5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59

第二节 法制宣传 560

第三节 律师事务 560

第四节 公证 560

第五节 基层司法调解 561

民政志 565

第一章 机构沿革 565

第二章 优待抚恤 566

第一节 群众优待 566

第二节 国家抚恤 570

第三章 赈济救灾 574

第一节 生产救灾 574

第二节 社会救济 576

第四章 社会福利 579

第五章 婚姻登记 580

第六章 殡葬改革 581

第七章 来信来访 581

教育志 585

第一章 教育机构 585

第一节 行政机构 585

第二节 局属机构 586

第二章 儒学 586

第一节 县学 书院 586

第二节 社学 587

第三节 义学 587

第四节 私塾 587

第三章 幼儿教育 588

第四章 普通教育 590

第一节 小学教育 590

第二节 中学教育 593

第五章 专业教育 596

第一节 农业中学 596

第二节 卫生学校 596

第三节 师训班 596

第四节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596

第六章 业余教育 597

第一节 农民教育 597

第二节 职工教育 598

第七章 成人教育 599

第一节 函授教育 599

第二节 广播电视教育 600

第三节 自学考试 600

第八章 教师队伍 601

第一节 发展概况 601

第二节 培训形式 601

第三节 生活待遇 602

第九章 经费及校舍 603

第一节 经费 603

第二节 校舍 603

科学技术志 608

第一章 科研机构 608

第一节 行政和协调机构 608

第二节 专业科研站所 608

第三节 科技网络 608

第二章 科技队伍 609

第一节 人员结构 609

第二节 职称评定 609

第三节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612

第三章 科技成果 612

第一节 科研成果 613

第二节 农业资源调查 614

第四章 科技推广 616

第一节 农业技术推广 616

第二节 林业技术推广 619

第三节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 621

第四节 水利水保技术推广 623

第五节 工交和建筑新技术应用 626

第五章 科技普及 628

第一节 农业技术普及 628

第二节 畜牧兽医技术普及 628

第三节 园林技术普及 628

第四节 水利水保技术普及 629

第五节 综合科技普及 629

第六节 破除封建迷信 629

第六章 气象测报 630

第一节 机构沿革 630

第二节 气象观测 630

第三节 天气预报 631

文化文物志 635

第一章 群众文化 635

第一节 机构沿革 635

第二节 群众文艺 636

第三节 戏剧演出 641

第四节 图书发行 642

第五节 报刊发行 642

第六节 图书阅览 643

第七节 电影放映 643

第二章 新闻广播 643

第一节 机构沿革 643

第二节 新闻通讯 644

第三节 吴堡报 645

第四节 广播 645

第五节 电视 647

第三章 文物古迹 647

第一节 古遗址和古建筑 647

第二节 革命纪念地 650

第三节 古墓葬 650

第四节 馆藏文物 651

第五节 金石 655

第四章 文史工作 657

第一节 档案 657

第二节 县志编纂 657

第三节 党史资料征集研究 658

第四节 组织史编纂 658

卫生体育志 661

第一章 卫生 661

第一节 行政机构 661

第二节 事业单位 662

第三节 医疗卫生队伍 666

第四节 医疗设备 666

第五节 防疫保健 667

第六节 除害灭病 671

第七节 中医中药 672

第八节 药政管理 678

附记 678

第二章 体育 679

第一节 群众体育 679

第二节 学校体育 680

第三节 竞赛活动 681

人物志 687

第一章 传记 687

第一节 革命烈士传 687

第二节 历史人物传 700

第二章 名录 717

第一节 烈士英名录 717

第二节 英雄模范名录 735

第三节 党政军领导干部名录 737

第四节 科技人才名录 752

第五节 民间艺人名录 754

第六节 历史名人录 755

社会志 761

第一章 民族 姓氏 761

第一节 民族 762

第二节 姓氏 762

第二章 宗教信仰 765

第三章 生产习俗 765

第一节 农业生产习俗 765

第二节 林牧业生产习俗 766

第三节 其他职业习俗 767

第四章 生活习俗 767

第一节 衣食住行 767

第二节 岁时活动 778

第三节 婚丧喜庆 781

第四节 历史陋习 784

第五章 人民生活 786

第一节 经济收入 787

第二节 经济支出 790

方言志 795

第一章 方音 795

第一节 声母 795

第二节 韵母 799

第三节 字调 804

第二章 方言 805

第一节 词 806

第二节 语汇 819

第三节 谚语 826

第四节 歇后语 826

第五节 讳语 委婉语 827

附:吴堡方言源流考 828

艺文志 833

第一章 对联 诗词 833

第一节 对联 833

第二节 诗词 837

第三节 民歌 849

第二章 小说 散文 口头文学 859

第一节 小说 散文 859

第二节 口头文学 859

第三章 戏剧 音乐 曲艺 862

第一节 戏剧创作名录 862

第二节 音乐 863

第三节 曲艺 866

第四章 著述目录 875

编后记 885

参加各专志资料收集人员 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