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1
学习方法指导 1
内容简介 1
一、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2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
2.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统一 2
3.生产关系的内容 3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4
二、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5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 5
2.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6
3.经济规律的特点 6
4.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各种经济规律 6
重点难点举要 7
一、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辩证关系 7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内容 8
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关系 10
资本主义部分 12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12
学习方法指导 12
内容简介 14
一、商品 14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4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15
3.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16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流通规律 17
1.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17
2.货币的职能 20
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24
1.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24
2.价值规律的作用 24
重点难点举要 26
一、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6
二、商品的价值量 27
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8
四、货币流通规律 30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32
学习方法指导 32
内容简介 33
一、资本的本质 33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33
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35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36
4.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9
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40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40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41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42
三、资本主义工资 43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43
2.工资的基本形式 45
重点难点举要 46
一、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联系和区别 46
二、战后生产自动化和机器人被采用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仍是工人的剩余劳动 48
三、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作日缩短、实际工资有所增长,是否意味着剥削减轻 49
四、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50
第四章 资本积累 52
学习方法指导 52
内容简介 54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54
1.社会再生产 54
2.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特征 55
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的实质 56
1.资本主义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56
2.资本积累的实质 56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57
1.伴随资本积累的是个别资本的不断增大 57
2.资本积累的增进、个别资本的增大必然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58
3.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59
4.无产阶级的贫困 61
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61
重点难点举要 62
一、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 62
二、资本积累的实质 63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64
四、无产阶级的贫困 65
五、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66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68
学习方法指导 68
内容简介 70
一、产业资本的循环 70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70
2.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71
二、资本的周转 72
1.资本周转的时间和周转次数 72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73
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74
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75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76
1.社会资本运动的特点 76
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77
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78
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79
5.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82
重点难点举要 83
一、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的联系和区别 83
二、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85
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86
四、生产资本之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和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 87
五、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率 88
六、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88
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91
学习方法指导 91
内容简介 94
一、利润和平均利润 94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94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95
3.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96
4.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的革命意义 96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96
1.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 96
2.商业利润的来源 97
三、借贷资本和利息 97
1.借贷资本 97
2.利息和利息率 98
3.资本主义银行和银行利润 98
4.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 99
四、资本主义地租 99
1.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99
2.级差地租 100
3.绝对地租 101
4.土地价格 101
重点难点举要 102
一、资本家生产商品的所费资本和所用资本 102
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与平均利润理论的革命意义 102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103
四、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的关系 103
五、商业资本家对商业职工的剥削 104
六、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产生的源泉、条件和原因 105
七、剩余价值与利润、平均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的关系 106
第七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07
学习方法指导 107
内容简介 108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08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108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08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109
1.资本主义再生产有周期性 109
2.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 110
3.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决定的 111
4.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112
重点难点举要 112
一、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 112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 113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15
学习方法指导 115
内容简介 117
一、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17
1.生产集中和垄断 117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118
3.资本输出 120
4.国际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121
5.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和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 122
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24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24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25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126
重点难点举要 127
一、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 127
二、垄断和竞争 128
三、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129
四、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变化 130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133
学习方法指导 133
内容简介 134
一、垄断统治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 134
1.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和发展趋势 134
2.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135
二、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 136
1.帝国主义是过渡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的含义 136
2.帝国主义是垂死的但还没有死亡的资本主义 138
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38
重点难点举要 141
一、帝国主义的腐朽造成的生产技术停滞同一定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 141
社会主义部分 143
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143
学习方法指导 143
内容简介 145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45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145
2.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过一个过渡时期 146
3.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途径 146
二、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147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47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和主要矛盾 147
三、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148
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48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课题 149
四、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49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49
2.改革原有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49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150
重点难点举要 150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特点 150
二、对官僚资本的没收和对民族资本的赎买 151
三、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的重要意义 152
四、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 153
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统一 153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实质 155
学习方法指导 155
内容简介 158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58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158
2.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158
3.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160
4.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条件下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161
二、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 162
1.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162
2.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 163
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 164
1.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164
2.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 164
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65
四、社会主义经济效益 165
1.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含义和内容 165
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 166
3.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速度 167
重点难点举要 168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168
二、集体所有制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不同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特点 169
三、既要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又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169
四、社会主义劳动的直接社会性和局部性 170
五、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 171
六、社会主义经济效益中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的关系 172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173
学习方法指导 173
内容简介 175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175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75
1.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其他一切商品经济的共同点 175
2.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根本特点 176
3。经常地自觉地保持平衡就是计划性 178
三、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178
1.社会主义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178
2.在全社会规模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 178
3.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 179
4.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竞争 180
四、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181
重点难点举要 183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183
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185
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186
四、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188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企业及其运行机制 190
学习方法指导 190
内容简介 192
一、社会主义企业 192
1.企业的一般性质 192
2.社会主义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192
3.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193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运行机制 195
1.社会主义企业行为的合理化 195
2.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195
3.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责任制 196
三、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 196
1.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 196
2.企业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197
3.企业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的途径和意义 198
四、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 199
1.发展企业间横向经济联合的意义 199
2.企业间横向经济联合的形式 200
重点难点举要 200
一、增强社会主义企业活力的必要性 200
二、增强社会主义企业活力的途径 201
三、社会主义企业经济责任制中责、权、利三者的关系 202
四、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中的“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行经济责任制”和“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等问题的区别和联系 203
五、社会主义企业的盈利率和它的多种表现形式 204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市场 205
学习方法指导 205
内容简介 206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206
1.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性质和特点 206
2.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207
3.社会主义商业 207
二、社会主义市场 209
1.商品流通是在市场领域实现的 209
2.发挥市场的功能 210
3.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10
三、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格 210
1.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 210
2.价格既要反映商品的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 211
3.改革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 211
四、社会主义货币流通和信贷 213
1.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特点和渠道 213
2.社会主义信贷 214
3.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利息 215
4.社会主义银行 216
重点难点举要 217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217
二、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18
三、合理的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 220
四、社会主义信贷的职能和作用 221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223
学习方法指导 223
内容简介 225
一、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225
1.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 225
2.社会主义国民收入 225
3.国民生产总值 226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226
1.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226
2.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227
3.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结果 227
三、社会主义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228
1.社会主义积累与消费关系的性质 228
2.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228
四、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229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 229
2.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实现的特点 230
3.实现按劳分配的形式 230
4.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231
重点难点举要 232
一、关于对“国民收入”这个经济范畴的理解 232
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的重要意义 233
三、关于社会主义积累率的合理确定 234
四、既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又要有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235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和宏观调控 237
学习方法指导 237
内容简介 239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 239
1.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和特点 239
2.社会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240
二、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主要比例关系 242
1.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现问题 242
2.正确处理物质资料生产内部的比例关系 242
3.正确处理物质资料生产和非物质资料生产的比例关系 244
4.正确处理生产增长和人口增长的比例关系 244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计划控制 245
1.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职能 245
2.国家宏观计划调控的内容 247
3.国家宏观计划调控的手段 248
重点难点举要 250
一、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道路 250
二、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 251
三、调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 252
四、财政政策和贷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计划调控的重要手段 253
五、综合运用经济杠杆 254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 256
学习方法指导 256
内容简介 257
一、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257
1.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然性 257
2.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58
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关系 259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指导方针 259
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259
三、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和途径 259
1.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259
2.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技术交送 261
3.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资金交流 262
四、我国经济特区和沿海经济发展战略 263
重点难点举要 265
一、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