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与“做中学” 1
第一节 现实与理论 1
一、新课程改革:从传递到转化 1
二、教师专业发展范式转移:从接受到探究 9
三、教学反思:新范式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11
四、教学反思:互动立场和转化立场中课程发展的关键环节 14
第二节 本书要回答的问题 16
第二章 教学反思理论 17
第一节 教学反思的意涵 17
一、概念:情境中的建构 17
二、特征:困惑中的探究 21
三、作用:增强专业自主性 24
第二节 教学反思的理论基础 28
一、行动理论:改善心智模式 29
二、建构主义:主动地成长 38
第三节 教学反思的结构 45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教师、教学过程、学生、环境 45
二、教学反思的层次:从技术、理解到批判 46
三、教学反思的过程:从发现、描述到诠释、行动 51
四、教学反思的类型:教学后反思 58
第三章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61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取向 61
一、不同视角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取向 61
二、教师发展从外在控制到内在超越 66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再概念化 71
一、教师专业发展是人的发展 73
二、教师专业发展是学习的过程 77
三、教师专业发展是探究的过程 79
第三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与教学反思 82
一、教师信念与教学反思 83
二、教师行为与教学反思 88
第四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与教学反思 89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89
二、本书的框架 95
第四章 研究设计:质化研究的取向 99
第一节 概念界定 99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00
一、教学反思特性:情境性、内隐性、过程性 100
二、质化研究取向:基于日常生活 101
三、个案研究策略:整体性的深度探寻 102
第三节 资料收集的方法 105
一、访谈 105
二、观察 106
三、文件收集 106
第四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07
第五节 研究的效度和推论 108
一、效度 108
二、推论 109
第五章 课程实施中的教学反思 111
第一节 美希学校对课程实施的期望 112
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谢校长的判断尺度 113
二、“解放自己,解放学生”:教师的追求 116
三、“思想是别人的,行为是自己的”:教师改变之痛 118
第二节 课程实施经历及教学反思 121
一、张老师:浴火重生 123
二、李老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138
三、田老师:课改先行者 151
四、宋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 164
五、跨个案分析:朝圣者与观光者 171
第六章 影响教学反思的因素 173
第一节 教师习性 174
一、专业态度:引领变革、艰难成长、求新求变、只赢不输 175
二、改革动机:他人认可、追求成长、快乐体验、被动投入 179
三、教学信念:酿蜜、探险、学以致用、表演 182
四、探究能力:深入与表面 185
第二节 学校场域 187
一、领导风格:“人是在工作中逼着学习的” 187
二、绩效责任:“表现主义倾向” 190
三、发展空间:“做错了不怕,关键要动起来” 192
四、发展策略:“谁学得多,谁就走在前头” 193
五、教学理念:“关注学生” 194
六、时间安排:“时间是最紧缺的资源” 195
七、交往社群:“培训是最大的福利” 197
第三节 教学反思是教师和学校层面多因素互动的结果 197
第七章 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 202
第一节 从教学反思看教师专业发展的性质 203
一、经验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受到重视 203
二、作为自主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 204
三、作为探究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 205
四、教师专业发展三种方式:自外而内、内生、自内而外 206
第二节 从教学反思看教师理论和行为的转变 208
第三节 从教学反思看教师赋权 212
一、张老师:内在控制的依赖型赋权 214
二、田老师:内在控制的超越型赋权 216
三、李老师和宋老师:外在控制的赋权 217
四、教师发展是课程发展的前提 220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224
第一节 结论 224
一、教学反思是对教学实践赋予意义的过程 224
二、教学反思是教师习性和学校场域互动的结果 225
三、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 226
第二节 讨论 227
一、教学反思是一种整合外在知识和个人知识的努力 227
二、课程实施中需要更多地关注教师个别差异 228
三、叙事探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229
四、教学反思是课程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229
参考文献: 231
后记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