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教育史 古近代》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珠,皮明庥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43019698
  • 页数:80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源远流长的武汉古代教育 1

第一节 武汉教育的萌生 1

第二节 宋、元时期武汉教育发展 16

一 北宋时期武汉文化氛围和学校产生 17

二 南宋时期武汉及长江中游文化教育的发展 27

三 元明时期的武汉文化教育 35

第三节 明、清时期武汉成为区域文化教育中心 39

一 明代武汉逐渐成为湖广布政司的文化中心 41

二 清代前期的教育及若干新特色 58

第二章 汉口开埠前后武汉教育的兴衰 70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拜上帝会教育 70

第二节 传统教育的修复和经心书院的创建 75

第三节 封建末世的武汉科举考试 82

第四节 汉口开埠后教会学校的初创 95

第三章 教会学校——西方新教育体制的楔入 100

第一节 教会学校的发展 100

第二节 基督教在武汉创办的学校 106

一 义学与书院阶段(1861—90年代初) 106

二 教会学校扩充时期(十九世纪末—1921) 108

三 基督教学校受冲击时期(1922—1931) 112

四 立案以后(1931—) 115

五 抗日战争时期(1936—1945) 117

六 从抗战胜利到教会学校在武汉的结束(1946—1951) 118

第三节 天主教开办的学校 132

第四节 神学教育 137

一 天主教神学教育 137

二 基督教神学院 140

三 佛学院 141

第五节 佛教、伊斯兰教创办的学校 145

第六节 教会学校对西学的媒介作用 147

第四章 传统书院向近代学堂嬗变(1899— 1901

第一节 张之洞督鄂与武汉工业近代化的起步 155

第二节 传统书院的近代化改造 160

一 两湖书院的建立 160

二 书院改革 164

第三节 自强学堂等新式学堂 171

一 外语学堂 171

二 实业学堂 177

三 军事学堂 181

第五章 近代学制体系的形成和新式学堂的发展 187

第一节 张之洞筹建近代学制和科学的废除 187

第二节 普通教育 191

一 幼儿教育 191

二 小学教育 196

第三节 中等教育 200

第四节 高等教育 203

第五节 师范教育 205

第六节 实业教育和军事警察法政教育 213

一 实业教育 213

二 军事、警察、法政教育 224

第七节 特殊教育 231

一 仕学院 231

二 存古学堂 234

三 女子学堂 237

第八节 私立学堂 240

第九节 成人教育 245

第六章 武汉早期教育近代化与张之洞的文治透视第一节 张之洞与武汉教育近代化 247

一 从封建教育旧营垒分化出来的张之洞 247

二 “中体西用”教育观 251

第二节 教育行政、经典和师资 256

一 教育行政 256

二 教育经费 261

三 师资建设 267

四 图书资料和科教仪器 273

五 西方教育学的楔入,以日本为媒介 276

第三节 教育界的派系之争 281

第四节 武汉早期教育近代化测估 284

第七章 走出国门的留学潮 293

第一节 世纪之交留学潮的兴起 293

第二节 东洋留学 295

第三节 西洋留学 298

第四节 留学生与武汉近代社会 301

第八章 民族教育的进步与顿挫 310

第一节 教育运行机制的变革 310

一 教育行政 310

二 教育宗旨 312

三 学制 314

第二节 从武昌高师到武昌大学 319

第三节 公立学校 327

一 高等教育 327

二 中等教育 327

三 初等教育 331

四 成人教育 337

五 女子教育 340

第四节 私立学校 342

一 私立大学和私立专门学校 342

二 私立中学学校 352

三 私立小学 356

第五节 民族的私塾 361

一 武汉私塾的历史沿革 361

二 私塾的类型和教学层次 366

三 郊县的私塾 376

第九章 “五四”时期的学运和民国前中期教育界派系第一节 学潮之滥觞 387

第二节 “五四”风涛涌江城 390

一 学运风暴的兴起 391

二 “六一”惨案 393

三 “三罢斗争”的继续 396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97

一 《武汉星期评论》 398

二 利群书社等新型社团 399

三 董必武和武汉中学的创建 400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在学校的早期活动 402

第五节 女师学潮 407

第六节 民国界中期教育界的派系矛盾 417

一 新旧的矛盾 417

二 学系的角逐 422

第七节 武汉地区的讲学活动 424

第十章 武汉国民政府的教育变更(1926— 1927

第一节 教育行政和教育政策 428

一 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机构 428

二 教育管理 432

第二节 普通教育 438

一 武昌中山大学的组建 438

二 中等教育 442

三 小学教育 444

第三节 成人教育(上) 447

一 各类成人补习学校 448

二 各类训练班 451

第四节 成人教育(下) 458

一 各类讲习(研究)所 458

二 各类干部学校 466

第五节 武汉国民政府时期教育的特点和缺陷 471

第十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武汉教育(1927— 1937

第一节 教育宗旨 475

第二节 教育行政,办学体制和学制 479

一 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演变 479

二 湖北武汉地区教育行政机关的演变 482

三 办学体制 485

四 学制 486

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教育管理方式 489

一 党团组织和特务组织打入学校 489

二 准军事化管理和军事训练 490

三 毕业会考制度 492

第四节 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 494

一 《小学暂行条例》、《小学法》和《小学规程》 494

二 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496

三 教材和教学方法 502

四 师资和学校内部管理 504

五 幼儿教育 504

六 教师任职资格和待遇 506

第五节 陶行知“生活教育”“小先生活动”在汉的开展 507

第六节 中等教育 515

一 《中学暂行条例》、《中学法》、《中学规程》 515

二 管理体制 517

三 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 518

四 中学教育发展概况 519

五 教师任职资格和待遇 521

第七节 师范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523

一 师范教育 523

二 职业教育 529

三 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 531

四 成人教育 534

第八节 武汉大学和高等教育 536

一 《大学组织法》、《大学规程》、《专科学校组织法》、《专科学校规程》 536

二 国立武汉大学 539

三 其他高等学校 551

第十二章 抗战民众教育和武汉大、中学的西迁 554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战时教育方针和政策 554

第二节 战时民众教育 558

第三节 武汉大学、华中大学、中华大学等内迁 562

一 武汉大学迁往乐山 562

二 华中大学迁云南 567

三 中华大学迁重庆 572

第四节 湖北联中的组建和内迁 575

第十三章 沦陷时期武汉教育的殖民化(1938— 1945

第一节 扭曲的教育机制 582

一 日伪在汉教育机构 582

二 江汉派成为教坛主流 583

三 留日教育 588

四 校内黑幕 590

第二节 学校的萎缩和变态 592

一 成立教员训练所 592

二 中等教育 595

三 初等教育 597

四 私立学校 603

第三节 学校的社会活动 605

第四节 名目繁多的社会教育 609

一 民众教育馆 611

二 民众学校 612

三 补习学校 613

第十四章 “光复”后武汉教育的动荡 616

第一节 内迁学校返汉 616

第二节 教育运行机制 618

一 强化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618

二 教育视导 619

三 教育整顿原则及实施方针 621

第三节 学校教育 624

一 初等教育 624

二 中等教育 630

三 高等教育 637

第四节 武汉教育界投入解放武汉的斗争 642

一 艰难围窘的武汉教育 642

二 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 644

三 武汉大学“六一”惨案 646

四 中共武汉地下党及城工部党组织在学校的工作和活动 649

五 武汉教育界迎接解放 652

第十五章 武汉郊区教育的发展 655

第一节 江夏区(含洪山区、青山区) 655

第二节 蔡甸区(含东西湖区、汉南区) 660

第三节 黄陂区 668

第四节 新州区 680

第十六章 教育行政及相关学务的近代演变 692

第一节 湖北武汉地方教育行政 692

第二节 武汉教科书发行的演变 695

第三节 湖北省中等学校毕业会考 700

第四节 武汉地区的学校体育 703

第五节 武昌首创中国童子军 707

附录 717

附录一 1949.6—1997.7武汉市教育局—教委领导人一览表 717

附录二 建国后教育大事记 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