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一、问题的缘起 1
二、研究的价值 6
三、研究的基础与研究的方法 12
四、研究的框架 13
五、相关问题的说明 15
上编 理论篇 19
第一章 行政审判权的基础 19
一、行政审判权的客观基础 19
二、行政审判权的主观条件 29
三、行政审判权控制行政权的必然性 39
第二章 行政审判权的基本属性 52
一、作为权力的行政审判权 52
二、作为司法权的行政审判权 59
三、作为行政纠纷裁断权的行政审判权 67
四、作为监督与救济权的行政审判权 70
第三章 行政审判权的功用 77
一、政府功用的历史沿革及原因 78
二、行政审判权功用的历史沿革及当代行政审判权功用的定位 88
三、当代社会行政审判权的功用 94
第四章 行政审判权与相关权利(力)的关系 100
一、行政审判权与行政诉权的关系 100
二、行政审判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119
三、行政审判权与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权的关系 130
第五章 行政审判权的模式 145
一、诉讼模式、审判模式和行政审判权的模式 145
二、职权主义的行政审判模式 149
三、当事人主义的行政审判模式 153
四、不同行政审判模式选择的缘由分析 158
五、我国行政审判权的模式 160
下编 运行篇 165
第六章 行政审判权完善概述 165
一、行政审判成就回顾 165
二、行政审判权运行中所暴露的问题 168
三、行政审判权完善的必要性 174
四、行政审判权完善的可行性 182
五、行政审判权完善的宏观设想和目标设计 184
第七章 行政审判权体制的完善 189
一、我国现行的行政审判权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189
二、我国行政审判权体制的独立及方案的争论 192
三、我国行政审判权体制的改革方案 202
第八章 行政审判权权力内容的完善 208
一、行政审判应确立法院较高的权威 208
二、对行政审判权配置的检讨 210
三、行政审判权的理性配置 213
第九章 行政审判权模式的完善 220
一、有限职权主义的行政审判权模式及其特点 221
二、有限职权主义的行政审判权模式确立的必要性 222
三、有限职权主义在行政诉讼中的运用和体现 225
第十章 行政审判权广度的拓展 231
一、部分抽象行政行为必须接受行政审判权的审查 232
二、相对人认为其权益受影响的行政行为必须接受行政审判权的审查 233
三、部分内部行政行为必须接受行政审判权的审查 235
四、现行的终局行政行为必须接受行政审判权的审查 236
五、部分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必须接受行政审判权的审查 237
六、部分侵公益的行政行为必须接受行政审判权的审查 243
第十一章 行政审判权深度的强化 245
一、法定行政程序的司法审查与对一般行政程序的司法审查相配合 245
二、法律适用的司法审查与对事实认定的司法审查相交融 256
第十二章 行政审判权运行程序及其完善 261
一、行政审判权运行程序的价值定位 262
二、一审简易程序的建构分析 264
三、调解程序确立的探究 267
四、三审程序设置的设想 271
第十三章 行政审判权运行制度的完善 275
一、行政审判管辖制度及其完善 275
二、行政审判证据制度及其完善 290
三、行政诉讼撤诉制度及其完善 301
四、行政判例制度建构的探讨 314
参考文献 328
后记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