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周易》本占筮之书 1
二、《周易》是先民的智慧宝典 9
三、《周易》是人类童年时代的百科全书 15
四、《周易》是华夏文化的源脉 19
第二章 中国文学的源头 26
一、文学起源诸说 26
二、文字与文学 35
三、周易:中国文学的源头 40
第三章 《周易》的文学样式 47
一、诗歌之雏形 48
二、寓言之萌芽 55
三、散文之前驱 59
四、小说之胚基 64
五、戏剧之因子 67
第四章 《周易》反映的社会生活 71
一、社会经济 71
二、国家政治 78
三、洪荒争战 85
四、婚姻习俗 88
五、其他 94
第五章 《周易》的形象思维 99
一、“观物取象”“法象制器”——具象思维 101
二、“精义入神”“周流六虚”——意象思维 105
三、“言曲而中”“事肆而隐”——隐喻思维 110
四、“范围天地”“曲成万物”——联想与想象思维 115
第六章 《周易》的意象原型 124
一、龙 126
二、马 134
三、水 138
四、雷电 144
五、飞鸟 151
六、羊与狐 157
第七章 《周易》的结构特色 161
一、经传合璧 161
二、文象并构 167
三、六位成章 174
四、三才一体 179
第八章 《周易》的文学表现手法 184
一、描写刻画,传神逼真 184
二、叙述事件,形象生动 191
三、善用象征,寓意旷远 194
四、巧设比兴,贴切自然 198
五、引用典故,言简意赅 204
第九章 《周易》的语言艺术 208
一、因象设言,其辞幻约 208
二、言简意赅,以少驭多 214
三、长短随意,韵散不拘 218
四、文辞精美,语意隽永 221
第十章 《周易》的文学观 226
一、“天人合一”与“神道设教” 226
二、“言不尽意”与“立象尽意” 232
三、“阳刚阴柔”与“刚柔有体” 238
四、“变动不居”与“动静有常” 245
五、“衰世之意”与“忧患”著书 249
第十一章 《周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254
附录一 关于《周易》与文学以外的几点思考 261
附录二 《周易》白文 280
参考文献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