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培林,渠敬东,杨雅彬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9709108
  • 页数:572 页
图书介绍:三位编者搜集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者的一些文献,并将其整理成册。书中编者不仅撰写了中国社会学发展小史,而且对作者个人以及其学术观点进行了概括和介绍。书中内容包括唯物史观社会学、乡村建设和社会调查运动、社会学的中国学派、中国社会学的学院派、社会史学派等。所包括的学者近56人。

上册导论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学术史 李培林 渠敬东第一部分 唯物史观社会学  2

一 唯物史观社会学的形成  3

二 唯物史观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史研究  6

三 唯物史观社会学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研究  9

第二部分 乡村建设和社会调查运动  15

一 社会调查运动  16

二 乡村建设运动与“村治派”  20

三 乡村建设运动与“定县主义派”  22

四 对乡村建设运动的批评和“都市救济派”  24

第三部分 社会学的“中国学派”  28

一 社会学“中国学派”的形成  28

二 文化人类学调查  30

三 社会人类学的社区研究  36

第四部分 中国社会学的“学院派”  44

一 社会学的“文化综合学派”  45

二 社会学的“人口学派”  49

三 学院派的农村社会学研究  54

四 学院派的优生学研究  57

第五部分 社会史研究  60

一 社会史论战及古代社会史研究  62

二 社会学视角的社会史研究  68

三 经济和政治史研究  76

简短结语  82

参考文献  82

第一编 唯物史观社会学李大钊与唯物史观社会学  89

唯物史观在现代社会学上的价值  93

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  96

瞿秋白与唯物史观社会学  102

社会学之对象及其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107

李达与《社会学大纲》  118

关于阶级的错误观点之辩证  122

王亚南与官僚政治研究  125

官僚政治对于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影响  129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138

陈翰笙与经济社会调查  152

中国的农村研究  159

现代中国的土地问题  162

薛暮桥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  173

中国农村中的租佃关系  179

知识分子的乡村改良运动  185

冯和法与农村经济社会研究  192

中国社会组织与农村社会  196

马寅初与新人口论  202

新人口论  206

第二编 乡村建设和社会调查运动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223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232

回忆我从事的乡村建设运动  250

陶孟和与中国社会调查  259

北平生活费之分析  266

贫穷的原因  273

晏阳初与平民教育  290

十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  293

李景汉和定县调查  304

《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序  309

吴景超与都市救济农村理论  314

《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导言  319

李树青和他的《蜕变中的中国社会》  328

蜕变中的中国社会  332

陈序经和他的《中国文化的出路》  340

全盘西化的理由  349

第三编 社会学的“中国学派”吴文藻与社会学的“中国化”  365

《派克社会学论文集》导言  369

费孝通的社会学道路  377

中国的土地问题  395

从《江村经济》到《禄村农田》  398

社区分析的方法  402

差序格局  407

林耀华和他的《金翼》  413

把种子埋入土里  419

杨懋春与乡村研究  426

村庄的明天  429

农村中的初级和次级社会关系  444

杨庆堃与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453

中国社会中的分散性和制度性宗教  456

许烺光与心理人类学研究  463

《祖荫下》序论  467

中国的血缘,个性,及社会变迁  474

张之毅与乡村工业研究  487

易村手工业调查的经过和方法  491

土纸作坊的组织  497

田汝康与边民研究  508

《芒市边民的摆》导言  511

宗教和巫术  516

内地女工  521

史国衡与中国早期企业调查  530

《昆厂劳工》导言  532

昆厂的工人来源  536

赵承信与社区调查  545

社会调查与社区研究  551

下册第四编 中国社会学的“学院派”孙本文与社会学原理  575

社会学上的基本概念  581

社会建设与社会指导  596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目的  598

吴泽霖和他的《社会约制》  605

社会约制中的理喻  609

许仕廉和他的《人口论纲要》  611

中国人口问题  615

陈达与中国劳工和人口研究  625

生存竞争与成绩竞争  630

《中国劳工问题》结论  637

《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引言  644

社会变迁的原素  652

言心哲与乡村人口和社会事业研究  674

中国乡村人口之分析  678

柯象峰与贫困研究  685

贫穷与生活程度  687

中国贫穷人口之估计  695

严景耀与犯罪问题研究  700

《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导论和结论  704

杨开道与乡村社会研究和实践  718

中国农村组织概论  725

潘光旦与优生学  743

关于祖宗父母者  750

中国伶人的阶级分布  757

杨堃与民族学、神话学研究 769

民族学与社会学之关系  773

现代各国社会学之派别与趋势  781

中国社会学发展史大纲  797

第五编 社会史研究郭沫若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807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和后记  812

社会发展之一般  816

吕振羽与史前中国社会研究  821

《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外一种)》绪论  827

陶希圣与中国封建社会史研究  832

中国的封建制度及其分解  839

李玄伯与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  850

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序  854

蒙思明与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  860

魏晋南北朝的世族  862

元代的阶级划分  864

李济及其考古人类学研究  867

中国民族史研究的难题所在  870

李安宅与礼仪研究  874

《〈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研究》绪论  876

瞿同祖与中国法律和社会  882

中国封建社会史研究  887

父权  891

雷海宗与中国文化研究  910

人口与治乱  913

林同济的文化形态史观  918

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  922

谢国桢与党社运动研究  927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引论  929

罗香林与客家研究  938

客家问题的发端  943

傅振伦与中国方志学研究  952

方志在学术上之位置:方志之价值  955

陈东原与中国妇女生活史研究  959

宋代的妇女生活:宋儒对于妇女的观念  961

全汉升与中国行会制度研究  968

中国行会的起源  970

傅衣凌和他的《福建佃农经济史丛考》  976

永安农村赔田约的研究  980

严中平和他的《中国棉业之发展》  993

近百年中国经济大势  997

严耕望与地方行政史研究  1004

郡县制度渊源论略  1011

萧公权与宪政理论  1016

中国政治思想之特点  1019

张友渔与宪政研究  1022

宪政运动的发展阶段  1025

蔡元培与伦理学史研究  1032

中国伦理学史的发轫  1034

编后记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