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长林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6743181
  • 页数:56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为适应高等药学院校药理学教学特点及药学工作者对药理学知识更新的需要,由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十余所院校联合编写。

绪论 1

一、微生学基本概念 1

二、免疫学基本概念 6

三、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及其里程碑 8

第一篇 微生物学概论 17

第一章 细菌 17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17

一、细菌的大小 17

二、细菌的形态 18

三、细菌染色法 24

第二节 细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4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25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35

第三节 细菌的繁殖 41

一、细菌的繁殖方式 41

二、细菌的菌落特征 42

第四节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43

一、细菌在制药工业中的作用 43

二、细菌的致病性 43

三、常见的病原性细菌 46

第五节 放线菌 54

一、放线菌的形态与结构 54

二、放线菌的生长和繁殖 60

三、放线菌代表属 62

第二章 其他原核微生物 67

第一节 螺旋体 67

一、生物学性状 67

二、主要病原性螺旋体 68

第二节 立克次体 70

一、生物学性状 71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71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72

四、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 72

第三节 衣原体 73

一、生物学性状 7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73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74

四、主要病原性衣原体 74

第四节 支原体 74

一、生物学性状 7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76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76

四、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76

第三章 真菌 78

第一节 酵母菌 79

一、形态和结构 80

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 83

三、常见酵母菌 86

四、酵母菌与人类关系 88

第二节 霉菌 90

一、形态和结构 90

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 93

三、霉菌的代表属 99

四、霉菌与人类关系 103

第三节 大型真菌 107

一、形态和结构 107

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 109

三、大型真菌与制药工业 110

第四章 病毒 114

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形态、化学组成、结构和分类 114

一、病毒的大小 114

二、病毒的形态 114

三、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117

四、病毒的分类 121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123

一、吸附 123

二、侵入和脱壳 124

三、生物合成 124

四、装配 128

五、释放 129

第三节 病毒的培养 129

一、动物接种 129

二、鸡胚培养 129

三、细胞培养 130

四、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 130

第四节 干扰现象和干扰素 132

一、干扰现象 132

二、干扰素 133

第五节 抗病毒药物作用机制 135

一、抑制病毒侵入与脱壳 136

二、抑制病毒核酸合成 137

三、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 138

第六节 噬菌体 138

一、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138

二、噬菌体的增殖 139

三、噬菌斑及噬菌体效价 141

四、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 143

五、噬菌体与宿主细胞生活周期 143

六、噬菌体的应用 145

第七节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45

一、病毒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145

二、病毒的致病性和机体的免疫性 146

三、病毒与人类疾病 147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157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157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157

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163

三、营养物质的运输 165

第二节 培养基 170

一、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170

二、培养基的类型 172

三、常用的培养基 175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177

第一节 微生物代谢的类型和酶 177

一、微生物代谢的类型 177

二、微生物代谢和酶 179

第二节 微生物的分解代谢及其能量产生 180

一、萄萄糖分解途径 181

二、发酵 186

三、呼吸作用 189

第三节 微生物的分解代谢与鉴定反应 194

一、生物大分子的降解 194

二、微生物鉴定反应 197

第四节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200

一、微生物合成代谢的三要素 200

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201

第五节 微生物代谢的调控 204

一、酶活性的调节 205

二、酶合成的调节 206

三、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控制 210

四、代谢调节理论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212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 217

第一节 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的生长及其培养方法 217

一、微生物的生长 217

二、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220

三、未可培养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226

第二节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 228

一、计数法 228

二、细胞量测定法 230

第三节 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 231

一、细菌与酵母菌及霉菌的群体生长规律 231

二、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235

第四节 微生物的控制 238

一、基本概念 238

二、死亡曲线 239

三、控制微生物的物理方法 241

四、控制微生物的化学方法 246

五、生物安全 252

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254

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254

一、遗传变异物质基础的实验证明 255

二、遗传物质在微生物中的存在形式 257

三、DNA的复制方式 263

第二节 基因突变 266

一、基因和性状 266

二、基因突变 267

三、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 271

四、DNA损伤的修复 276

第三节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279

一、转化 279

二、接合 281

三、转导 286

四、真核微生物基因的基因重组 289

第九章 菌种选育与保藏 293

第一节 微生物生产菌种的来源 293

一、菌种的购买 293

二、自然界来源的微生物菌种筛选 293

第二节 自然选育 295

第三节 诱变育种 295

一、突变的诱发 296

二、突变株的筛选 296

三、突变基因的表达 302

第四节 杂交育种 302

一、常规的杂交育种 302

二、原生质体融合 303

第五节 基因工程 305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 306

二、基因工程在医药工业领域的应用 306

第六节 菌种保藏 307

一、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 307

二、菌种的衰退和复壮 309

第十章 微生物系统进化与分类 312

第一节 生物进化的尺度和微生物系统发育 313

一、最早的生命形式——原始生物 313

二、生物进化的尺度分子 313

三、最佳生物进化尺度16S rRNA 314

四、系统发育树 315

第二节 微生物分类 316

一、微生物分类的历史 316

二、微生物分类单元与等级 318

三、细菌分类和伯杰手册 319

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特征和新技术 321

一、形态特征 321

二、生理特性和生化反应 322

三、血清学试验和噬菌体分型 322

四、生态 323

五、细胞壁成分分析 323

六、红外光谱 323

七、核酸分析和分子杂交 324

八、数值分类法 325

九、基于16S rRNA的微生物系统发育分析 326

第十一章 微生物生态学 328

第一节 微生物生态学简介 328

一、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328

二、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29

三、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329

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330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330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 330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 331

四、农业、工业产品中的微生物 332

五、人体中的微生物 332

六、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333

第三节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 335

一、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35

二、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37

三、微生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339

第四节 微生物生态学的应用 341

一、极端环境微生物的应用 342

二、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及其应用 345

三、海洋微生物生物活性物质研发 345

四、植物共附生微生物与新药研发 347

五、微生态学与微生态制剂 348

六、白蚁肠道、瘤胃微生物基因组与生物能源 349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353

第十二章 抗原 353

第一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353

一、异物性 353

二、一定的理化性状 354

三、完整性 355

四、其他因素 355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355

一、抗原的特异性 355

二、抗原的交叉反应 358

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 358

一、根据抗原的基本性能分类 358

二、根据抗原刺激B细胞诱生抗体时对Th细胞的依赖性分类 358

三、根据抗原来源分类 359

四、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359

五、肿瘤抗原 361

六、其他重要抗原 362

第四节 免疫佐剂 363

一、概念及生物学作用 363

二、常见种类 363

三、作用机制 364

第十三章 免疫分子 365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 365

一、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365

二、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369

三、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370

四、人工制备的抗体 372

第二节 补体系统 373

一、补体的概念与理化特性 373

二、补体系统的组成与命名 373

三、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 374

四、补体系统激活后的生物学功能 377

五、补体激活的调节 378

第三节 细胞因子 379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及共性 379

二、细胞因子的常见种类及其主要功能 381

三、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与临床 383

第四节 免疫细胞膜分子 384

一、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 384

二、CD分子与黏附分子 390

三、其他受体分子 394

第十四章 免疫组织器官和免疫细胞 395

第一节 免疫组织器官 395

一、中枢免疫器官 395

二、外周免疫器官 398

第二节 免疫细胞 400

一、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401

二、抗原呈递细胞 410

三、其他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 412

第十五章 免疫应答 417

第一节 固有免疫应答 417

一、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组织、细胞及分子 417

二、固有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 421

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 423

一、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423

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426

三、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430

四、免疫耐受 434

第三节 免疫调节 435

一、免疫系统的自身调节 436

二、细胞凋亡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439

三、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439

第十六章 超敏反应 441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441

一、发生机制 441

二、临床常见疾病 444

三、防治原则 444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445

一、发生机制 446

二、临床常见疾病 446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448

一、发生机制 448

二、临床常见疾病 449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450

一、发生机制 450

二、临床常见疾病 451

第十七章 免疫学检测 453

第一节 抗原与抗体的检测 453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特征 453

二、常见的抗原抗体反应 454

第二节 细胞免疫测定法 458

一、免疫细胞的分离与计数 458

二、免疫细胞功能的测定 458

三、细胞因子的检测 460

第十八章 免疫学在药学中的应用 461

第一节 免疫诊断 461

一、免疫诊断的概念 461

二、免疫诊断的特点与技术类型 461

第二节 免疫预防 462

一、获得性免疫 462

二、人工主动免疫 462

三、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462

第三节 免疫治疗 465

一、用于人工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品 465

二、免疫增强剂 466

三、免疫抑制剂 467

第四节 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性 468

一、生物制品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动物的安全性 468

二、生物制品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技术的安全性 469

三、生物制品的毒副作用 469

第三篇 微生物学在药学中的应用 473

第十九章 微生物制药 473

第一节 抗生素 473

一、抗生素的概念和分类 474

二、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和筛选 476

三、抗生素的制备 477

四、抗生素的生物合成 480

第二节 氨基酸 482

一、氨基酸代谢控制育种与发酵技术 482

二、赖氨酸 486

三、苏氨酸 486

第三节 维生素 487

一、维生素C 487

二、维生素B2 489

三、维生素B12 489

四、辅酶Q10 490

第四节 甾体化合物 492

一、微生物转化工艺 493

二、微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493

第五节 酶与酶抑制剂 495

一、酶制剂 495

二、酶抑制剂 499

第六节 菌体制剂 500

一、药用酵母 500

二、活菌制剂 501

第七节 其他微生物制剂 501

一、核酸类物质 501

二、生物碱 502

三、微生物多糖 502

四、螺旋藻 502

第二十章 抗生素药效学 504

第一节 抗生素的体内和体外药效 504

一、体内抗菌试验 504

二、体外抗菌试验 505

第二节 抗生素的含量测定 507

一、抗生素的效价单位 507

二、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学测定法 508

第三节 抗药性 511

一、抗药性的概念 511

二、细菌抗药性产生的遗传机制 511

三、细菌抗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512

四、抗药性的防止 513

第二十一章 药物的微生物检查 515

第一节 微生物与药物变质 515

一、药物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及防治 515

二、药物变质 517

三、药物生产中的GMP和GLP 518

第二节 灭菌制剂的无菌检查 519

一、培养基及其适用性检查 520

二、微生物试验菌株及其制备 521

三、稀释液与冲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521

四、无菌检查方法验证 522

五、供试品的无菌检查 523

第三节 非灭菌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526

一、供试液的制备 527

二、细菌与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试验 528

三、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529

四、控制菌检查 531

附录 535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名词中英文、拉丁文对照 535

参考文献 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