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第一章 原始社会——医药的起源 3
远古——公元前22世纪 3
第二章 奴隶社会——医药卫生的初步发展 5
公元前22世纪——前11世纪(夏——西周初) 5
第三章 封建社会医史(上) 7
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西周——东汉末) 7
第一节 医学理论原则的确立 7
一、《黄帝内经》的产生 7
二、《黄帝内经》的基本精神 9
三、《黄帝内经》的价值 10
第二节 辨证施治的进展 10
第三节 药物学和方剂学的初步发展 12
一、药物学的发展 12
二、方剂学的进步 13
第四节 古代的医学家 14
一、扁鹊 14
二、淳于意 14
三、涪翁和他的弟子 15
四、华佗和他的弟子 15
第四章 封建社会医史(中) 17
公元220年——1279年(魏、晋——南宋) 17
第一节 医学理论的发展 17
一、脉学的发展 17
二、病因证候学的发展 18
三、古代医籍的整理 19
第二节 药物学与方剂学的发展 20
一、新出现的本草著作 20
二、药物炮制与制药化学的发展 23
三、药物分类法的进步年 24
四、方剂学的发展 24
第三节 各科医学的新成就 26
一、内科 26
二、外科 27
三、针灸科 28
四、妇产科 29
五、小儿科 30
六、按摩科和伤科 31
七、医学教育及医政措施 32
第四节 中国医学对世界医学的贡献 33
第五章 封建社会医史(下) 36
公元1279年——1840年(元——清代鸦片战争前) 36
第一节 医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36
一、宋元医家的学术思想及其贡献 36
二、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39
三、伤寒论的整理和研究 41
四、王清任对人体解剖和瘀血症治法的贡献 41
第二节 药物学的进一步发展 42
一、李时珍对药物学的贡献 42
二、其它的本草和医方 43
第三节 各科医学的发展 44
一、防治传染病 44
二、伤科和外科 45
三、妇产科和小儿科 46
四、眼科、喉科 47
五、针灸科 48
六、医案和医话 49
第四节 群众疗法与走方医 49
一、群众疗法 49
二、走方医 50
第五节 中外医药文化交流 51
第六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医史 53
公元1840年——1949年(清代鸦片战争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 53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医药卫生措施 53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继续发展 53
第三节 西洋医学继续传入 54
第四节 国民党统治下的医药卫生工作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