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篇 1
第一章 发誓不再让农民挨饿 17
第一节 精神的故园 18
第二节 强烈的“刺激” 23
第三节 辗转多师为吾师 28
第四节 踏遍青山人未老 49
第二章 山岗上的眺望者 61
第一节 站在渥美半岛的山峰上 62
第二节 站在茅山的山岗上 72
第三节 句容草莓别样红 79
第三章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87
第一节 农业“110”,随身“四件宝” 88
第二节 农村无处不课堂 97
第三节 青史应当留此文 103
第四章 天人合一新农观 125
第一节 赵亚夫的“铁规矩” 127
第二节 生态农业唯我愿 137
第五章 且看万山红遍 155
第一节 胡锦涛总书记来了 156
第二节“万山红遍”西部开花 162
第六章 合作抱团打市场 177
第一节 在丁庄,打造一个合作社 181
第二节 草莓合作社于法有据 191
第三节 在戴庄,尝试综合社区合作社 206
第七章 统计表上选定一个最穷的村 215
第一节 赵亚夫的“三大法宝” 219
第二节“营销学”运用之妙 237
第三节 合作社+示范园+农户≈核聚变 241
第八章 戴庄,乡村的美丽愿景 247
第一节 戴庄成为“新世外桃源” 248
第二节“戴庄模式”全方位透视 251
第九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67
第一节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268
第二节 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 283
第三节 对大学生“村官”情有独钟 293
第十章为“三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17
第一节 荣誉,名至实归 318
第二节 英雄暮年壮志不已 342
后记 352
赵亚夫年谱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