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延安时期与毛泽东思想的系统形成和发展 1
第一节 延安时期的历史特点 1
一、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由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转变 2
二、持久、复杂、曲折的抗日斗争实践 3
三、抗战胜利后,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转变 5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在延安时期系统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7
一、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两次挫折和两次胜利的经验教训 7
二、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自身建设的经验 10
三、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与共产国际的关系 14
四、陕甘宁边区已经有了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等有利条件 18
五、党中央领导的学习运动更加普及,毛泽东的理论学习和创作更加丰富 21
第三节 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系统形成和发展的标志、理论体系及意义 31
一、毛泽东思想在延安时期系统形成和发展的标志 31
二、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 33
三、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系统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意义 34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7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38
一、运用唯物史观观察中国之命运 39
二、全面总结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 40
三、系统分析中国社会性质、深刻揭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42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47
一、无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 48
二、农民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 54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资产阶级 57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59
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是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 60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是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 62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63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66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67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69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73
第三章 农民问题的理论 77
第一节 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77
一、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78
二、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81
第二节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 83
一、正确分析农村阶级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前提 84
二、关于土地改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86
第三节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94
一、农民及小农经济的特点 95
二、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97
第四章 军事理论 104
第一节 毛泽东论革命战争观 104
一、战争与经济 105
二、战争与政治 107
三、战争与革命 109
四、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 110
五、人和武器 111
六、战争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113
第二节 建设人民军队的理论 116
一、建设人民军队的重要性 116
二、建设人民军队的宗旨 118
三、建设人民军队的原则 123
第三节 人民战争理论 128
一、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在于民众之中 128
二、人民战争的组织形式 131
三、人民战争的作战形式 134
第四节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38
一、以弱胜强的战略原则 139
二、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 142
三、以多胜少的战役战斗原则 145
四、灵活机动的战术原则 147
第五章 根据地的理论 152
第一节 根据地的战略地位 153
一、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产生了根据地问题 153
二、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 155
第二节 根据地的建立、巩固与发展 158
一、根据地建立的条件 158
二、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161
第三节 根据地建设的理论 162
一、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162
二、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168
三、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 171
四、根据地——“民主中国的模型” 174
第六章 统一战线理论 176
第一节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历史必然性 176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法宝之一 177
二、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历史必然性 178
三、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必须由两个联盟组成 182
四、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必须由共产党领导 184
第二节 统一战线中又联合又斗争的思想 186
一、又联合又斗争是统一战线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思想 187
二、又联合又斗争思想的提出 189
三、又联合又斗争思想的内涵 191
第三节 统一战线中的重要理论原则和政策 194
一、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必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194
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296
三、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200
四、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 203
第七章 党的建设理论 207
第一节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全面成熟时期 207
一、延安时期以前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初步形成 207
二、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 209
三、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实践和理论活动 212
第二节 党的政治建设和政治领导的理论 215
一、党的建设密切联系着党的政治路线 215
二、党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实现自己的政治领导 218
第三节 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 221
一、必须坚持党内的无产阶级思想教育,不断解决党员的思想入党问题 221
二、整风运动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形式 224
第四节 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 226
一、共产党人必须树立优良的工作作风 227
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工作作风 229
三、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改造世界观、增强党性 231
第五节 党的组织建设的理论 233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233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237
第六节 党的团结和党内斗争的理论 244
一、加强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的团结 244
二、正确认识党内矛盾的根源、实质和党内斗争的必要性 245
三、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方针和方法 247
四、开展党内两条战线的斗争 249
第八章 文化理论 251
第一节 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 251
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和特点 251
二、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原则和方针 253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统一战线 258
第二节 教育思想 260
一、教育的宗旨 261
二、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 262
三、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转变学生的思想放在第一位 263
四、坚持理论和实际统一的教习原则 265
第三节 文艺思想 265
一、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 267
二、如何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问题 269
三、革命文艺的批评原则 270
第四节 新闻思想 272
一、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274
二、全党办报的路线 275
三、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 276
四、新闻工作者队伍的革命化建设 277
第五节 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 277
一、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特定社会地位及其在革命中的作用 278
二、指明了知识分子革命化、群众化的途径 279
三、规定了团结教育知识分子的总政策和具体政策 280
第六节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 282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革命中的地位、作用 283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任务和基本内容 286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方法 290
第九章 战略策略思想 292
第一节 毛泽东对战略策略重要性的论述 293
一、马克思主义的战略策略是指导革命胜利的科学 293
二、战略策略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97
三、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成为懂得马克思主义策略的战士 298
第二节 毛泽东战略策略思想的基本点 301
一、战略上藐视与战术上重视是战略战术原则的科学总结 301
二、战略上藐视敌人与战术上重视敌人是对立的统一 304
三、战略上藐视敌人与战术上重视敌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06
第三节 毛泽东战略策略思想的主要原则 308
一、立足国情,正确处理阶级关系 308
二、审时度势,正确组织进攻和退却 310
三、利用矛盾,孤立和打击主要敌人 313
四、针锋相对,用革命的两手反对反革命的两手 316
五、掌握方向,敢于并善于将革命进行到底 319
第十章 哲学思想 322
第一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成熟的标志 322
一、《实践论》、《矛盾论》的发表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成熟的标志 322
二、《实践论》、《矛盾论》弘扬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 326
三、《实践论》、《矛盾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330
第二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335
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335
二、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338
三、实事求是与党的思想路线 340
第三节 把哲学创造性地运用于工作方法 344
一、调查研究 345
二、矛盾分析 349
三、一般与个别相结合 352
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54
五、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 357
第十一章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60
第一节 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转变 361
一、遵义会议,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转变 361
二、瓦窑堡会议,党的政治策略路线的完满解决 362
第二节 党的指导思想的进一步统一 363
一、以毛泽东为首解决党的统一领导问题 363
二、党的整风运动,全党思想认识的进一步统一 365
三、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提出 366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69
一、党的六届七中全会的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的统一 369
二、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载入党章 372
三、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374
后记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