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断想》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天瑜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60902588
  • 页数:325 页
图书介绍:

关于文化概念和文化史研究的历史考察 1

一、文化史的研究对象 2

二、文化概念的演变 4

三、文化的本质内蕴 16

四、文化史在历史科学中地位的确立和发展 26

汉族文化类型论略 32

一、文化类型说的简要回顾 32

二、汉民族文化类型的生成机制 34

三、以维系血缘纽带为职志的伦理观念构成汉族文化的中心环节 42

中国传统智力论述评 50

一、智力界说 52

二、智与德 54

三、才能与知识 55

四、智力与先天素质 56

五、智力与“习染” 58

六、智力与“好学”、“敏求” 60

七、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展的影响 61

八、智力结构诸侧面 62

九、智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69

十、师承与智力的传递及发展 73

十一、智力的检验与测验 74

孔子“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思想评议 76

一、孔学贱视农、工、商 76

二、孔学只有拟人化的自然而无科学研究对象的自然 82

三、“轻自然,斥技艺”的孔学传统对中华文化发展的阻滞 85

试论儒学的经世传统 92

一、“经世”与“入世” 92

二、孔学的经世风格 93

三、儒学经世的两个走向——“内圣”与“外王” 100

四、秦汉以后儒学经世的复杂形态 104

小结 110

道光咸丰年间的经世实学 113

一、经世意识在顺康至道咸间的起伏跌宕 113

二、道光咸丰年间的经世实学的内蕴 119

三、通往近代新学的桥梁 129

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 134

一、“新学”与“西学”是两个有着深刻内在联系然而又并不完全同一的概念 134

二、中国文化在明清之际出现了由“古学”走向“新学”的最初征兆 136

三、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文化在清中叶的沉寂和在清末叶的复苏 147

四、近代新学对早期启蒙文化的继承和发挥 157

龚自珍社会批判思想刍议 167

一、“世运潜移”之际的敏感士子 167

二、词锋凌厉的社会批判家 174

三、“掌故罗胸”,“有事天地东西南北之学”的实学大师 187

具有时代界碑特点的文化巨匠——魏源 199

一、生世 199

二、通经致用——“以经术为治术” 204

三、实政、实功、实行之学 208

四、向西方寻求经世之道 221

洋务派与改良派思想交锋的记录——读《劝学篇》与《〈劝学篇〉书后》随笔 227

一、过渡时代 227

二、《劝学篇》:洋务派应对世变的谋略书 229

三、《〈劝学篇〉书后》:改良派的治国方案 234

辜鸿铭——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奇特标本 241

一、从蔡元培的“兼容并包”谈起 241

二、学贯中西,言行乖戾的辜鸿铭 243

“深知民众的心,设法利导,改进”——鲁迅文化观初论 249

一、做解剖传统文化心理的“精神世界之战士” 249

二、深入追究造成传统文化心理的社会历史原因 259

三、改造群众中的旧思想、旧习气,与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辩证统一 264

鲁迅在文化史研究中的创新精神 269

一、揭示文字、文学“由愚人造成”的历史本来面目 269

二、打破“独尊儒术”的传统,给各种文学流派以恰如其份的评价 272

三、开辟新的文化研究领域 273

四、严肃认真的治学风格,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76

文化史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侧面——由传统童蒙读物说开去 281

《中国学术流变》前言 284

民族战争文化意义的开掘——读《李自成》札记 290

一、作为《李自成》情节副线的民族战争 290

二、悲歌慷慨的明廷主战派 292

三、从崇祯到洪承畴 298

四、农民起义军对民族战争的态度 305

五、作为农耕文化“复壮剂”、“补强剂”的游牧文化的代表——清朝开国者的阔大气象 307

评《剑桥中国晚清史》的文化观 312

一、对西方文化在近代中国双重使命的缜密剖析 312

二、“冲击——反应”模式的局限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