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 6
第一章 大地测量 24
第一节 天文测量 24
一 清代 24
二 中华民国时期 26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31
第二节 长度测量 35
一 中华民国时期基线测量 35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长度测量 35
第三节 三角测量 39
一 清代 39
二 中华民国时期 40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41
第四节 水准测量 57
一 清未和民国时期 57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59
第五节 重力测量 73
一 中华民国时期 73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75
第二章 地形测量 88
第一节 清代 89
一 舆图测绘 89
二 1:2.5万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90
三 勘界测量 90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94
一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94
二 工程地形测量 95
三 勘界测量 95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99
一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99
二 地图更新 104
三 勘界测量 111
第三章 土地权属与城镇测绘 114
第一节 土地测量 114
一 耕地清丈 114
二 地籍测量 124
三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36
第二节 城镇测量 138
一 昆明市 138
二 东川市 142
三 昭通市 142
四 曲靖市 143
五 个旧市 143
六 开远市 144
七 楚雄市 144
八 玉溪市 145
九 大理市 145
十 保山市 146
十一 畹町市 146
十二 建制镇 146
第四章 专业测绘 156
第一节 农垦、林业测量 156
一 农垦 156
二 林业 159
第二节 水利测量 163
一 湖泊整治 163
二 河道整治规划 165
三 水库建设 167
第三节 电力工程测量 171
一 水电工程 171
二 火电工程 180
三 送电线路 181
第四节 地质测绘 182
一 地矿 182
二 冶金(有色) 197
三 建材 206
四 煤田 207
五 石油 207
第五节 勘察设计测量 208
一 冶金(有色) 208
二 煤矿 209
三 建工 210
四 轻纺化工 211
第六节 矿山测量 212
一 铜矿 212
二 锡矿 220
三 铅锌矿 224
四 铁矿 226
五 磷矿 229
六 煤矿 230
七 岩盐矿 234
第七节 交通建设测量 238
一 公路 236
二 铁路 242
三 民用机场建场 248
四 航道 250
第八节 地震测量 255
一 水平形变 255
二 垂直形变 259
三 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 262
第五章 地图制图 265
第一节 清代以前的地图制图 266
一 明代以前 266
二 清代 269
三 地图制印 275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地图制图 275
一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275
二 《新纂云南通志》中“云南舆图” 277
三 地图制印 281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地图制图 282
一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282
二 普通地理图的编制 285
三 专题地图的编制 287
四 地图集 299
五 制图新技术 302
六 地图制印 305
第六章 测绘教育 309
第一节 民国以前及民国时期 310
一 云南陆军测量学校 310
二 清丈养成所 31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315
一 短期培训班和在职教育 315
二 中等专业学校测绘教育 318
三 高等院校测绘教育 325
第七章 测绘科学技术 334
第一节 测量技术 334
一 大地测量技术 334
二 地形测量技术 341
三 地图编制印刷技术 348
第二节 云南省莸奖测绘科技成果 351
一 获省部级测绘科技成果奖简介 351
二 获厅局级测绘科技成果奖 360
第八章 学会 情报站 365
第一节 测绘学会 365
一 组织沿革 365
二 学会活动 368
三 科普、培训 371
四 刊物 372
五 咨询服务 372
第二节 测绘科技情报站 373
一 情报站建立 373
二 情报交流 374
三 刊物 375
四 昆明长度检定场 376
第九章 机构 37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80
一 省管理机构 380
二 地州市县管理机构 387
三 测绘资料档案管理机构 391
四 测绘产品质量管理机构 392
第二节 生产机构 393
一 云南陆军测地局生产机构 393
二 省测绘局测绘生产机构 394
三 其他系统测绘生产机构 398
第十章 管理 445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 44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447
一 管理体制 447
二 政府行政管理 449
三 全省测绘生产管理 450
四 技术质量管理 454
五 资料档案管理 457
六 测量标志管理 461
附录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