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3
1.2.1 研究对象 3
1.2.2 研究目的 3
1.2.3 研究意义 4
1.3 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综述 5
1.3.1 长三角研究现状综述 5
1.3.2 制造业研究文献综述 9
1.3.3 长三角制造业研究评述 17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7
1.5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18
1.5.1 研究方法 18
1.5.2 数据来源 19
1.5.3 可能的创新 19
第2章 新型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分析 21
2.1 新型国际分工理论演化 21
2.1.1 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 21
2.1.2 现代的国际分工理论 25
2.1.3 当代的国际分工理论 28
2.2 新型国际分工现状分析 31
2.2.1 新型国际分工的内涵 31
2.2.2 新型国际分工的特点 32
2.2.3 新型国际分工的类型 34
2.2.4 新型国际分工的影响 36
2.3 新型国际分工对长三角制造业的影响分析 38
2.3.1 直接投资的影响 38
2.3.2 国际贸易的影响 39
2.3.3 技术创新的影响 39
2.4 基于国际分工的长三角制造业定位分析 40
2.4.1 长三角制造业嵌入国际分工的历程回顾 40
2.4.2 长三角制造业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形式 42
2.4.3 长三角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44
2.4.4 基于国际分工的长三角制造业定位分析 46
2.5 本章小结 48
第3章 基于FDI的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实证分析 50
3.1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东道国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51
3.2 长三角制造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统计描述 58
3.3 FDI与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关系的实证检验 61
3.3.1 简单相关分析 61
3.3.2 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 62
3.3.3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68
3.4 本章小结 78
第4章 基于国际贸易的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实证分析 81
4.1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回顾 81
4.2 长三角国际贸易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的统计描述 88
4.3 国际贸易与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关系的实证检验 93
4.3.1 简单相关分析 93
4.3.2 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 94
4.3.3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100
4.4 本章小结 108
第5章 基于技术创新的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实证分析 110
5.1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110
5.2 长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统计描述 114
5.3 技术创新与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关系的实证检验 120
5.3.1 简单相关分析 122
5.3.2 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 123
5.3.3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126
5.4 本章小结 131
第6章 基于国际分工的长三角制造业效益分析 134
6.1 发展趋势分析 134
6.2 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 136
6.2.1 产值结构分析 137
6.2.2 劳动力投入结构分析 146
6.2.3 产品出口结构分析 150
6.3 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 154
6.3.1 指标选取 154
6.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155
6.3.3 结果分析 162
6.4 本章小结 164
第7章 基于国际分工的长三角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166
7.1 基于SS分析法的苏浙沪制造业竞争力比较 167
7.1.1 数学模型的建立 167
7.1.2 数据收集与处理 169
7.1.3 结果分析 179
7.2 长三角制造业国内竞争力分析 180
7.3 长三角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186
7.3.1 指标的选取 186
7.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188
7.3.3 结果分析 196
7.4 本章小结 197
第8章 基于国际分工的长三角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研究 198
8.1 产业价值链攀升模型 198
8.1.1 基于FDI的价值链攀升 200
8.1.2 基于国际贸易的价值链攀升 201
8.1.3 基于技术创新的价值链攀升 201
8.1.4 基于区域分工的价值链攀升 202
8.2 基于Panel Data的实证检验 203
8.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203
8.2.2 计量方法说明 206
8.2.3 计量结果 208
8.3 基于有偏估计的实证检验 212
8.3.1 岭回归检验 213
8.3.2 主成分回归检验 214
8.3.2 岭回归与主成分回归结果的比较 215
8.4 本章小结 215
第9章 基于新型国际分工的长三角制造业发展思考 217
9.1 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形势分析 217
9.2 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钻石模型分析 219
9.3 长三角制造业发展战略举措建议 221
9.3.1 练好内功,增强FDI正向溢出 221
9.3.2 扩大开放,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224
9.3.3 加大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26
9.3.4 优势互补,推动产业区域合作 228
参考文献 232
后记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