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原理 1
1-1 静力平衡 2
1-2工程材料 2
1-3拉应力及压应力 3
1-4 SI单位的拉力与压力 5
1-5力与质量 6
1-6拉力与压力之静不定问题 7
1-7重心 8
1-8梁之弯曲 10
1-9惯性矩 12
1-10惯性矩的轴转换 14
1-11重叠原理 16
1-12附加的梁方程式 17
1-13梁之挠曲 19
1-14 铸件上肋之效应 25
1-15剪应力 26
1-16梁之横向剪应力 27
1-17剪力图和弯矩图 31
1-18细长压缩构件或柱 34
1-19任意已知方向的应力 37
1-20莫耳圆 38
1-21两方向之应力与变形 42
1-22由剪应力引起之梁挠曲 43
1-23圣维南原理 43
参考资料 45
习题 45
2工作应用 71
2-1 应力-应变图 72
2-2破坏型式:延性材料及脆性材料 74
2-3受稳定应力作用之延性材料 75
2-4 破坏之最大剪应力理论 75
2-5两方向之法缐应力 76
2-6 Mises-Hencky或扭变能原理 78
2-7材料之疲劳限 79
2-8影响疲劳强度的因数 80
2-9形状突变所产生的应力集中 82
2-10应力集中因数 84
2-11完全逆向应力之延性材料 92
2-12稳定及交变应力之延性材料。修正之Goodman图 93
2-13应力集中之敏感性 96
2-14 使用破裂之解释 96
2-15稳定负荷下之脆性材料 97
2-16变动负荷之脆性材料 99
2-17有限寿命之承载负荷 99
2-18疲劳破坏曲缐 101
2-19 Miner方程式 103
2-20由短时间试验所决定的疲劳寿命 105
2-21 安全因数 106
2-22修正之Goodman图之另一形式 107
参考资料 107
习题 108
3轴 121
3-1圆形轴之扭转 122
3-2传动功率 126
3-3最大静剪应力 129
3-4ASME之传动轴设计法规 130
3-5负荷变动时之最大剪应力理论 131
3-6轴之Mises-Hencky理论 133
3-7键 134
3-8应力集中 137
3-9联结器 139
3-10 二平面内之弯矩负荷 140
3-11三支点上之轴 142
3-12曲柄轴 144
3-13 转动轴之临界速率 146
3-14不均匀直径轴之挠曲 147
3-15 由弹性能求轴之斜率 149
3-16非圆形轴之扭转 150
3-17宽矩形杆之扭转 151
3-18一般矩形杆之扭转 152
3-19复合断面 154
3-20薄壁管 155
3-21 用于轴之材料 157
参考资料 158
习题 158
4弹簧 175
4-1 螺旋弹簧 176
4-2弹簧材料之性质 180
4-3热作成形弹簧 182
4-4 静负荷下最小材料体积之螺旋弹簧 183
4-5螺旋弹簧之最佳设计 186
4-6弹簧疲劳 189
4-7波动负荷之设计 190
4-8压缩弹簧之挫曲 193
4-9螺旋弹簧之振动或颤动 193
4-10商用公差 196
4-11压缩弹簧之端圈效应 196
4-12 螺旋拉力弹簧 196
4-13矩形缐之螺旋弹簧 198
4-14 扭转负荷之弹簧 199
4-15板片弹簧 201
4-16弹簧之能量储存 203
4-17圆锥形弹簧 205
4-18橡胶弹簧 206
参考资料 211
习题 211
5螺旋 219
5-1 螺纹种类 219
5-2标准螺纹 223
5-3统一螺纹 224
5-4 美国国家螺纹 225
5-5标识符号 225
5-6 SI螺纹 226
5-7初应力之效应 227
5-8外加设计考虑事项 230
5-9动力螺旋 232
5-10产生预定钳夹力量所需之扭矩 237
5-11螺旋的摩擦 238
5-12应力集中 238
5-13锁紧螺帽 240
5-14材料及制造方法 241
5-15冲击负荷之应力 242
5-16松弛 244
参考资料 244
习题 244
6带、离合器、制动器及链 249
6-1 V型皮带 250
6-2 V型皮带传动轴之中心距离 252
6-3 V型皮带之疲劳 254
6-4 其他型式皮带 261
6-5圆盘离合器 262
6-6圆盘制动器 265
6-7圆锥离合器 265
6-8带制动器 267
6-9具有短枕块之枢轴制动器 270
6-10具有长枕块之枢轴制动器 270
6-11枢轴对称枕块制动器 276
6-12衬料压力 278
6-13 制动器之发热 278
6-14 滚子链 279
6-15 滚子链之马力容量 280
6-16滚子链的伤损 284
6-17滚子链之润滑 284
6-18多边形作用 285
6-19无声链 285
参考资料 286
习题 286
7熔接及铆接 297
7-1 熔接制造 298
7-2融合熔接 299
7-3融合熔接之强度 299
7-4 偏心负荷熔接——静负荷 301
7-5熔接的应力集中 305
7-6残留应力——熔接性 306
7-7电焊条 307
7-8变动负荷之设计 309
7-9电阻熔接 310
7-10 其他种类之熔接 312
7-11软焊及硬焊 312
7-12炉热硬焊 314
7-13 中心负荷之铆接 315
7-14铆钉之应力 316
7-15圆壳之应力 316
7-16偏心负荷之铆接 319
7-17瞬时旋转中心 322
7-18黏着剂 324
参考资料 325
习题 325
8润滑 333
8-1黏度与牛顿定律 334
8-2伯屈夫轴承方程式 336
8-3承受负荷之颈轴承 338
8-4 颈轴承之负荷与摩擦曲缐 339
8-5摩擦动力损失 345
8-6自冷轴承之动力损失 345
8-7油膜温度与最小油膜厚度设计 348
8-8黏度之测定 350
8-9黏度指数 354
8-10 Zn/p曲缐 355
8-11 轴承材料 356
8-12轴承负荷 360
8-13轴承结构 360
8-14间隙及油槽 361
8-15弹力配合 364
8-16乾摩擦 364
8-17边界或薄膜润滑 366
8-18混合或半流体润滑 366
参考资料 367
习题 367
9滚珠轴承及滚子轴承 373
9-1 滚珠轴承之结构与型式 373
9-2滚珠轴承之选择 375
9-3轴向负荷之效应 378
9-4 变动负荷之设计 379
9-5静容量 382
9-6不同可靠程度之设计 383
9-7滚珠轴承之摩擦与润滑 383
9-8轴承材料与表面最后加工 384
9-9滚珠轴承之安装 385
9-10容许的欠对准 387
9-11未研磨的滚珠轴承 387
9-12滚动元件轴承之相对优点 388
9-13滚子轴承 389
9-14 圆柱间接触应力 390
9-15弹性体——流体动力润滑 392
参考资料 392
习题 393
10正齿轮 397
10-1 简介 398
10-2齿形传动速度定律 399
10-3渐开缐轮齿之运动 401
10-4 摆缐轮齿 402
10-5轮齿之节 403
10-6 齿轮齿节之国际单位制 406
10-7齿轮传动之标准制 407
10-8制造法 408
10-9齿隙 411
10-10齿轮最后加工方法 412
10-11齿轮受力及其效应 412
10-12马力传送之齿轮负荷 413
10-13齿轮间之动负荷 415
10-14齿轮接触之力变化 420
10-15轮齿之弯曲容量 421
10-16正齿轮之齿形系数或路易士系数 422
10-17齿接触应力及磨损量。表面持久性 425
10-18操作齿轮系之最大马力容量 430
10-19齿负荷之决定 431
10-20齿接触对数 432
10-21齿轮之清角 434
10-22长与短齿冠传动 436
10-23轮系之速比 438
10-24 内齿轮或环齿轮 441
10-25齿轮之尺寸 442
10-26齿轮材料 442
10-27齿轮润滑及安装 443
10-28齿轮损坏 443
10-29行星齿轮系 444
参考资料 446
习题 446
11斜齿轮、蜗轮及螺旋齿轮 455
11-1 直齿斜齿轮 456
11-2斜齿轮之梁强度 457
11-3磨损极限负荷·动力负荷 458
11-4 斜齿轮之轴承负荷 461
11-5蜗缐斜齿轮 462
11-6蜗轮 464
11-7蜗轮之几何形状关系 465
11-8蜗轮之马力容量 469
11-9蜗轮减速之热容量 472
11-10螺旋齿轮 474
11-11螺旋齿轮之节径 477
11-12成形齿数 477
11-13 啮合齿轮之中心距离 478
11-14 螺旋齿轮之齿负荷 479
11-15平行轴螺旋齿轮之动负荷及磨耗负荷 480
11-16 交叉轴螺旋齿轮之负荷容量 482
参考资料 482
习题 482
12杂类机械之元件 485
12-1 厚圆筒之应力 485
12-2收缩与压入配合之应力 488
12-3压入配合产生之应力集中 491
12-4 圆盘飞轮之应力 492
12-5有轮辐与轮缘之飞轮 494
12-6飞轮之必要条件 496
12-7弹性体之冲击 499
12-8以能量方法求冲击应力 500
12-9落体所产生之力 504
12-10 梁上重体之冲击 506
12-11密合垫与油封 506
12-12静负荷密合垫之设计 509
12-13钢索 514
12-14 曲梁 518
12-15矩形断面之曲梁 520
12-16圆形断面之曲梁 523
12-17曲杆之角挠曲 523
12-18凸轮 523
12-19有中心滚子从动件之板形凸轮 526
12-20有中心滚子从动件凸轮之制造 527
12-21 平面从动件之板形凸轮 529
12-22多项式凸轮 530
12-23凸轮设计注意事项 531
12-24扣环 532
12-25平板 532
参考书目 535
习题 536
13尺寸标注及细则 545
13-1 尺寸标注 545
13-2过多的尺寸标注 546
13-3 余隙配合之尺寸标注——最大材料 546
13-4 干涉配合之尺寸标注——最少材料 548
13-5单向公差和双向公差 548
13-6 标准化圆柱配合 549
13-7偏心度 551
13-8累积与非累积尺寸 551
13-9基准面 553
13-10与松螺丝配合之孔零件 554
13-11真位尺寸标注 556
13-12以字母作孔尺标注 556
13-13 以固定规量测孔之位置 558
13-14 修订符号M对使用固定规之限制 561
13-15推拔孔之尺寸标注 562
13-16具穿孔之零件和具推拔孔零件之组合 565
13-17基准面之三面观念、几何公差 568
13-18几何尺寸标注所用的符号 569
13-19 三角投影——第一角法 572
13-20推拔之尺寸标注 573
13-21 组合件之尺寸标注 574
13-22SI单位公差 575
13-23优选数 575
13-24表面粗糙度 577
13-25详图 580
参考书目 582
习题 582
14工程材料 589
14-1 抗拉试验 589
14-2钢之物理组织 592
14-3 机械结构所用之钢料 594
14-4碳钢及合金钢之数字系统 595
14-5普通碳钢 598
14-6合金钢 601
14-7高强度低合金钢——HSLA 603
14-8钢之价格 604
14-9钢之热处理 604
14-10热处理之残留应力 607
14-11 渗碳及氮化 608
14-12火焰硬化 609
14-13应变硬化 609
14-14硬度 611
14-15切削性 612
14-16晶粒大小 613
14-17腐蚀 613
14-18腐蚀防制 614
14-19不锈钢 615
14-20磨耗 617
14-21 高温之短期效应 618
14-22钢之高温潜变 619
14-23铸铁 620
14-24展性铸铁、球状石墨铸铁 623
14-25铸钢 624
14-26工具钢 626
14-27铝合金 626
14-28合金及调质识别 627
14-29成份与机械性质 628
14-30镁合金 630
14-31铜合金 631
14-32压铸合金 634
参考资料 636
中文索引 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