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厅理财思想史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智杰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5886216
  • 页数:2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古代政府中主要理财理论和理财家们的理财思想,总结出中国古代官厅理财思想演进的十大基本规律。重点研究了会计在古代官厅理财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在理财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从宏观的历史的视角阐释了会计的理财功能,并以此为背景明确指出会计本身就是理财活动。将会计控制思想作为官厅理财的重要内容予以阐释,并一定程度上探讨财政与会计的耦合问题。

导论 1

一、研究价值与意义 1

二、研究的范围、主要内容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3

(一)官厅理财与国家财政 3

(二)研究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5

(三)官厅理财的目标和对象 6

(四)会计的性质及其与官厅理财的关系 11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第一章先秦官厅理财思想探源 17

一、《周礼》理财思想考析 18

(一)《周礼》理财原则 19

(二)《周礼》财计体制 27

(三)《周礼》财计组织所体现的内部会计控制思想 32

二、管子的理财思想 39

(一)时代背景 39

(二)理财家生平 40

(三)主要理财政策和思想 41

(四)管子理财思想研究结论与启示 57

三、商鞅变法及其理财思想 59

(一)理财家生平 60

(二)商鞅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60

(三)主要理财政策及其思想 61

(四)商鞅理财思想研究结论与启示 73

第二章 桑弘羊与王莽的理财思想 75

一、理财家桑弘羊 75

(一)时代背景 76

(二)理财家生平 77

(三)主要理财政策与措施 79

(四)主要理财思想及其特征 86

(五)理财思想成就及其历史影响 100

二、王莽改制及其理财思想 104

(一)王莽改制的时代背景 104

(二)理财家生平 105

(三)主要理财政策 106

(四)王莽的成本思想 109

(五)王莽理财思想的贡献及其改制失败的历史教训 111

第三章 刘晏与杨炎的理财思想 114

一、唐代理财家刘晏 114

(一)理财家生平 114

(二)主要理财政策与措施 115

(三)理财思想的主要特征与贡献 121

二、理财家杨炎的划时代改革 131

(一)理财家生平 131

(二)创行两税法 132

(三)“量出制入”的预算原则 138

(四)国家财政独立的理财思想 140

第四章 王安石的理财思想 142

一、时代背景 142

二、理财家生平 146

三、理财政策与措施 147

(一)制置三司条例司 147

(二)实行市易法 149

(三)均输法 149

(四)青苗法 150

(五)方田均税法 150

(六)免役法 151

(七)农田水利法 152

(八)免行钱 152

(九)其他 152

四、理财思想特征与贡献 153

(一)否定“讳言财利”的理财思想 153

(二)主张生产性财政的理财思想 155

(三)发展农商事业的理财思想 157

(四)抑制豪强兼并的理财思想 159

(五)主张积极节用的理财思想 160

(六)量出制入开源节流的理财思想 163

五、理财成效与贡献 166

六、变法失败的原因 167

(一)社会习俗和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167

(二)人事问题和党派之争 169

(三)阶级立场和思想原因 170

(四)时间问题 170

七、王安石理财思想研究结论 171

第五章 张居正与丘浚的理财思想 173

一、张居正的理财思想 173

(一)理财家生平 173

(二)时代背景 175

(三)主要理财政策与措施 176

(四)主要理财思想 184

(五)理财成就与人物评价 192

二、丘浚的理财思想 194

(一)理财家生平 194

(二)时代背景 195

(三)理财思想特征 196

第六章 中国古代官厅理财思想演进的基本规律 202

一、史实表明一部政治经济集权史便是一部坚持以财计集权为基础的历史 203

二、古代社会贯彻“量入为出”理财总原则的演进与发展趋势 205

三、“量入为出”总原则支配下的节用思想与理论的演进规律 207

四、古代中国在理财过程中对土地、人户、赋税征纳、钱粮储备,以及会计管制一体化处理的历史规律 210

五、“重农抑商”政策下理财理论与实务处理的变化规律 213

六、古代社会财政和会计关联关系建立与发展的基本运行规律 217

七、古代理财实践中平准制度的推行与宏观财计的调控 221

八、古代社会末期理财制用思想的转折及其在社会实践中的发展变化规律 222

九、古代理财思想演进中的人本主义 224

十、中国古代理财思想、理论与实践对近、现代理财的历史性影响 227

参考文献 230

后记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