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 1
“海派文化”的炎黄之本&丁锡满 1
上海世博会:海派文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契机&潘光 夏雪 8
文化上海与魅力世博——从崧泽文化到文化上海看上海软实力的提升&曹伟明 13
吴淞文化寻踪与追问&林拓 谭玉岐 22
让“汉堡豫园”成为传播海派文化的载体&程秉海 36
论全本昆剧《长生殿》演出的海派艺术特色&曹树钧 40
好事应该办好&陈福康 51
强势语言下上海闲话的今生来世&褚半农 55
面对躁动的都市&戴翊 62
海派秧歌与文化创新&端木复 66
略谈世博会与虎文化——一位著名制笔企业家的心愿&顾延培 73
作为民意和文艺的上海城市自然&胡晓军 77
论海派文化在长三角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姜卫红 83
让茶文化为世博加分&卢祺义 100
海派文化——世博会上海馆的灵魂&鲁克龄 106
戏剧情节结构模式摭谈&陆军 112
从文化创意园区到世博会展馆——兼谈海派建筑文化的创新&吕建昌 126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马进军 135
上海都市化进程与上海女性文化特质的互动&马尚龙 143
风云际会“上海话”&钱乃荣 157
上海文化政策进一步开放之刍议&沈善增 168
上海人与纽约客——兼论海派文化与农耕文明&沈善增 173
应当重视民族自主品牌的发展与创新&王琪森 180
留给上海的一份记忆&邢建榕 184
世博会与上海城市软实力&徐福生 188
时代的印迹——忆《数理化自学丛书》&徐福生 194
考古学视野下的海派文化——以春秋为中心&张童心&任志宏 198
民俗文化学与上海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仲富兰 204
关于上海女性在家庭中强势地位的探讨&周怡倩 216
海派诗歌的生成与意义&朱少伟 222
因局成区 因会再兴——上海世博园区的前世今生&徐婉青 陈克涛 227
青年论坛 233
网络时代上海话的保护、传承和开发——以《上海话大词典》和上海话输入法为例&王道军 孔亮 233
浅谈海派文化与文化世博的互动&刘琼 241
上海话:海派文化最生动直观的展示&马义顺 247
西学东渐中的海派文化——以上海考古学为中心 荣亮&张童心 254
海派文化“词”与“物”:由分化向共生的演化——对世博会召开背景下上海城市文化“实践态”更新的社会学思考&童潇 261
古镇茶馆功能研究——以上海市七宝古镇老街茶馆为例&吴玉剑 273
创新与和谐、自觉与自信的凸显——世博语境下“海派文化”特质论&许鹏 贲前方 280
磁石的两极——城市新移民对“海派文化”的体验&张秀梅 285
浅析海派黄杨木雕风格的形成&张旭玲 292
海派文化中人际关系的契约性特征与上海高校的法制化管理&屈涛 孙庆华 299
海派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制度因素&孙频捷 305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媒体的战争责任——以吉屋信子的《到战祸中的北支和上海去》为例&徐青 314
我的2008年海派文化的日本宣传活动小结&平井常雄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