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新世纪文学场 3
新世纪中国文学生态与文学教育 3
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危机与生机 13
作家队伍:新时代的样态与变化——关于中国作家和文学现状的答问 23
新活力:今日青年文学的高地 33
山东青年小说论 45
山东文学,你怎么挑剔? 56
被遮蔽的青年作家及其他——答《齐鲁晚报》记者王永昌 58
宁愿叫它微机,也别叫它电脑 63
人文魅性的激活与成长的多样性观照——《花城》2005年小说述评 67
第二辑 文人或文本 79
独特而宽厚的人文伤怀——迟子建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79
隐秘“出神”质感“入化”——“新散文”之于周晓枫 88
转换中的李洱 91
被动语态的“知识分子”——李洱小说的一个向度 95
让他者的声息切近我们的心灵生活——林白《妇女闲聊录》与今日文学的一种路向 101
“美”与“痛”的关联性抒情——《怀念妹妹小青》兼及毕飞宇的少男少女 107
人文魅性与现代革命交缠的史诗——论《圣天门口》 111
文人写作的“复魅”——在“叶兆言小说研讨会”上的发言 119
一个多面体——在《毕四海文集》研讨会上的发言 122
起搏现代新人文的命脉——湘西小说之于田瑛 125
出现徐则臣,意味着 129
仁忍:日常人性的光亮——杨怡芬小说印象 131
路也小说简论 134
王者的混响——水格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海市蜃楼》序 141
微凉的体恤与微温的知情——李菡散文集《放养自由》《淡香水》序 143
《零炮楼》的二重爆破 145
诗意人生的守望者——凌可新小说论 147
关于叶弥: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154
人生的数——评黄咏梅的《单双》 157
生命的第三河岸——略论魏微 159
隐秘的人文向度和小说家的专业精神——鲁敏论 167
与信念的高原真切相融——读裘山山的长篇散文《遥远的天堂》 180
个性正史的长调水火相容的杰作——评邓一光的长篇小说《我是我的神》 183
城市写作及其元素提取——王手小说简论 189
学院批评、文学理想与百感交集——张学昕文学批评之批评 196
第三辑 史与识 205
论中国式的城市文学的生成 205
论中国式的成长小说的生成 217
乡村小说:时代之变与文学之难 230
“进城”:文学视角的挪移和城市主体的强化 243
茹志鹃小说与中国当代文学 250
中国叙事与中篇小说——《2007中国最佳中篇小说》序 258
份额焦虑与民族标识 268
童话落到纸上的时辰——关于《金蔷薇》 271
后记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