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铁路运输技术与经济基础第一篇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第一章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总论 1
第一节 现代管理思想综述 1
第二节 现代管理方法综述 2
第二章 现代管理理论 6
第一节 管理职能理论 6
第二节 市场营销理论 8
第三节 系统工程方法论 13
第三章 现代管理方法 16
第一节 目标管理方法 16
第二节 质量管理方法 17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方法 20
第二篇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22
第四章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概论 22
第一节 概述 22
第二节 铁路运输安全心理 25
第三节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基本方法 27
第五章 行车安全技术设备 35
第一节 机车、车辆安全技术设备 36
第二节 工务安全技术设备 37
第三节 接触网安全检测技术设备 38
第四节 灾害报警技术设备 39
第六章 铁路行车事故预防 40
第一节 铁路行车事故预防 40
第二节 铁路行车安全的考核 41
第三篇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技术第七章 信息技术基础 43
第一节 概述 43
第二节 数据库技术 43
第三节 管理信息系统(MIS)概述 48
第四节 计算机网络技术 51
第八章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 54
第一节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54
第二节 TMIS设计目标及总体结构 56
第三节 TMIS内容和构成 59
第四节 TMIS功能和作用 60
第五节 TMIS联网信息报告站设置 61
第九章 铁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OIS) 62
第一节 OIS的作用和意义 62
第二节 OIS构成和主要系统功能简介 63
第三节 OIS展望 65
第四篇 重载运输与高速铁路 67
第十章 重载运输 67
第一节 重载运输概述 67
第二节 重载运输组织 69
第三节 重载运输对铁路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的要求 73
第十一章 高速铁路与既有线提速 75
第一节 概述 75
第二节 高速铁路对铁路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的要求 78
第三节 既有线提高列车速度 85
第五篇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 88
第十二章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方法 88
第一节 概述 88
第二节 数的比较分析法 89
第三节 动态数列分析法 92
第四节 指标因素影响分析方法 99
第十三章 铁路机车车辆运用指标的因素影响分析 104
第一节 铁路货车运用指标分析 104
第二节 铁路机车运用指标分析 110
第十四章 铁路运营工作综合评价分析 113
第一节 综合评价分析 113
第二节 综合评价的比重系数法 114
第六篇 铁路运输经济基础理论第十五章 运输结构和运输需求分析 118
第一节 运输结构分析 118
第二节 运输需求分析 121
第十六章 运输供给 124
第一节 运输供给 124
第二节 运输成本 126
第三节 运输工程的成本—效益分析 127
第十七章 运输价格 128
第一节 运价的功能、结构和形式 128
第二节 运价理论简介 130
第三节 我国铁路运价改革的目标与对策 131
第十八章 运输市场 133
第一节 运输市场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133
第二节 运输市场的运行环境和规则 134
第三节 运输市场的运行 135
第七篇 铁路运输与经济法规 137
第十九章 市场经济基本法律理论 137
第一节 法制与市场经济 137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139
第二十章 经济合同与铁路运输合同 142
第一节 经济合同 142
第二节 铁路运输合同 148
第二部分 铁路运输行车组织现代化第一篇 电气化铁道行车组织第一章 概述 152
第一节 电气化铁道主要行车设备 152
第二节 电力牵引计算及供电设备的通过能力 156
第二章 电气化铁道运输组织工作 162
第一节 接发列车工作 162
第二节 调车工作 163
第三节 装卸作业组织 164
第四节 电气化铁道列车运行图编制特点 165
第五节 超长交路条件下的管内车流组织 167
第六节 电气化铁道列车运行与调度指挥 170
第七节 电气化铁路行车事故救援 171
第二篇 自动闭塞新技术 175
第三章 双线区段的列车反向运行 175
第一节 反方向行车产生的原因 175
第二节 反方向行车的方式 176
第三节 反向行车通过能力的分析 178
第四章 四显示自动团塞 179
第一节 四显示的产生原因 179
第二节 四显示制式的应用 179
第三节 四显示在我国的应用问题 181
第四节 采用四显示的有关运营和技术问题 182
第五章 机车信号及自动停车装置 183
第一节 机车信号及自动停车装置的意义和分类 183
第二节 机车信号及自动停车装置的工作原理 185
第六章 列车速度监督装置及其制式选择 187
第一节 概述 187
第二节 列车速度监督装置 188
第三节 列车速度监督制式的选择 189
第七章 移动自动闭塞设备及发展 190
第一节 移动自动闭塞系统的研究及原理 190
第二节 移动自动闭塞系统的构成及运行组织方式 191
第三篇 编组站作业综合自动化第八章 编组站主要技术设备及编组站作业综合自动化概述 194
第一节 现代化驼峰设备 194
第二节 现代化驼峰调速系统 195
第三节 箭翎线 196
第四节 调车场峰尾微机联锁技术 199
第五节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概述 201
第九章 货车溜放控制系统 203
第一节 自动化驼峰的控制流程 203
第二节 钩车溜放速度控制 204
第三节 钩车溜放进路控制 209
第四节 推峰机车速度控制 210
第十章 货车信息处理系统 214
第一节 基本计划 215
第二节 作业计划 216
第三节 现车管理 218
第四节 变更处理 220
第四篇 行车组织与调度自动化技术第十一章 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 221
第一节 行车指挥自动化的内容 221
第二节 计算机编制分局日班计划 226
第三节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调整计划 229
第十二章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 232
第一节 概述 232
第二节 计算机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 235
第三节 计算机编制货物列车运行图 235
第四节 计算机编制图系统的设计 241
第五篇 车流组织优化 247
第十三章 车流径路管理自动化 247
第一节 概述 247
第二节 车流径路选择模型 248
第三节 车流径路选择的计算机实现方法 250
第十四章 计算机编制列车编组计划 252
第一节 用计算机优选单组技术直达列车编组计划方案 252
第二节 用计算机优选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方案 257
第六篇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262
第十五章 车站能力的计算 262
第一节 车站通过能力计算 262
第二节 车站改编能力计算 264
第十六章 铁路通过能力的非平行运行图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计算方法 272
第一节 运行列车组和列车种类组 272
第二节 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 273
第三节 列车后效晚点时间和必要平均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的计算 277
第四节 区间通过能力计算 278
第三部分 铁路货物运输经营与技术管理第一篇 铁路货物运输现代化第一章 概述 279
第一节 铁路货运经营管理工作的意义及基本任务 279
第二节 国外铁路货物运输主要发展趋势 280
第三节 我国铁路货运主要发展方向 282
第二章 铁路货物运输市场及其开发 283
第一节 我国铁路运输市场的主要特征 283
第二节 铁路运输市场的细分及目标市场的选择 284
第三节 铁路运输进入市场的策略 286
第三章 铁路货物运输集中化 287
第一节 国内外铁路货运作业集中化的发展 287
第二节 铁路货运集中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88
第三节 铁路货运集中化的基本方式和主要原则 289
第四节 货运作业集中化方案的拟定及效益评价方法 290
第五节 实施铁路货运集中化的措施 295
第四章 铁路集装箱运输 296
第一节 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296
第二节 铁路集装箱办理站在路网上的布局及其装卸机械配置 297
第三节 集装箱快运直达列车组织 298
第四节 集装箱联运与门到门运输 300
第五章 铁路货运站在枢纽内的合理布局及货运站现代化 301
第一节 枢纽内货运站的合理布局及分工 301
第二节 货运站的现代化 304
第二篇 特殊条件货物运输技术第六章 货物合理装载的理论基础与应用技术 306
第一节 重车运行稳定性 306
第二节 货物装载的基本技术条件 307
第七章 超限货物运输基础理论的讨论 312
第一节 超限货物计算宽度现行计算公式存在的问题 312
第二节 超限货物计算宽度公式修正 313
第八章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 319
第一节 危险货物类、项划分的定量值及其鉴定方法 319
第二节 危险货物包装 322
第三节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分析 328
第九章 铁路易腐货物运输 332
第一节 易腐货物冷藏原理 332
第二节 机器制冷原理和制冰新方法 334
第三节 冷藏集装箱 337
第四节 速冻食品及其运输 342
第四部分 铁路旅客运输经营与管理第一篇 旅客运输系统第一章 旅客运输系统概述 345
第一节 概述 345
第二节 铁路旅客运输系统的特征 345
第三节 旅客运输系统的构成 346
第四节 旅客运输系统中的信息流 347
第五节 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348
第二章 旅客运输市场营销 351
第一节 旅客运输需求分析 351
第二节 旅客运输市场营销环境 355
第三节 旅客运输市场细分 357
第四节 客运市场营销调查 359
第五节 旅客运输市场预测 360
第三章 旅客运输质量管理 363
第一节 旅客运输产品与质量特性 363
第二节 铁路客运旅行服务 366
第三节 旅客运输工作主要指标 368
第四节 铁路旅客运输的质量保证体系 374
第四章 环境保护与站车卫生 376
第一节 站车环境保护 376
第二节 旅客列车卫生害虫的防制 379
第三节 站车场所消毒 379
第四节 旅客列车洁净处理 380
第五节 站车旅客废弃物处理 381
第二篇 旅客运输组织管理现代化第五章 铁路客运站能力计算 383
第一节 候车室、行包房能力计算 383
第二节 天桥、地道及进、出站口旅客通行能力的计算 385
第三节 售票房售票能力的计算 388
第六章 旅客列车运营工作组织 389
第一节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 389
第二节 旅客列车运行方案 393
第七章 旅客运输组织管理现代化 399
第一节 客运站现代化技术设备 399
第二节 我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 400
第三节 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功能设计 402
参考文献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