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 贸易增长与贸易摩擦的发生 1
1.2 贸易摩擦与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6
1.3 南北不对称与贸易摩擦的微观基础 8
1.4 贸易摩擦的分类 10
1.5 解决贸易摩擦问题的重要性 13
1.6 基本思路和章节安排 15
2 贸易失衡与贸易摩擦:技术还是汇率? 18
2.1 技术进步、贸易失衡与贸易摩擦 18
2.2 贸易失衡、经济增长与摩擦形成 27
2.3 汇率与贸易逆差:一个计量实证 33
2.4 中美贸易不平衡中的汇率问题 40
2.5 小结 42
3 国际贸易摩擦的成因:比较优势领域 44
3.1 比较优势领域贸易摩擦成因:概述 44
3.2 就业目标、保护与国际贸易摩擦 50
3.3 边际保护、加权福利与国际贸易摩擦的形成 63
3.4 企业非市场策略与国际贸易摩擦成因 75
3.5 小结 87
4 中国具有比较优势领域的国际贸易摩擦 89
4.1 中国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及优势领域的贸易摩擦 89
4.2 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原因 108
4.3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的原因 138
4.4 比较优势领域贸易摩擦的影响 140
4.5 小结 178
5 国际贸易摩擦的成因:比较劣势领域 196
5.1 比较劣势领域贸易摩擦成因:概述 196
5.2 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摩擦 201
5.3 技术溢出与国际贸易摩擦的形成 214
5.4 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侵权的必然性 222
5.5 小结 232
6 中国具有比较劣势领域的国际贸易摩擦 233
6.1 比较劣势领域贸易摩擦概况 233
6.2 比较劣势领域贸易摩擦的原因 253
6.3 比较劣势领域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影响 263
6.4 小结 270
7 国际贸易摩擦中的“南北不对称” 272
7.1 贸易摩擦“南北不对称”的表现 272
7.2 贸易摩擦南北不对称及摩擦形成的机理 278
7.3 一个具体案例:技术性贸易壁垒南北效应不对称分析 297
7.4 小结 311
8 国际贸易摩擦的一般化解途径 313
8.1 单边行动与贸易摩擦化解 313
8.2 双边谈判协商与贸易摩擦化解 322
8.3 地区一体化组织与贸易摩擦化解 336
8.4 WTO争端解决机制与贸易摩擦化解 348
8.5 双边谈判、地区一体化、WTO与争端解决机制的选择:一个博弈框架 367
8.6 小结 378
9 中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策略 381
9.1 贸易不平衡的应对 381
9.2 优势领域的应对 382
9.3 劣势领域的应对 384
9.4 小结 386
附录 388
参考文献 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