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理性选择:形式与实质的(合)理性 1
一、理性主义法律观 2
(一)理性主义法律观的演变:法律与理性的传统 2
(二)理性主义法律观的本质 12
二、法(律)的合理性问题 17
(一)黑格尔的法律合理性观 18
(二)马克斯·韦伯的法律合理性观 22
(三)麦考密克的法律合理性观 29
三、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辩证统一 32
(一)实证法学派对法律实质合理性的责难 33
(二)超验自然法与法律实质合理性之肯定 36
(三)法律(合)理性之内容:形式与实质合理性的辩证统一 40
四、理性选择——形式合理性抑或实质合理性 41
(一)实质合理性对于形式合理性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42
(二)法律的形式合理性优越于实质合理性 43
(三)结论 46
第二章 刑事法治模式:形式与实质的法治国 48
一、法治国模式:形式与实质的法治国 49
(一)古典法治理念:形式与实质法治国思想之雏形 51
(二)近代法治理念:形式与实质法治国思想之形成 54
二、刑事法治国之标志:罪刑法定原则 64
(一)古典法治国思想及近代自由法治国思想与形式罪刑法定原则 64
(二)形式罪刑法定原则到实质罪刑法定原则的形成 66
(三)结论 69
三、形式与实质刑事法治国之基本模式 71
(一)形式合理性——形式的刑事法治国之坚守 71
(二)实质合理性——实质的刑事法治国之构建 78
四、现代社会包容性刑事法治国之构建 95
(一)形式与实质的刑事法治之冲突 95
(二)出路——包容性刑事法治国之提倡 97
(三)结论 114
第三章 犯罪概念:形式与实质犯罪概念 118
一、形式犯罪概念到实质犯罪概念之发展 120
(一)我国混合犯罪概念的立法发展 120
(二)混合犯罪概念与实质犯罪概念之关系 123
二、形式犯罪概念与实质犯罪概念之聚讼 124
(一)对实质犯罪概念的批判观点之概括 124
(二)完善我国犯罪概念的方案意见之归纳 126
三、实质犯罪概念与社会危害性之合理性 127
(一)混合犯罪概念具备存在的一般合理性 127
(二)混合犯罪概念具备存在的优越合理性 133
四、实质犯罪概念与社会危害性之价值立场 140
(一)在犯罪圈外,形式合理性是实质合理性的制度保障 142
(二)在犯罪圈内,实质合理性是形式合理性的实现手段 145
五、结论 149
第四章 犯罪论:形式与实质的犯罪论 150
一、以行为为中心的古典形式犯罪论体系 151
(一)古典犯罪论体系的出发点:形式构成要件论 151
(二)形式构成要件论的两大特性:无价值性与客观性 152
(三)小结 154
二、价值判断与实质的犯罪论体系之形成 155
(一)规范性与主观性构成要件要素的发现 155
(二)构成要件与违法性之间关系的深层变化 159
(三)形式犯罪论的崩溃与实质犯罪论的初显 160
三、形式犯罪论与实质犯罪论之对立 161
(一)形式的犯罪论 162
(二)实质的犯罪论 164
(三)形式犯罪论与实质犯罪论之争点 168
四、我国刑法中形式与实质的犯罪论之争 171
(一)我国与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的简要比析 171
(二)我国形式与实质的犯罪论之对峙 172
第五章 现代社会与实质的犯罪论体系 175
一、构成要件是实质规范评价的类型形态 176
(一)背景一: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犯罪论体系 176
(二)背景二:我国刑法犯罪论体系 189
二、现代刑法的目的论犯罪论体系之要求 191
(一)犯罪论体系:范畴论与目的论 191
(二)现代刑法犯罪论体系——目的论体系之提倡 195
(三)实质的犯罪论体系——目的论体系之要求 197
三、刑法规范在适用中是先行的裁判规范 204
(一)静/动态双层面刑法规范的不同性质 205
(二)刑法规范是适用中先行的裁判规范 208
(三)刑法裁判规范与实质的犯罪论体系 209
四、现代刑事法治国家构成要件的新机能 212
(一)构成要件之传统机能:自由权保障与个别化机能 213
(二)现代刑事法治国家构成要件之新机能:甄别值得处罚的法益侵害行为 215
(三)构成要件的新机能要求建立实质的犯罪论体系 217
第六章 刑法方法论与实质刑法解释论 222
一、刑法方法论的本体论与工具论之争 223
(一)我国刑法学界刑法方法论问题意识的形成 223
(二)刑法本体方法论与刑法工具方法论之分野 226
二、刑法本体方法论到工具方法论的范式转型 228
(一)刑法的学科特性要求进行范式转型 229
(二)刑法的正义性目的要求进行范式转型 231
(三)小结 233
三、刑法方法论的未来趋势:走向实质的刑法解释学 234
(一)实质的刑法解释论之提倡 234
(二)实质的刑法解释论之意义 236
四、结论 238
参考文献 239
后记 250
补记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