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1
第一章 中西医结合的定义、基本概念 1
一、中西医结合的定义 1
二、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 2
第二章 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 5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的诊断学基础 8
第一节 问诊 8
一、西医问诊 8
二、中医问诊 10
第二节 体格检查 16
一、视诊 16
二、触诊 16
三、叩诊 17
四、听诊 17
五、嗅诊 18
第三节 中医望诊 18
一、望神 18
二、望色 19
三、望形态 20
四、望局部 20
五、望舌 22
六、望排出物 24
七、望小儿指纹 24
第四节 中医闻诊 24
一、闻声音 24
二、嗅气味 25
第五节 切诊 25
一、脉诊 25
二、按诊 29
第六节 中西医结合的诊断要点 29
一、严谨、详实的调查研究 29
二、有针对性的实验室检查和医疗技术检查 30
三、分析、归纳、确立诊断 30
四、用发展的眼光认识疾病 30
五、用正确的思路分析疾病 30
六、“辨证”诊断 31
七、“病”“证”结合 31
第四章 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思路和方法 33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在我国的地位和发展 33
一、中西医结合在我国的地位 33
二、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 33
第二节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34
一、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 34
二、中医传统的“辨病” 35
三、病证结合、以病统证 35
第三节 掌握临床学习的科学方法 36
一、重视临床实践 36
二、临床流行病学的运用 37
三、结合循证医学的科学方法 38
四、中药的研究和开发 39
五、不断学习掌握前沿科学技术 39
第五章 中西医结合的成就 41
一、中西医结合科研技术队伍茁壮成长,创建了中西医结合学科 41
二、中西医结合教育事业的发展 41
三、中西医结合机构建设 41
四、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成就 42
五、中西医结合科研成就 42
六、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和论著 43
七、循证医学的引入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44
八、中西医结合医学走向世界影响深远 45
第六章 做一名合格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 47
一、认真学习、深入理解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 47
二、执行好相关的职业规范 47
三、遵纪守法 47
四、具有事业心 47
五、严格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 48
六、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 48
七、重视自身的行为对患者的影响 48
中篇 内科各论 49
第一章 发热 49
第一节 短程发热 50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50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52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53
第二节 中长程发热 55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55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58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61
第二章 胸痹 64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64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69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72
第三章 咳嗽 75
一、咳嗽的分类和原因 75
二、病史与辅助检查 75
三、咳嗽的处理 76
四、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流程 76
五、中医诊断及辨证论治 76
第一节 急性咳嗽 79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79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85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85
第二节 慢性咳嗽 88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88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92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92
第四章 呼吸困难 97
第一节 急性呼吸困难 97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98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101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103
第二节 慢性呼吸困难 107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107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111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113
第五章 咯血 117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117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120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122
第六章 呕吐 126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126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130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132
第七章 腹泻 136
第一节 急性腹泻 136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136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138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139
第二节 慢性腹泻 140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141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143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144
第八章 便秘 148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148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151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153
第九章 腹痛 157
第一节 急性腹痛 157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157
二、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64
第二节 慢性腹痛 170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170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173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177
第十章 黄疸 179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179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189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191
第十一章 纳差 193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193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194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195
第十二章 尿频 197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197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199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201
第十三章 腰痛(肾石病) 203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203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205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207
第十四章 紫癜 210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210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212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213
第十五章 头昏 215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215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219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220
第十六章 消渴 223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223
二、中医诊断与辨证 226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229
第十七章 痹证(关节痛) 232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232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236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239
第十八章 头痛 243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243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246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248
第十九章 痛经 251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251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255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256
下篇 针灸科各论 258
第一章 口眼歪斜 258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258
二、中医诊断与辨证 262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263
第二章 呃逆 266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266
二、中医诊断与辨证 267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269
第三章 半身肢体运动不利 273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273
二、中医诊断与辨证 276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278
第四章 肩部疼痛 281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281
二、中医诊断与辨证 286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287
第五章 颈项疼痛 291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291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295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296
第六章 膝部疼痛 301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301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304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306
第七章 胸胁疼痛 309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309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312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313
第八章 腰痛 316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316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320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321
第九章 尿失禁 325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325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 329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330
第十章 形体肥胖 333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333
二、中医诊断与辨证 335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 337
附录 常用方剂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