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诗歌精神的当下阐释&干天全 1
郭沫若国际学术研讨会 7
郭沫若的万宝常研究之动机与意义&(日本)藤田梨那 7
郭沫若与“千代松原”&(日本)岸田宪也 13
《女神》中含有诗意的科学用语&(日本)横打理奈 23
狂暴与柔情——博多湾赋予《女神》的两种性格&武继平 26
现代文化问题 32
“哈佛三杰”与新人文主义意念理性&朱寿桐 32
学科坚守与教学应变——现实压迫与现实诱惑中的现代文学教学思考&何希凡 39
囚笼与筌蹄——关于思、意、言的矛盾&李蓓 46
文学史新论 54
“耻辱”的形象——作为民族自我批评的鲁迅文学之二&(日本)丸尾常喜著 秦弓译 54
鲁迅的死亡意识与现代性启蒙思想&刘义军 邬春立 80
启蒙者的爱与死:鲁迅小说《伤逝》再解读&汪树东 87
中国文学格局的现代转型——从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到“五四文学革命”&王桂妹 95
20世纪40年代沈从文的存在体验——以《烛虚》为中心的考察&张森 104
方言入诗的合法性辩难与认同焦虑&颜同林 114
知识之航与历史想象:重读吴兴华&张松建 123
“九叶诗派”质疑&邓招华 144
《朝霞》丛刊的文学生产、传播与效应&徐江 156
论林莽《我流过这片土地》&(韩国)白贞淑 163
《马桥词典》与昆德拉式的反讽精神&龚敏律 181
批评标准与《笨花》的考验&白浩 189
中国文学档案 198
中国新诗档案:1955&刘福春 198
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及其他(一)&柏桦 222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二)&陈思广 278
动态 304
发现一个完整的陈敬容——读《陈敬容诗文集》&令狐兆鹏 304
编年视角下的文学史重构——评陈思广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吴投文 307
稿约与稿例&本刊编辑部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