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 1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7
概述 17
第一节 太阳病提纲 18
第二节 太阳病分类 18
第三节 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 21
第四节 传变 22
一、辨传与不传 22
二、预防传经之法 22
第五节 欲解时 23
第六节 病愈的预测 24
第七节 证治 24
一、本、兼证证治 24
二、变证证治 59
三、类似证证治 124
第二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35
概述 135
第一节 阳明病提纲 136
第二节 阳明病来路 136
第三节 转属阳明的主要症状 138
第四节 阳明病主要脉证 138
第五节 关于阳明病初起恶寒问题 139
第六节 阳明病证治 140
一、阳明热证 140
二、阳明实证 147
三、阳明发黄证 165
四、阳明血热证 170
第七节 阳明病辨证 171
一、辨中风、中寒 171
三、辨虚证、实证 174
第三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80
概述 180
第一节 少阳病提纲 180
第二节 少阳病治禁:禁汗、吐、下 181
第三节 少阳病证治 182
一、少阳病本证——枢机不利证(小柴胡汤证) 182
二、少阳病兼变证证治 195
第四节 传变与预后 204
一、由表入里 204
二、疾病的传变以脉证为凭 204
三、欲已之脉 205
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206
概述 206
第一节 太阴病提纲证 207
第二节 太阴病欲愈候 207
第三节 太阴病脾虚寒证证治 208
第四节 太阴病兼变证证治 209
一、太阴兼表证 209
二、太阴病腹痛证 210
三、太阴病转愈与转属阳明的辨证 212
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215
概述 215
第一节 少阴病阳虚阴盛证(寒化证) 215
一、少阴病寒化证(阳虚阴盛证)的审证要点 215
二、辨少阴亡阳的脉证 217
第二节 少阴病治禁 218
第三节 少阴病证治 219
一、少阴病寒化证证治 219
二、少阴病热化证证治 233
三、少阴病兼变证证治 235
四、咽痛证 243
第六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249
概述 249
第一节 厥阴病上热下寒证的主要脉证(提纲) 249
第二节 上热下寒证证治 251
一、乌梅丸证 251
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253
三、麻黄升麻汤证 255
第三节 厥热胜复 258
第四节 厥、利、呕、哕证治 259
一、辨厥 259
二、辨下利 267
三、辨呕哕 272
一、厥阴寒证愈候辨 277
二、厥阴虚寒证死候辨 277
三、厥阴虚寒下利转归辨 280
第七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282
概述 282
第一节 霍乱的主要脉证 283
第二节 霍乱兼表的脉证 283
第三节 辨霍乱与伤寒的病理变化及转归 284
第四节 证治 285
一、四逆加人参汤证 285
二、表里同病治法(五苓散证、理中丸证) 286
三、里和表不和证治(桂枝汤小和之) 289
四、亡阳证证治(四逆汤证) 289
五、阳亡阴竭证治(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 290
六、饮食调护 291
第八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292
概述 292
第一节 差后劳复证证治 292
第二节 差后更发热证证治 293
第三节 腰以下有水气的证治 294
第四节 虚寒喜唾证治 295
第五节 余热不清,气液两伤的证治 296
第六节 差后应注意饮食的调摄 297
方剂索引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