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年时代:美国,1907—1913年 1
第二章 家世和早年生活 10
(一)祖籍海南 12
(二)父亲宋耀如: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活道路 14
(三)民族尊严和西方教养的矛盾 19
(四)虔诚贤淑的母亲倪桂珍 23
(五)成为企业家、爱国者和革命者的宋耀如 26
(六)宋庆龄的童年和少女时代 29
第三章 回国和结婚:1913—1915年 39
(一)同孙中山的结合 47
(二)爱情·革命&理想 54
第四章 孙中山 60
(一)贫农的儿子 60
(二)“这孩子也许是第二个洪秀全” 62
(三)从改良到革命 65
(四)百折不挠 68
(五)列宁的评价:革命民主主义者 79
(六)内心世界 83
第五章 为了维护共和:上海—广州,1916—1922年 88
(一)南下护法 92
(二)他们一生中唯一的一所自有住宅 95
(三)支持五四运动 98
(四)作为非常大总统的夫人 100
(五)参加孙中山与共产国际代表的会谈 101
(六)孙中山晚年思想的发展 104
(七)广州脱险 108
第六章 广州的变局:1923—1925年 117
(一)《孙文—越飞宣言》 120
(二)同李大钊的交谊 127
(三)促进同中共和苏联的合作 133
(四)动员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 138
(五)历史性的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140
(六)支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142
(七)犯难北上:为了团结和斗争 146
(八)一代伟人的逝世 150
第七章 继承孙中山的遗志:1925—1927年 157
(一)化悲痛为力量 157
(二)在孙中山逝世后的第一次战斗 160
(三)高举孙中山的旗帜:支持群众运动 165
(四)广州: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 171
(五)国民党“二大”:政坛首次表现 174
(六)从广州到武汉:迎接挑战 179
第八章 1927年的武汉:考验和分水岭 184
(一)中国人民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领土 185
(二)坚决回击蒋介石的叛变 190
(三)外国记者笔下的孙夫人:一位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文雅妇女 194
(四)领导妇女运动及伤员救护 198
(五)在武汉的中外革命友人 203
(六)义正、词严、掷地有声的“七&一四”声明 210
(七)1924—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 212
第九章 赴莫斯科:1927年8月 219
(一)决定性的行动 221
(二)在莫斯科:鼓舞和困扰 226
(三)“我将踏着革命者的足迹继续前进……决不回头” 241
第十章 在柏林:1928年 250
第十一章 1929年的回国:一场短暂的暴风雨 263
第十二章 再赴欧洲:1929—1931年 275
第十三章 救援革命者:上海,1931—1934年 282
(一)邓演达的遇害 283
(二)对国民党的“判决” 288
(三)营救牛兰夫妇 290
(四)动员抗日——1932年的淞沪抗战 294
(五)继续营救牛兰夫妇 297
(六)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301
(七)谋害宋庆龄的阴谋 309
(八)抗议纳粹暴行——同萧伯纳谈话——反战大会 310
(九)30年代初期的宋庆龄和中国共产党 319
(十)宋庆龄在家中 324
第十四章 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上海,1935—1937年 334
(一)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高涨而曲折的潮流 334
(二)宋庆龄和1935年的学生运动 338
(三)帮助国共高层的初期接触 339
(四)鲁迅的逝世 342
(五)救国会“七君子”案 344
(六)宋庆龄和“西安事变” 347
(七)从主席台到监狱大门 350
(八)中国开始了全面抗战 351
第十五章 抗战岁月(上):香港,1937.12—1941年 355
(一)从上海到香港 355
(二)不顾日机轰炸危险,数访广州 359
(三)反对投降主义 362
(四)三姐妹同赴重庆:为了团结抗日 364
(五)预兆不祥的“皖南事变” 370
(六)为促进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而努力 373
(七)西方的战争:对东方的初步影响 379
(八)同印度的相互同情;与尼赫鲁的通信 382
(九)对日本军国主义——抗击到底;对日本人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386
(十)保卫中国同盟的工作及其意义 387
(十一)战火蔓延,离港赴渝 405
第十六章 抗战岁月(下):重庆,1941—1945年 413
(一)摆脱国民党官场,发出自己的声音 413
(二)恢复保卫中国同盟 421
(三)利用战时首都的有利条件 425
(四)在新的国际环境中工作 428
(五)不忘记老朋友 432
(六)史迪威时期 436
(七)统一战线——以及救灾 442
(八)在重庆时的生活 447
(九)充满危机的年月:1943—1944年 450
(十)亲属关系 452
(十一)史迪威去职——战争结束——美国支持中国反动派 455
第十七章 在战后的上海:1946—1949年 471
(一)和平或内战 471
(二)从保卫中国同盟到中国福利基金会 476
(三)在新环境中保持老传统 479
(四)围绕着战后救济工作的斗争 481
(五)反对美国政府的政策——对美国和美国人民友好 486
(六)把救济工作同重大问题联系起来 490
(七)周恩来的一封信 495
(八)给尼赫鲁的信 497
(九)建立反对内战和蒋介石独裁的统一战线 498
(十)在“超级”通货膨胀的压榨下 500
(十一)在上海为妇女、儿童、贫苦知识分子和未来而工作 501
(十二)面对谰言 507
(十三)在人民的事业即将获胜的时刻 508
(十四)黎明前的黑暗 512
第十八章 建设新中国:1949—1965年 517
(一)新中国的诞生 517
(二)在党政事务中 526
(三)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529
(四)人民外交 532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 532
中苏友好 534
亚洲的“亲戚” 540
对印度的情谊 542
对缅甸、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的友好访问 545
越南:同胡志明的会见 548
日本和日本人:保持同日本人民的传统友谊 548
对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鲜明的立场、深厚的友情 549
(五)家常聚会 557
(六)她的刊物《中国建设》 560
(七)维护妇女权益 565
(八)“儿童是我们的未来” 571
(九)在国内各地访问 575
(十)面对疾病 576
(十一)对建国后十六年的评价 577
第十九章 “文化大革命”:艰难的日子,1966—1976年 586
(一)历史性的悲剧 586
(二)狂飙初起 589
(三)纪念孙中山百年诞辰 593
(四)宋庆龄同刘少奇 596
(五)在“文化大革命”前期 598
1967年 599
1968年 601
1969年 603
1970年 605
悼念斯特朗 605
同斯诺重逢 608
1971年:关键的年份 610
(六)在“文化大革命”后期 612
沉默五年后的第一篇文章 612
痛悼挚友 614
恢复同国外的交往 619
(七)巨人的逝世 626
(八)“文化大革命”使她的事业受到了损害 629
(九)“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个人生活 631
幽居 631
病痛、安慰和忧思 632
两个女孩子 633
第二十章 金色的余辉:1976—1981年 640
(一)继续关心儿童、妇女 642
(二)“人民的意志是不可战胜的”:历史的结论 646
(三)缅怀英烈、先贤和战友 649
(四)恢复和扩大国际交往 652
(五)同亲属的联系 655
(六)对美国的态度和感情 657
(七)在最后的日子里 660
同“邻居”的通信 660
“悼念李燕娥同志” 661
最后的题字和讲演 662
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 663
易箦前后 664
(八)高风亮节 国之瑰宝 665
哀荣、安息 665
伟大光荣的一生 668
在北京故居中的怀念 671
引用及参考书目 677
人名、地名、专名汉英对照表 690
译者后记 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