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的基本义理 1
初期佛教基本教义中的“空”观念 3
佛教早期的“中道”思想 13
佛教的“涅槃”与“世间”关系观念 28
佛教的“有为法”与“无为法”观念 36
佛教中的“性空”与“识有”观念 50
佛教中的“心性清净”与“如来藏”思想 62
佛教中观派的“不生”观念 77
(二)佛教在中国 91
《坛经》与般若思想 93
三论宗创立者吉藏与般若中观思想 103
汉文佛教大藏经中的两部“外道”文献 111
关于玄奘所译的《胜宗十句义论》的年代 120
古代汉文佛典中的“同词异义”与“异词同义” 127
古代汉文佛典对婆罗门教思想的记述 140
汉译佛典中“心”的主要含义及其在中国佛教中的使用 154
(三)佛教与其他思想派别 167
佛教哲学的否定型认识及其与婆罗门教哲学的渊源关系 169
佛教阿含类经中记述的“六师”思想 181
从“常”与“无常”观念看婆罗门教与佛教的基本教理差异 195
从《百论》中佛教对“外道”的批驳看中观派的理论特色 208
《成唯识论》中的唯识空观及其对“外道”的批判 225
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与奥义书思想 240
佛教的“如来藏”思想与婆罗门教的“我”的观念 254
奥义书与大乘佛教中相关思想比较 269
(四)佛教与社会 285
佛教思想与当今世界的若干问题 287
佛教思想与当代社会 293
佛教等宗教派别的伦理思想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 308
禅宗的“佛法在世间”思想与构建现代和谐社会 322
佛教的人生现象观念 333
佛教的学术研究和大学教育 346
(五)综合 357
印中伦理思想比较 359
佛教与基督教的“神”观念比较 370
印度古代哲学与宗教的密切关联 384
古印度哲学中的“智慧”与“解脱”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