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资源生产率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钟若愚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1793211
  • 页数:20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探讨提高资源生产率的途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效模式。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自然资源价值及效率问题的研究 2

1.1.1 自然资源价值问题的相关研究 2

1.1.2 资源生产率问题的相关研究 9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及创新 13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1.2.2 基本思路和方法 15

1.2.3 主要观点和拟实现的创新点 17

第二章 资源价值及效率的概念与理论内涵 21

第一节 自然资源价值及效率的概念界定 21

2.1.1 自然资源价值的有关概念 21

2.1.2 对自然资源价值问题的理解 23

2.1.3 资源生产率的有关概念 25

第二节 增长理论中的自然资源因素考察 27

2.2.1 新古典对自然资源价值问题的处理 27

2.2.2 新古典在理解和研究自然资源问题时的缺陷 32

第三节 资源生产率的理论内涵 38

2.3.1 自然资源的约束 38

2.3.2 资源生产率是一种超越经济效率的生态效率概念 40

2.3.3 资源生产率问题的重新审视 41

第三章 资源生产率问题的经济分析思路和框架 44

第一节 从生产率到资源生产率的演进思路 44

3.1.1 生产率的相关理论与问题 44

3.1.2 从生产率到资源生产率 46

第二节 考虑自然资源的经济增长分析 47

3.2.1 考虑自然资源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 47

3.2.2 包含自然资源生产率的经济增长分析 48

第三节 以MFA为基础建立资源效率分析框架 50

3.3.1 用物质流分析结果表征自然资源要素投入 50

3.3.2 以物质流分析为基础构建资源生产率指标 50

3.3.3 自然资源生态效率分析的框架思路 51

第四章 物质流分析的方法和计算 53

第一节 物质流分析方法与核算 53

4.1.1 物质流分析的方法论描述 53

4.1.2 物质流分析的理论及测算框架 57

第二节 中国的物质流分析 62

4.2.1 中国的物质流分析现状 62

4.2.2 本书对1978~2007年中国物质流分析的数据处理与主要计算 64

4.2.3 本书对1978~2007年中国物质流分析的计算结果 64

第五章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资源生产率 68

第一节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资源生产率构造 68

5.1.1 资源生产率的指标测算 68

5.1.2 以MFA为基础的资源生产率构造 71

第二节 1978~2007年中国的资源生产率 72

第六章 中国资源生产率的构成与解析 75

第一节 各要素生产率的计算与初步比较 75

6.1.1 各要素生产率的数据与计算 75

6.1.2 各要素生产率的计算结果与初步比较 82

第二节 中国资源生产率的构成与效应解析 85

6.2.1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资源利用效率分解 85

6.2.2 1979~2007年间中国资源利用中的减量效应与反弹效应 88

第三节 1978~2007年中国资源生产率与环境问题 90

6.3.1 反映经济增长和环境压力间关系的IPAT方程 90

6.3.2 中国1978~2007年的资源环境压力方程 92

第七章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 96

第一节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96

7.1.1 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和分析方法 96

7.1.2 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的新古典模型 100

7.1.3 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测算结果 104

第二节 资源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阶段性特征 108

7.2.1 要素生产率贡献的阶段性特征 108

7.2.2 数据调整后的资源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 110

第三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效率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116

7.3.1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及增长效率的疑问 116

7.3.2 关于资本与自然资源间关系的思考 118

7.3.3 关于资源投入与技术进步间的替代 121

第八章 比较与借鉴:与部分发达国家资源生产率的比较 123

第一节 部分国家的资源生产率比较 123

8.1.1 部分国家的MFA分析结果与资源消耗情况 123

8.1.2 欧盟国家的资源生产率 125

第二节 部分发达国家对资源生产率提升的政策与实践 128

8.2.1 主要发达国家对资源生产率提升的政策和行动状况 128

8.2.2 欧盟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资源节约政策 131

第三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利用情况和利用效率 133

8.3.1 中国资源消耗强度较高,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134

8.3.2 可持续发展要求大幅提升中国资源生产率水平 136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含义解析 139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 139

9.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中的代际公平理念 139

9.1.2 自然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 141

9.1.3 可持续发展中的贴现问题 144

第二节 生态伦理约束下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148

9.2.1 生物多样性及生物保护 149

9.2.2 关于生态伦理的思考 152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效率要求 156

9.3.1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效率问题的内在要求 156

9.3.2 构建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161

第十章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167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167

10.1.1 资源环境的变化 167

10.1.2 物质流分析的相关结论与方法 169

第二节 未来人口资源环境的挑战与政策性问题 171

10.2.1 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压力 171

10.2.2 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175

第三节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178

10.3.1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79

10.3.2 成功的长期供给政策才是关键 180

参考文献 185

后记 198

附表 199

表3.1 1870~1998年间劳动生产率的持续上升 48

表4.1 物质流基础指标及其核算关系 60

表4.2 衡量自然资源投入的物质分类 61

表4.3 经济系统的资源效率与强度指标 61

表4.4 物质流分析结果:1978~2007年中国的直接物质输入 65

表4.5 物质流分析结果:1978~2007年中国的直接物质输入及其构成 66

表5.1 1978~2007年中国的资源生产率数值 72

表6.1 1978~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76

表6.2 1978~2007年中国实际GDP及其增长率 77

表6.3 1978~2007年中国劳动力供给情况 78

表6.4 1978~2007年中国物质资本存量的估算 81

表6.5 各要素生产率计算结果 83

表6.6 中国1978~2007年间直接物质消耗、GDP和资源生产率的变化 89

表6.7 1978~2007年中国IPAT方程的各项因素分解 93

表7.1 1978~2007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模型的相关数据 102

表7.2 最小二乘法的回归结果 103

表7.3 1978~2007年间中国TFP及其增长率 104

表7.4 1979~2007年间投入要素增长率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106

表7.5 1978~2007年我国TFP增长及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阶段考察 108

表7.6 1978~2006年的劳动份额所占比例 113

表7.7 对1978年以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 114

表8.1 欧盟15国1980~2000年自然资源消耗指标(DMI) 123

表8.2 1993~2004年欧盟15国资源生产率水平 126

表8.3 欧盟15国物质消耗(DMC)与GDP增长的四个阶段比较 128

表8.4 1975~1996年间日本、德国、荷兰等国资源利用主要指标比较 130

表8.5 中国与其他国家DMI、人均DMI等物质资源消耗指标比较 134

表8.6 中国与其他国家资源生产率比较(2004年) 135

表8.7 世界消费不可再生能源开采年限估计 137

表9.1 减物质化的三类政策 164

表10.1 国家“十五”计划与“十一五”规划相关目标比较 168

表10.2 中国2000~2300年间人口数和年龄中位数的中方案预测值 172

表10.3 1950~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预测 172

表10.4 中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主要国家的比较 175

表10.5 钱纳里的结构转变过程时期划分 176

表10.6 一些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加速阶段能源及主要矿产品的消费弹性系数 176

图2.1 1860年至今某些不可再生自然资源价格的发展趋势 36

图4.1 物质流分析的演进过程 58

图4.2 物质流分析框架图 58

图5.1 1978~2007年间中国直接物质输入、资源生产率增长和GDP增长比较 74

图6.1 1978~2007年中国资源生产率与其他要素生产率 84

图6.2 减量效应、反弹效应与增长效应的示意图 87

图6.3 1979~2007年中国直接物质消耗的几种效应 88

图6.4 环境负荷随着GDP的变化曲线 91

图6.5 1979~2007年中国资源生产率与GDP变化速度的k值变化 92

图6.6 1978~2007年中国物质流的环境影响冲击分解 93

图7.1 Kendrick的TFP变动分解模型 99

图7.2 Denison的TFP变动分解模型 100

图7.3 拟合程度与残差 104

图7.4 1978~2007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变化 105

图7.5 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107

图7.6 经调整后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计算数据 111

图7.7 经H-P滤波处理后的TFP增长估计 112

图7.8 由劳动份额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978~2006年) 113

图7.9 单要素的中国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1952~2005年) 116

图7.10 1978~2007年中国的资本、资源投入与GDP增长 121

图8.1 1980~2000年欧盟15国DMI投入及其增长 125

图8.2 1980~2000年欧盟15国资源生产率的总体上升情况 127

图8.3 欧盟15国人口、经济发展与物质消耗效率 127

图9.1 1970年以来人均GDP增长与生活满意程度 141

图10.1 1950~2050年中国人口金字塔图 173

图10.2 中国GDP能耗强度的波动 178

图10.3 中国4万亿元投资去向示意图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