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前三十年文学(1949—1979):走向一体的文学第一章 前三十年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文学事件与文学 3
第一节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3
第二节 文艺界的政治文化批判运动 6
一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7
二 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8
三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10
四 “反右”运动 13
五 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 14
六 毛泽东的两个批示与文艺界的“左”倾运动 15
第三节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及“文化大革命” 17
第四节 “四五”运动与文艺的复苏 22
第二章 体制性文化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 25
第一节 前三十年文学的基本状况 25
第二节 体制性文化的建立与发展 26
一 主导性文艺思想的确立与体制性文化环境的形成 29
二 文艺政策的几次调整 33
三 “民主个人主义者”与文艺斗争 3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新的人民的文艺 47
第三章 前三十年小说 51
第一节 概述 51
第二节 以工农兵为主的小说 54
一 赵树理及“山药蛋派”的小说 54
二 柳青的《创业史》 55
三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 56
四 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 57
五 孙犁的《铁木前传》、《风云初记》 58
六 浩然的“新农村”小说 59
第三节 以知识分子为主的小说 60
一 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 61
二 杨沫的《青春之歌》 61
三 宗璞的《红豆》 62
四 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63
第四节 古代历史题材的小说 64
一 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 64
二 姚雪垠的《李自成》 65
第五节 革命战争理论与小说叙事的模式化 66
第四章 前三十年诗歌 70
第一节 概述 70
第二节 抒情诗和政治抒情诗 73
一 “老诗人”的新篇章 73
二 政治抒情诗 76
三 抒情短章 79
第三节 叙事诗 81
第四节 “新民歌”和“天安门诗歌” 84
一 “新民歌” 85
二 “天安门诗歌” 86
第五节 新诗内容与体式的政治化 88
第五章 前三十年散文 91
第一节 概述 91
第二节 颂世散文 94
一 杨朔的散文 94
二 刘白羽的散文 98
三 秦牧的散文 101
第三节 “讽喻”杂文 104
一 马铁丁的杂文 104
二 “三家村”杂文 106
三 徐懋庸等的杂文 108
第四节 民间私语 109
一 《从文家书》 109
二 《傅雷家书》 112
第五节 报告文学 114
一 魏巍的志愿军题材报告文学 114
二 徐迟的知识分子题材报告文学 116
第六节 散文的时代精神与自我隐匿 117
第六章 前三十年戏剧 121
第一节 概述 121
第二节 老舍的话剧 124
第三节 “第四种剧本” 128
一 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 128
二 岳野的《同甘共苦》 129
三 海默的《洞箫横吹》 129
第四节 历史剧 130
一 郭沫若的《蔡文姬》 131
二 田汉的《关汉卿》 132
三 曹禺的《胆剑篇》 133
第五节 “社会主义教育剧”和“样板戏” 134
第六节 失衡的舞台 137
下编 后三十年文学(1979—2009):走向多元的文学第七章 后三十年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文学事件与文学 143
第一节 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143
第二节 新时期的文学论争现象 146
一 关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论争 147
二 关于“现代主义”的论争 149
三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论争 152
四 关于“寻根文学”的论争 154
五 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论争 156
第三节 九十年代的文学现象 158
一 “人文精神”的讨论 159
二 后现代主义的讨论 161
三 现实主义的回归 163
四 通俗文学热 164
五 “断裂”现象 166
第四节 新世纪文学的表征与趋向 168
第八章 文学转型与艺术审美的新边疆 172
第一节 后三十年文学的基本状况 172
第二节 确定性的动摇与新的审美原则的探索 177
一 政治转型过程中的主旋律文学 177
二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大众通俗文学 181
三 个人与世界双重语境下的知识精英文学 183
四 风生水起的网络文学 187
第九章 后三十年小说 191
第一节 概述 191
第二节 实验:从现代技巧到现代叙事 195
一 王蒙的《春之声》 196
二 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 197
三 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 198
四 余华的《活着》 200
五 王小波的《革命时期的爱情》 203
第三节 寻根:从文化传承到文化反思 205
一 汪曾祺的《受戒》 206
二 阿城的《棋王》 207
三 韩少功的《爸爸爸》 208
四 王安忆的《小鲍庄》 210
五 莫言的《红高粱》系列 211
六 贾平凹的《商州》系列 213
第四节 写实:日常经验的狂欢 214
一 王朔的《动物凶猛》 215
二 池莉的《烦恼人生》 217
三 陈染的《私人生活》 218
四 朱文的《我爱美元》 219
第五节 理想:人类理性的升华 221
一 张贤亮的《绿化树》 222
二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223
三 张炜的《古船》 224
四 张承志的《心灵史》 225
五 陈忠实的《白鹿原》 225
第六节 走向写作的“个人化” 226
第七节 “八○后”小说的另类书写 230
第十章 后三十年诗歌 234
第一节 概述 234
第二节 “归来者”之歌 238
一 艾青的诗 238
二 “右派”诗人的诗 239
三 “七月”诗派的诗 241
四 “九叶”诗派的诗 243
第三节“朦胧诗” 245
一 食指的诗 245
二 北岛的诗 246
三 舒婷、顾城的诗 247
四 江河、杨炼的诗 248
第四节 “新生代诗” 249
一 海子的诗 249
二 韩东的诗 250
三 于坚的诗 251
第五节 诗的守望和流浪 252
第六节 新世纪诗歌的走向与论争 257
第十一章 后三十年散文 262
第一节 概述 262
第二节 回忆反思性散文 265
一 巴金的散文 265
二 孙犁的散文 268
三 杨绛的散文 269
第三节 文化散文 271
一 张中行的散文 272
二 汪曾祺的散文 273
三 余秋雨的散文 274
第四节 抒情散文 276
一 贾平凹的散文 276
二 周涛的散文 278
三 女作家散文和“朦胧散文” 280
第五节 报告文学 280
一 徐迟的报告文学 282
二 刘宾雁等的报告文学 284
三 “新生代”的报告文学 285
第六节 在时与文之间的抉择 285
第七节 新世纪散文的承续与突破 288
第十二章 后三十年戏剧 292
第一节 概述 292
第二节 “探索剧” 294
一 马中骏等的《屋外有热流》 294
二 高行健的《绝对信号》、《车站》 295
三 刘树纲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 298
第三节 风俗伦理剧 299
一 苏叔阳的《左邻右舍》、《家庭大事》 300
二 李龙云的《小井胡同》 302
第四节 历史反思剧 304
一 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 304
二 锦云的《狗儿爷涅槃》 305
三 陈子度等的《桑树坪纪事》 307
第五节 先锋戏剧 309
一 孟京辉的《思凡》 310
二 过士行的《闲人三部曲》 312
第六节 写实与写意的并妍和融合 314
第七节 新世纪话剧的收获与困境 316
附录一 台港文学概述 320
第一节 台湾文学概述 320
一 一九四五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文学 320
二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学 322
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台湾文学 324
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台湾文学 326
五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台湾文学 328
第二节 香港文学概述 336
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的香港文学 336
二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的香港文学 339
附录二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历史溯源与写作综述 344
后记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