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 两周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0447922
  • 页数:56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旨在探讨个人如何在理财上获得成功。

绪论 1

第一章 先周文化探索 17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 17

第二节 先周文化及其渊源的推断 20

一 先周文化 20

二 先周文化的来源 26

第三节 先周文化的分期及分布地域 27

第四节 聚落形态和社会生活 33

一 居住址 34

二 墓地和葬俗 37

三 社会生活 40

第五节 先周文化与周边青铜文化的关系 40

一 先周文化与商文化 40

二 先周文化与寺洼文化 42

三 先周文化与辛店文化 44

第二章 西周文化的分期、年代和都邑 45

第一节 西周考古的主要工作 45

第二节 西周考古学文化的分期 49

第三节 碳十四测定的西周考古学的年代框架 54

第四节 都城和聚落形态 56

一 建筑基址 56

二 铜器窖藏 62

三 手工作坊遗址 64

第五节 墓葬制度和习俗 67

一 家族墓地 67

二 带墓道的大型墓葬 68

三 中小型竖穴墓 70

四 殉葬人和车马坑 72

五 洞穴墓 75

第三章 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墓地 78

第一节 燕国墓地 78

第二节 晋国墓地 86

第三节 虢国和应国墓地 98

一 虢国墓地 98

二 应国墓地 106

第四节 卫国、邢国和管国墓地 108

一 卫国墓地 108

二 邢国墓地 110

三 管国墓地 111

第五节 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 112

第六节 鲁国故城墓地和刘台子墓地 116

一 鲁国故城墓地 116

二 刘台子墓地 118

第七节 ?国、潶国和戈国墓地 119

一 ?国墓地 119

二 潶国墓地 125

三 戈国墓地 126

第四章 江南地区的西周文化 129

第一节 长江中游的西周聚落遗址 129

一 蕲春毛家咀遗址 129

二 蕲春新屋塆铜器窖藏 132

三 黄陂鲁台山西周墓葬 136

四 望城的西周遗址与墓葬 138

五 长江中游西周聚落遗址的特点 141

第二节 长江下游的土墩墓 142

一 土墩墓的分区 143

二 宁镇地区土墩墓的分期 144

三 宁镇地区土墩墓的年代 152

四 宁镇地区土墩墓出土的青铜器 153

五 屯溪地区土墩墓的陶瓷器与墓葬年代 154

六 屯溪地区土墩墓出土的青铜器 158

第五章 西周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 166

第一节 农业和养殖业 166

一 农业 166

二 养殖业 169

第二节 金属冶铸 170

一 青铜冶铸 171

二 冶铁术的兴起 179

第三节 陶器和原始瓷器的烧造 182

一 陶器的烧造 182

二 原始瓷器的烧造 183

第四节 玉器和漆器的制作 185

一 玉器的制作 185

二 漆器的制作 187

第五节 骨器、蚌器、牙器和角器的制作 191

第六章 西周时期的文化 194

第一节 新发现的西周甲骨文 194

第二节 新出金文所见史实 196

一 克商营洛邑 196

二 封建诸侯 197

三 西周王世与微史家族 199

四 土地的纠纷与转让 201

五 征伐与贡纳 202

六 册命与赏赐 204

七 执驹与射礼 206

第三节 金文历谱与西周王年 207

一 用金文历日资料推求西周王年的条件 207

二 金文月相词语的解释 208

三 推求王年的若干支点 210

第四节 音乐与艺术 214

一 音乐 214

二 艺术 220

第七章 东周时期城市的发展 227

第一节 东周时期城市特点 227

第二节 东周王城 230

第三节 晋国与韩国、赵国、魏国都城 231

一 晋国都城新田 231

二 郑国、韩国都城 235

三 赵国都城邯郸 238

四 魏国都城安邑 241

第四节 燕国都城与中山国都城 242

一 燕国都城蓟和武阳 242

二 中山国都城灵寿 245

第五节 齐国与鲁国都城 248

一 齐国都城临淄 248

二 鲁国都城曲阜 252

第六节 秦国都城 255

一 雍城 255

二 栎阳 259

第七节 楚国都城 259

一 纪南郢城 259

二 寿春故城 263

第八节 东周时期的其他城址 263

一 邾国故城 263

二 滕国故城 264

三 薛国故城 264

四 黄国故城 266

五 蔡国故城 266

六 蒋国故城 266

七 蓼国故城 267

八 宋国故城 267

九 宜阳故城 268

十 大马古城与赵康古城 268

十一 登封阳城 268

十二 鄢陵古城 269

十三 季家湖古城与“楚皇城” 270

十四 武进淹城 271

第九节 东周长城 271

一 齐国长城 272

二 楚国长城 272

三 秦国长城 272

四 魏国长城 273

五 赵国长城 273

六 燕国长城 274

第八章 东周时期中原地区的墓葬 275

第一节 中原地区的东周墓葬 275

一 中原地区东周墓葬的分布与分类 275

二 中原地区主要东周墓地和墓葬 275

三 中原地区东周墓葬的埋葬特点 289

第二节 齐鲁地区的东周墓葬 299

一 齐鲁地区东周墓葬的分布与分类 299

二 齐鲁地区主要东周墓地和墓葬 300

三 齐鲁地区东周墓葬的埋葬特点 311

第三节 东周秦墓的埋葬制度 320

一 秦墓的分布与分类 320

二 典型的秦墓墓地 320

三 秦公陵园 324

四 秦墓的形制 325

五 秦墓随葬铜器、陶器组合的特点 328

第四节 东周燕墓的埋葬制度 334

一 燕墓的分布与分类 334

二 主要的燕墓墓地 335

三 燕墓的形制 338

四 燕墓随葬铜器、陶器组合的特点 340

第五节 东周中山王墓 344

第九章 东周时期南方地区的墓葬 348

第一节 东周楚墓 348

一 楚墓的分区 348

二 楚墓的分类 357

三 大中型楚墓的埋葬制度 359

四 小型楚墓的埋葬制度及其演变 378

五 楚墓的特点 384

第二节 蔡侯墓与曾侯墓 387

一 蔡侯墓 388

二 曾侯墓 389

第三节 吴越地区的东周墓 396

一 春秋早中期大型墓葬 397

二 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大型墓葬 399

第十章 东周时期的生产技术 406

第一节 东周时期的铁器 406

一 中国人工冶铁技术的开端 406

二 春秋时期的铁器 407

三 战国时期的铁器 409

四 冶铸铁遗址 411

第二节 东周时期铜矿的开采和铸铜技术的革新 414

一 矿冶遗址 415

二 铸铜遗址和铸造技术 421

三 铜器的装饰工艺 424

第三节 东周时期的制玉工艺 427

一 春秋时期的玉器 427

二 战国时期的玉器 432

第四节 东周时期的丝绸织物 435

一 春秋时期的丝绸 436

二 战国时期的丝绸 437

三 东周时期丝绸工业的发展 440

第五节 东周时期的漆器制作 441

一 春秋时期的漆器 442

二 战国时期的漆器 444

第十一章 东周时期的社会生活 451

第一节 东周时期的金属货币 451

一 齐国、燕国的铜刀币 451

二 三晋地区的铜布币 457

三 秦国及其他各国的铜圜钱 461

四 楚国的铜贝和金版 462

第二节 东周时期的度量衡器 463

一 尺度 463

二 量器 465

三 衡器 470

第三节 东周时期的青铜钟 473

一 青铜钟的发现 474

二 青铜钟的组合 486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简帛 487

一 简帛的发现 488

二 先秦简牍制度 493

第五节 战国时期的绘画 495

一 帛画 496

二 漆画 497

三 镶嵌及针刻图像 498

四 壁画 499

第十二章 两周时期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500

第一节 辛店文化 500

一 典型遗址 501

二 文化特征 501

三 文化类型 502

四 年代与族属 505

第二节 寺洼文化 507

一 典型遗址 507

二 文化特征 508

三 年代与族属 510

第三节 沙井文化 510

一 典型遗址 511

二 文化特征 511

三 年代与族属 514

第四节 夏家店上层文化 515

一 类型与分期 515

二 文化特征 518

三 社会生活 521

四 与相邻文化的关系 521

五 渊源和族属 523

第五节 玉皇庙文化 524

一 分布与分期 524

二 文化特征 525

三 与相邻文化的关系 528

四 族属和渊源 529

第六节 桃红巴拉文化 530

一 分布与分期 530

二 文化特征 531

三 与相邻文化的关系 533

四 族属 535

第七节 毛庆沟文化 536

一 分布与分期 536

二 文化特征 536

三 与相邻文化的关系 540

四 社会生活与族属 540

第八节 杨郎文化 541

一 分布与分期 541

二 文化特征 543

三 与相邻文化的关系 546

四 族属 547

第九节 巴蜀文化 548

一 西周时期的聚落遗址 548

二 东周时期的墓葬 551

第十节 云南地区的青铜文化 558

一 洱海地区 558

二 滇池地区 561

三 滇西北和滇南地区 562

后记 564

第一章 先周文化探索 20

图1-1 关中地区先周文化类型分布示意图 20

图1-2 关中地区商文化遗物 22

图1-3 扶风刘家类型陶器 23

图1-4 淳化黑豆嘴类型遗物 24

图1-5 凤县龙口类型遗物 25

图1-6 先周文化第一期陶器 29

图1-7 先周文化第二期陶器 30

图1-8 先周文化第三期陶器 30

图1-9 先周文化第四期陶器 31

图1-10 先周文化第五期遗物 32

图1-11 长武碾子坡先周文化房址H820平面、剖面图 35

图1-12 先周文化陶窑平面、剖面图 36

图1-13 先周文化墓葬及随葬品 39

第二章 西周文化的分期、年代和都邑图2-1 西周主要遗存分布示意图 46

图2-2 长安张家坡西周早期居住址出土陶器 49

图2-3 长安张家坡西周晚期居住址出土陶器 50

图2-4 长安张家坡和客省庄先周、西周墓葬随葬陶器分期图 51

图2-5 长安马王村97SCMT1西壁剖面图 52

图2-6 长安马王村97SCMT1H18出土陶器 53

图2-7 长安客省庄西周夯土基址分布图 57

图2-8 岐山凤雏西周甲组建筑基址平面图及复原示意图 58

图2-9 扶风召陈西周建筑基址群局部平面图 59

图2-10 扶风云塘西周建筑基址群局部平面图 60

图2-11 扶风云塘出土西周陶瓦 61

图2-12 扶风庄白西周铜器窖藏平面图 63

图2-13 长安张家坡西周铜器窖藏平面图 64

图2-14 洛阳北窑出土西周陶范残块 65

图2-15 长安张家坡M157平面、剖面图 69

图2-16 长安张家坡M152平面图 70

图2-17 长安张家坡67M87平面图 71

图2-18 长安花园村M17平面图 72

图2-19 扶风齐家M19平面图 73

图2-20 长安张家坡67M115平面图 73

图2-21 长安张家坡西周墓葬中的殉人 74

图2-22 长安张家坡57M168车马坑平面图 76

图2-23 长安张家坡M367随葬轮舆平面、立面图 77

图2-24 长安张家坡M285平面图 77

第三章 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墓地 80

图3-1 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地M1193平面图 80

图3-2 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地M1193出土铜器 81

图3-3 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地M1193出土铜饰和铜泡 82

图3-4 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地M251出土铜器 83

图3-5 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地M253出土铜器 83

图3-6 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地M1100车马坑平面图 84

图3-7 曲沃天马—曲村晋侯墓地墓葬分布图 87

图3-8 曲沃天马—曲村晋侯墓地M93平面、剖面图 88

图3-9 曲沃天马—曲村晋侯墓地M113椁内随葬器物分布图 89

图3-10 曲沃天马—曲村晋侯墓地M8棺内随葬玉器分布图 90

图3-11 曲沃天马—曲村晋侯墓地M64组随葬铜器 91

图3-12 曲沃天马—曲村晋侯墓地出土缀玉覆面 93

图3-13 曲沃天马—曲村晋侯墓地出土玉佩饰 94

图3-14 曲沃天马—曲村晋侯墓地M114出土铜器 95

图3-15 曲沃天马—曲村晋侯墓地M8出土铜器 96

图3-16 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1052墓底平面图 100

图3-17 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1墓底平面图 101

图3-18 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1出土玉器 102

图3-19 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1随葬铜器 103

图3-20 平顶山滍阳岭应国墓地M84出土铜器 107

图3-21 浚县辛村卫国墓地出土有铭铜泡 109

图3-22 郑州洼刘管国墓地出土铜器 112

图3-23 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平面图 114

图3-24 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随葬铜器 115

图3-25 曲阜鲁国故城西周墓葬甲组、乙组随葬陶器对比图 117

图3-26 济阳刘台子M6出土铜器 119

图3-27 宝鸡竹园沟?国墓地M7墓底平面图 120

图3-28 宝鸡茹家庄?国墓地M1、M2打破关系图 122

图3-29 宝鸡竹园沟?国墓地M1随葬陶器 123

图3-30 宝鸡竹园沟、茹家庄?国墓地出土铜兵器和工具 124

图3-31 宝鸡茹家庄?国墓地出土人形铜饰 125

图3-32 灵台白草坡潶国墓地M1出土铜器 126

图3-33 泾阳高家堡戈国墓地出土铜方鼎 128

第四章 江南地区的西周文化 130

图4-1 蕲春毛家咀遗址木构建筑西组遗迹平面图 130

图4-2 蕲春毛家咀遗址出土铜器和漆器 132

图4-3 蕲春新屋塆出土铜器 134

图4-4 黄陂鲁台山M30平面、剖面图 137

图4-5 黄陂鲁台山M30出土铜器 138

图4-6 望城高砂脊出土铜器 139

图4-7 宁镇地区土墩墓随葬陶器、硬陶器和瓷器分期图 148

图4-8 屯溪M1立面图 155

图4-9 屯溪M1随葬原始瓷器 156

图4-10 屯溪土墩墓随葬铜器 160

第五章 西周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 167

图5-1 西周农业工具 167

图5-2 信阳孙砦西周养殖业遗迹平面、剖面图 170

图5-3 瑞昌铜岭铜矿J20西周矿井支架示意图 172

图5-4 瑞昌铜岭铜矿西周溜槽选矿设施平面、剖面图 173

图5-5 平顶山滍阳岭应国墓地M242出土铜器 174

图5-6 平顶山滍阳岭应国墓地M50出土铜器 175

图5-7 长安马王村H10出土陶范 176

图5-8 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出土遗物 177

图5-9 宝鸡竹园沟?国墓地M7出土伯各卣 178

图5-10 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铁器 181

图5-11 长安马王村西周陶窑Y4平面、剖面图 182

图5-12 洛阳北窑出土西周原始瓷器 184

图5-13 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1出土玉器 186

图5-14 长安张家坡出土漆器 188

图5-15 西周漆木器及铜构件 189

图5-16 西周象牙器 192

第六章 西周时期的文化 195

图6-1 岐山凤雏出土西周刻辞甲骨 195

图6-2 西周利簋、何尊铭文 196

图6-3 西周宜侯?簋铭文 198

图6-4 西周墙盘铭文 200

图6-5 西周五年卫鼎铭文 201

图6-6 西周晋侯?编钟铭文 203

图6-7 西周多友鼎铭文 204

图6-8 西周永盂铭文 205

图6-9 西周盠方彝铭文 206

图6-10 西周盠驹尊、长甶盉铭文 207

图6-11 西周吴虎鼎铭文 211

图6-12 西周铜编铙和编钟 216

图6-13 三门峡虢国墓M2001出土虢季编钟 218

图6-14 西周铜器纹饰 221

图6-15 西周铜牺尊 223

图6-16 西周玉器纹饰 225

图6-17 西周玉人 226

第七章 东周时期城市的发展 228

图7-1 东周主要遗存分布示意图 228

图7-2 洛阳东周王城平面图 230

图7-3 侯马晋国都城平面图 232

图7-4 新郑郑韩故城平面图 236

图7-5 邯郸赵国都城平面图 239

图7-6 夏县魏国安邑故城平面示意图 241

图7-7 易县燕下都平面图 243

图7-8 平山中山国灵寿故城平面图 247

图7-9 临淄齐国都城平面图 249

图7-10 曲阜鲁国都城遗迹分布示意图 253

图7-11 凤翔秦国雍城及秦公陵园平面图 256

图7-12 凤翔秦国雍城马家庄三号建筑遗址平面图 258

图7-13 江陵楚国纪南城平面图 260

图7-14 滕州薛国故城平面图 265

图7-15 商丘宋国故城平面图 267

图7-16 登封阳城平面图 269

图7-17 宜城“楚皇城”平面图 270

第八章 东周时期中原地区的墓葬 278

图8-1 陕县后川M2040椁室平面图 278

图8-2 陕县后川M2040随葬铜礼器 279

图8-3 辉县固围村M2平面、剖面图 281

图8-4 辉县固围村M1出土玉器和铜器 282

图8-5 侯马上马墓地M2146及随葬品 283

图8-6 侯马上马墓地葬式 283

图8-7 侯马上马墓地M5218平面图 284

图8-8 长治分水岭M269平面、剖面图 286

图8-9 长治分水岭M269随葬铜礼器 287

图8-10 太原金胜村晋国赵卿墓平面图 288

图8-11 太原金胜村晋国赵卿墓出土铜礼器 290

图8-12 中原地区春秋墓葬随葬陶器 296

图8-13 中原地区战国墓葬随葬陶器 298

图8-14 曲阜鲁国故城乙组M58平面图 301

图8-15 曲阜鲁国故城甲组东周墓葬随葬陶器 302

图8-16 曲阜鲁国故城乙组东周墓葬随葬陶器 303

图8-17 临淄郎家庄M1平面、剖面图 305

图8-18 沂水刘家店子M1平面、剖面图 306

图8-19 莒南大店M1平面图 307

图8-20 临淄商王墓地M3平面、剖面图 308

图8-21 临淄商王墓地M1随葬铜礼器 309

图8-22 章丘女郎山M1平面、剖面图 310

图8-23 长清仙人台M5平面图 311

图8-24 齐鲁地区春秋早期墓葬随葬铜器 314

图8-25 齐鲁地区春秋中晚期墓葬随葬铜器 315

图8-26 齐鲁地区春秋墓葬随葬陶器 316

图8-27 齐鲁地区战国墓葬随葬铜器 318

图8-28 齐鲁地区战国墓葬随葬陶器 319

图8-29 咸阳塔儿坡M17396平面、剖面图 321

图8-30 咸阳塔儿坡M25104平面、剖面图 322

图8-31 凤翔八旗屯CM2平面图 322

图8-32 凤翔秦公陵园分布示意图 324

图8-33 咸阳塔儿坡秦墓屈肢葬葬式 326

图8-34 春秋秦墓随葬铜器 329

图8-35 战国秦墓随葬铜器 330

图8-36 春秋秦墓随葬陶器 332

图8-37 战国秦墓随葬陶器 333

图8-38 易县燕下都九女台M16平面图 336

图8-39 易县燕下都九女台M16随葬陶器 337

图8-40 东周燕墓随葬铜器 341

图8-41 东周燕墓随葬陶器 343

图8-42 平山中山王?墓(M1)平面、剖面图 346

图8-43 平山中山王?墓出土“兆域图”铜版 345

图8-44 平山中山王?墓出土有铭铜器 346

第九章 东周时期南方地区的墓葬 360

图9-1 淅川下寺墓地墓葬分布示意图 360

图9-2 荆门包山墓地墓葬分布图 362

图9-3 淅川下寺M2平面图 363

图9-4 淅川下寺M2随葬铜礼器 364

图9-5 信阳长台关M1平面、剖面图 366

图9-6 信阳长台关M1椁室平面图 368

图9-7 江陵天星观M1棺椁结构图 369

图9-8 荆门包山M2平面图 370

图9-9 荆门包山M2随葬铜礼器 371

图9-10 长沙浏城桥M1椁室平面、剖面图 373

图9-11 长沙浏城桥M1墓室平面图 374

图9-12 江陵望山M1平面、剖面图 375

图9-13 江陵望山M1随葬陶礼器 377

图9-14 江陵雨台山M555平面、剖面图和结构图 382

图9-15 江陵雨台山M420平面、剖面图 383

图9-16 当阳金家山M183平面、剖面图 384

图9-17 随县曾侯乙墓平面、剖面图 390

图9-18 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铜编钟 392

图9-19 随县擂鼓墩M2平面图 394

图9-20 丹阳大夫墩墓平面、剖面图 398

图9-21 丹徒粮山M2平面、剖面图 398

图9-22 丹徒北山顶墓平面、剖面图 400

图9-23 苏州真山D9M1平面、剖面图 401

图9-24 苏州真山D9M1出土玉器 402

图9-25 绍兴坡塘M306出土铜屋 403

图9-26 绍兴印山M1平面、剖面图 404

第十章 东周时期的生产技术 408

图10-1 宝鸡益门出土金柄铁剑 408

图10-2 宝鸡益门出土金环首铁刀 408

图10-3 东周铁器 408

图10-4 易县燕下都M44出土铁器 410

图10-5 兴隆寿王坟出土铁质铸范 413

图10-6 登封阳城出土陶质铸范 413

图10-7 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木质框架支护结构 416

图10-8 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一组井巷平面图 417

图10-9 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出土采掘工具 418

图10-10 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炼铜竖炉结构复原示意图 419

图10-11 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铜甬钟的铸造工艺示意图 422

图10-12 东周铜器铸造工艺和陶范 423

图10-13 东周铜器的装饰工艺 426

图10-14 春秋玉器 430

图10-15 战国玉器 433

图10-16 东周丝绸织物的图案 437

图10-17 春秋漆器的彩绘图案 443

图10-18 战国漆器 446

图10-19 江陵天星观M1出土漆器 448

第十一章 东周时期的社会生活 452

图11-1 海阳汪格庄窖藏出土铜齐刀 452

图11-2 临淄安合村铸钱遗址出土“齐法化”陶范 453

图11-3 易县燕下都出土铜尖首刀 454

图11-4 凌源三十家子村窖藏出土铜明刀 456

图11-5 伊川富留店窖藏出土铜空首布 458

图11-6 阳高天桥窖藏出土铜平首布 459

图11-7 铜圆足布和陶、石布范 460

图11-8 东周秦国铜圜钱 461

图11-9 东周楚国铜贝范和金版 462

图11-10 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木尺 464

图11-11 上海博物馆藏商鞅铜方升 464

图11-12 东周齐国量器 466

图11-13 东周楚国量器 468

图11-14 东周邾国“廪”陶量及铭文 470

图11-15 东周齐国、秦国衡器 471

图11-16 东周楚国衡器 472

图11-17 中原地区春秋中期铜钟 474

图11-18 中原地区春秋中期铜钟 475

图11-19 中原地区春秋中期铜钟 476

图11-20 中原地区春秋晚期铜钟 478

图11-21 中原地区战国早期铜钟 479

图11-22 中原地区战国中期铜钟 480

图11-23 中原地区战国晚期铜钟 481

图11-24 南方地区春秋中期铜钟 482

图11-25 南方地区春秋晚期铜钟 483

图11-26 南方地区战国早期铜钟 484

图11-27 南方地区战国中期铜钟及附件 486

图11-28 战国楚简《老子》 490

图11-29 战国秦简《编年记》 490

图11-30 战国帛书 492

图11-31 战国漆画 497

第十二章 两周时期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图12-1 临夏莲花台M8及随葬陶器 502

图12-2 辛店文化姬家川类型陶器 503

图12-3 辛店文化张家咀类型陶器 504

图12-4 临夏莲花台M10、M11打破关系及随葬陶器 505

图12-5 庄浪徐家碾M80平面、剖面图 508

图12-6 庄浪徐家碾寺洼文化墓葬出土遗物 509

图12-7 金昌三角城F4平面、剖面图 512

图12-8 金昌蛤蟆墩M16平面、剖面图 512

图12-9 金昌沙井文化遗物 513

图12-10 夏家店上层文化房址和石椁墓 516

图12-11 敖汉周家地M43平面、剖面图 518

图12-12 夏家店上层文化遗物 519

图12-13 夏家店上层文化铜兵器和车马器 520

图12-14 延庆玉皇庙M156平面、剖面图 526

图12-15 玉皇庙文化遗物 527

图12-16 杭锦桃红巴拉M1平面图 531

图12-17 桃红巴拉文化遗物 532

图12-18 凉城毛庆沟M6平面图 537

图12-19 毛庆沟文化遗物 538

图12-20 凉城毛庆沟M5及随葬品 539

图12-21 固原马庄Ⅰ M2平面、剖面图 544

图12-22 杨郎文化遗物 545

图12-23 成都十二桥遗址出土陶器 548

图12-24 成都金沙遗址“梅苑”地点出土遗物 550

图12-25 彭县竹瓦街窖藏出土铜罍 551

图12-26 新都木椁墓平面、剖面图 552

图12-27 新都木椁墓出土铜器 553

图12-28 什邡战国墓出土铜器 554

图12-29 茂县牟托M1平面、剖面图 556

图12-30 茂县牟托M1出土遗物 557

图12-31 楚雄万家坝墓地出土铜器 559

图12-32 祥云大波那出土铜棺 560

图12-33 祥云大波那铜棺墓出土铜器 561

图12-34 曲靖八塔台与横大路墓葬出土铜器 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