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第一编 中国史学的起源和战国秦汉间的史学 3
第一章 中国史学的起源 3
第一节 史学产生的时代 3
一、原始社会内史学的因素 3
二、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文字和历法 5
三、史学起源于奴隶社会 7
第二节 史料和史官 8
一、成文史料的形成 8
二、负有双重职能的古代史官 9
三、中国最古的档案文件汇编——《尚书》 12
第三节 孔子以前的史学 16
一、夏商两代历史记载的萌芽状态 16
二、西周时代的历史记载 19
三、春秋时代的历史概况 21
第四节 孔子和《春秋》 25
一、关于《春秋》的名称 25
二、孔子生平 26
三、《春秋》的内容和记事原则 27
四、孔子作《春秋》对史学的贡献 27
第二章 战国秦汉间的史学 30
第一节 战国秦汉间历史发展的特点 30
一、巩固社会变革成果的各国变法运动 30
二、生产关系的改变促使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1
三、反映社会大变革的“百家争鸣” 32
四、由频繁的兼并战争到统一趋势的形成 33
第二节 编年体巨著——《左传》 35
一、《左传》与《春秋》的关系 35
二、《左传》在史学上的地位及其贡献 37
第三节 各种史著的撰述 42
一、编年类 42
二、谱牒类 44
三、语类 46
四、志类 51
五、史论 54
第二编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汉魏六朝史学 59
第三章 纪传史体的兴起与发达的原因 59
第一节 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与经济文化的繁荣 59
第二节 重视人的作用,通过人物传记总结经验教训 61
第三节 选举制度在史学上的反映 62
第四节 《史》、《汉》二书的影响和直接推动 63
第四章 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 65
第一节 司马迁创作《史记》 65
一、司马迁的生平 65
二、伟大的著作——《史记》 69
第二节 司马迁的史学 71
一、在历史编纂学上的贡献 71
二、进步的历史观 78
第三节 《史记》的人民性与艺术性 82
一、《史记》的人民性 82
二、历史文学上的一面旗帜 89
第五章 两汉之际的史学 93
第一节 断代史的创立者班固 93
一、《汉书》的史学地位 93
二、班固的史学思想 98
第二节 汉代其他史家和史著 101
一、两汉之际对《史记》的续补 101
二、刘向、刘歆的史料整理工作 102
三、《东观汉记》 107
四、荀悦的《汉纪》 111
五、赵晔的《吴越春秋》 115
六、应劭《汉官仪》、《风俗通义》 117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史学的蓬勃发展 121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新地位 121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的客观条件 121
二、史学地位的提高 122
三、史学发展的新趋向 127
四、地方志的起源和地理学巨著《水经注》 130
五、谱牒学的高度发展 138
第二节 陈寿与《三国志》 144
一、三国史的撰述 144
二、陈寿和《三国志》 145
三、裴松之的《三国志注》 154
第三节 范晔与《后汉书》 157
一、后汉史的撰述 157
二、袁宏的《后汉纪》 158
三、范晔与《后汉书》 161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他的史家和史著 172
一、晋人撰写晋史成风 172
二、沈约、萧子显和魏收 173
三、十六国史的撰述和崔鸿的《十六国春秋》 181
四、几种反映当时社会风尚的著作 183
第三编 主通明变的唐宋元史学 189
第七章 唐宋元史学的特点 189
第一节 唐宋元时期社会发展概况 189
一、各种制度的变化和发展 189
二、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191
第二节 通史之风的盛行和各种新史体的出现 192
一、社会上的明变思想促使通史的发达 192
二、史学本身的发展要求贯通而促使通史的发达 193
三、选举制度的改变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194
四、新史体的出现和编年史体的新发展 195
第八章 唐设史馆修史 197
第一节 史馆的设立 197
一、唐代统治者对史学的重视 197
二、史馆修史和监修制度的形成 198
第二节 起居注和实录 200
第三节 唐初史馆所修之五代史和《晋书》 203
一、唐初史馆所修之五代史 203
二、《五代史志》 205
三、《晋书》 207
第四节 李延寿的《南史》和《北史》 209
第九章 杰出的史学评论家刘知幾 213
第一节 刘知幾著《史通》 213
一、刘知幾著《史通》 213
二、《史通》的内容 216
第二节 刘知幾对史学的贡献 218
一、全面地总结了封建社会前期的史学 218
二、指出了今后撰史的方向 224
三、对史馆监修的批评 232
四、提出史家应当具备的条件 234
第三节 刘知幾的史学思想 237
一、进步的历史观 237
二、敢于对传统的观念进行大胆的怀疑和批判 240
三、不彻底的无神论观点 243
四、刘知幾史学思想的局限性 247
第十章 典章制度通史——《通典》和《文献通考》 249
第一节 杜佑和《通典》 249
一、杜佑生平和《通典》的内容 249
二、《通典》的史学价值和杜佑的史学思想 252
第二节 马端临和《文献通考》 260
一、马端临著《文献通考》 260
二、《文献通考》的价值和马端临的史学思想 263
第十一章 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274
第一节 《资治通鉴》编修的经过 274
一、司马光的生平及其编修《资治通鉴》的动因 274
二、编修《资治通鉴》的三大助手及其分工 276
三、编修《资治通鉴》的优良方法 279
第二节 《资治通鉴》在史学上的地位 280
一、材料丰富,考证精详 281
二、便于读者学习和研究祖国的历史 283
三、详细反映了历代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情况 284
四、在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288
第三节 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289
一、主张据事直书,反对正统观念 289
二、反对神鬼怪异之说 291
三、略古详今的史学思想 294
四、主张治理国家必须用人唯贤,信赏必罚 294
五、维持名分的守旧思想 296
六、通过《资治通鉴》附论借古讽今 297
第四节 胡三省和《通鉴注》 298
一、胡三省的生平 298
二、《资治通鉴》胡注的内容和价值 301
第十二章 纪传体通史——《通志》 308
第一节 郑樵和《通志》 308
一、郑樵的生平和治学精神 308
二、《通志》的编纂经过和内容 312
第二节 郑樵在史学上的贡献 317
一、史料学上的贡献 317
二、历史编纂学上的贡献 318
第三节 郑樵的史学思想 321
一、反对断代为史,力主编写通史 321
二、反对任情褒贬,主张据事直书 322
三、反对“五行相应之说”,批判神权主义“欺天之学” 323
四、反对空谈义理之学,主张求实研究学问 324
五、秦人焚书而书存,诸儒穷经而经绝 326
第十三章 唐宋元时期其他史家和史著 328
第一节 新史体的创立 328
一、专记一代典制的会要体 328
二、总结一代君臣治国施政经验的《贞观政要》 330
三、袁枢创立纪事本末体和《通鉴纪事本末》 334
四、朱熹和《资治通鉴纲目》 338
五、金石学的建立 344
第二节 新旧《唐书》和新旧《五代史》 347
一、新旧《唐书》的编纂及其比较 347
二、新旧《五代史》的编纂及其比较 351
三、欧阳修的史学思想 356
第三节 两宋时期当代史的编修 360
一、政府设置史官专修当代史 360
二、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 361
三、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363
四、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 364
第四节 元修宋、辽、金三史 366
一、《宋史》的编修及其价值 366
二、《辽史》的编修及其价值 368
三、《金史》的编修及其价值 370
第五节 目录学的新发展和高度发展的唐宋笔记 372
一、目录学的新发展及代表著作 372
二、高度发展的唐宋笔记及代表作 377
第六节 唐宋元时期地方志的编修和舆地学的发展 383
一、隋唐五代图经的发展 383
二、宋代方志趋于定型和元代方志的编修 389
三、舆地学的发展 393
第七节 唐宋谱学发展 395
一、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唐代谱学 395
二、真正私家之谱的宋代谱学 400
第八节 唐宋元时期杂史举要 406
一、《大唐西域记》 406
二、《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407
三、《诸蕃志》 407
四、《真腊风土记》 408
第九节 大规模类书的编纂 408
第四编 具有启蒙色彩的明清史学 413
第十四章 明清时期史学特点 413
第一节 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清社会特点 413
一、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 413
二、市民阶层的出现和社会矛盾的新特点 417
第二节 理学与反理学的斗争 420
一、封建统治者利用理学加强封建统治 420
二、反理学思想的兴起 421
三、“六经皆史”口号的提出与“经世致用”思想的出现 424
第三节 清初统治者的高压政策使史学走上考据道路 426
一、大兴文字狱,打击“经世致用”思想 426
二、笼络士人、粉饰太平,大开“三通”、“四库”馆 429
三、学术界全部纳入考据轨道 431
第十五章 再度以褒贬人物为中心的明代史学 433
第一节 形成重当代、重人物褒贬的原因 433
一、两次政变史官记载失实是促使明代野史发达的重要原因 433
二、明代中叶以后的党派斗争和阶级斗争也促成了野史的发达 435
三、经学思想的变化与文学上复古思潮的结合,促使撰写传记之风更加盛行 436
第二节 明代传记概述 437
第三节 明代设馆编修的史书 439
一、开馆编修《元史》 439
二、设馆编纂会典与实录 441
三、编纂大型类书《永乐大典》 442
第四节 纲目体盛行和史学走向社会 444
一、《资治通鉴纲目》的深远影响 444
二、“《纲目》热”和史学走向社会 449
第五节 王世贞和李贽 454
一、王世贞和《弇山堂别集》 454
二、李贽的史学 460
第六节 胡应麟和辨伪学 468
一、生平和治学 468
二、建立辨伪学的因素 470
三、《四部正讹》与辨伪学 472
第七节 谈迁和他的编年体史著《国榷》 475
一、生平 475
二、编年体史著《国榷》 477
第八节 其他野史举要 479
一、明清之际野史成风 479
二、张岱的《石匮藏书》和《石匮书后集》 481
三、查继佐的《罪惟录》 485
四、计六奇的《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 487
第十六章 清代前期史学概况 490
第一节 开辟一代新学风的清初史学家顾炎武 490
一、顾炎武的生平和学术活动 490
二、开创了学术必须“经世”的学风 493
三、考据学上的杰出贡献 495
四、历史编纂学上的见解 497
第二节 王夫之和他的《读通鉴论》 501
一、王夫之的生平和著作 501
二、王夫之的《读通鉴论》 502
第三节 顾祖禹和《读史方舆纪要》 513
一、顾祖禹的生平和《读史方舆纪要》的编纂 513
二、《读史方舆纪要》的内容和价值 514
第四节 清政府设馆编修《明史》 521
一、《明史》编修的经过 521
二、关于《明史》的评价 522
第五节 对《通鉴》的续补 525
一、徐乾学的《资治通鉴后编》 525
二、毕沅的《续资治通鉴》 526
第六节 三通、四库馆的开设 528
一、续三通和清三通的编纂 528
二、《四库全书》的编纂 530
第十七章 清代浙东史学 533
第一节 浙东史学的统系和特点 533
一、浙东史学的统系 533
二、浙东史学的特点 536
第二节 浙东史学的开山祖——黄宗羲 544
一、黄宗羲的生平与学术生涯 544
二、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548
三、学术史的编修——《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 550
第三节 万斯同在史学上的贡献 555
一、万斯同与《明史稿》 555
二、万斯同的史学思想 560
第四节 全祖望在史学上的贡献 562
一、全祖望的生平 562
二、补纂《宋元学案》 564
三、全祖望在历史文献上的贡献 566
第五节 邵晋涵的史学 570
一、邵廷采的史学 570
二、邵晋涵的生平与学术思想 572
三、邵晋涵与《旧五代史》的整理 574
四、从史部提要看邵晋涵的史学思想 575
第十八章 清代杰出的史学评论家、浙东史学殿军章学诚 581
第一节 章学诚和《文史通义》 581
一、章学诚的学术生涯 581
二、《文史通义》编著的经过和著作目的 584
三、《文史通义》的内容和版本 586
第二节 章学诚的史学思想和在史学上的贡献 591
一、章学诚的史学思想 591
二、对历史编纂学的贡献 605
第三节 章学诚的方志学 612
一、方志的性质和作用 612
二、方志分立三书 616
三、志书的体裁和内容 619
四、建议州县设立志科 623
第十九章 乾嘉史学 625
第一节 乾嘉史学的特点和概况 625
一、盛极一时的乾嘉考据学 625
二、对古籍的校注、辨伪和辑佚 627
三、对旧史的补作、改写和考证 629
四、崔述和《考信录》 631
第二节 方志与谱牒之盛行 636
一、清代方志的发展 636
二、谱牒学的盛行 639
第三节 乾嘉时代的史家及其代表作 644
一、王鸣盛和《十七史商榷》 645
二、钱大昕和《廿二史考异》 648
三、赵翼和《廿二史劄记》 651
四、乾嘉精神的传承者阮元及其学术贡献 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