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5
中华文化大学堂 6
儒学的分布范围和传播 9
中国儒家学说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 11
孔门十哲 13
学而篇第一(学为根本) 16
为政篇第二(为政以德) 28
八佾篇第三(礼乐之治) 44
里仁篇第四(人之为仁) 62
公冶长篇第五(君子有道) 95
雍也篇第六(至仁至德) 114
述而篇第七(大道无言) 151
泰伯篇第八(至德无称) 177
子罕篇第九(诚敬天命) 192
乡党篇第十(恪守礼制) 227
先进篇第十一(德政标榜) 239
颜渊篇第十二(仁者爱人) 256
子路篇第十三(正名思想) 289
宪问篇第十四(坚定信仰) 309
卫灵公篇第十五(忧患意识) 354
季氏篇第十六(政治道德) 378
阳货篇第十七(慎择其初) 389
微子篇第十八(大隐无迹) 421
子张篇第十九(完美人格) 429
尧曰篇第二十(责无旁贷)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