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生命的琴弦 2
给人心留一个温馨的后花园 2
生命的两万天该留点什么? 8
“天亮了&” 13
我们怎么长大 20
你为什么要远行? 24
人性的掌声 35
简单并快乐着 38
从尴尬开始 41
疼痛的抚摸 44
羞愧与骄傲 47
证明 50
可能的边界 53
假想敌 56
舍弃荣耀 59
热锅蚂蚁vs温水青蛙 62
失乐园 66
生命的琴弦 71
以爱加冕人生 76
第二辑 青春的边缘 84
放弃是一件最容易的事 84
在青春的边缘 90
适应 94
守望成长 98
心态 102
我们只能意守丹田 105
在书林中散步 109
苦闷才读书 112
十八岁出门远行 115
家在路上 118
记忆是每一次热泪盈眶的冲动 121
注视贝多芬的眼睛 125
把酒读金庸 129
毕业后你回不回来? 133
毕业多年后:做个沉着内敛的人 137
第三辑 最后的抒情 146
读书是一种略带忧郁的享受 146
另类的鲁迅 154
孤独时,想起了鲁迅 162
悲悯的底色 168
瞩望天涯 174
海子:最后的抒情 177
诗人海子 181
“咳嗽者”王小波 183
王小波的遗产 186
余杰:一种阅读经验 194
腹地的孤独 198
回到纯真 202
深夜的感动 206
心中常驻几分人文的深情 210
引渡激情和思想 213
力的悖论 217
以纸笔悟生死 220
历史与人性的纠缠 223
国子监漫笔 228
文学活得很茁壮 238
有一种东西在成功后破碎 243
冰山的庄严 248
博尔赫斯的诱惑 263
眷恋的痴情 265
疏远了“经典”情怀 269
第四辑 文学的天问 276
小资写作:消费社会的精神叛逃 276
小资写作的假面游戏 297
附录:对《小资写作》的部分批评 322
写作:有多少人在寻找意义? 335
写作粗俗化:现实胁迫下的价值妥协 347
当代知识分子的身份焦虑 361
当代批评话语的价值走向 374
想象力与审美乌托邦 391
后记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