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前言 1
Preface 4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
一、选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意义 3
第二节 研究的范围、思路及论文的基本框架 5
一、研究范围 5
二、研究思路 6
三、基本框架 7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写作中的困难 8
一、研究方法 8
二、论文的创新点 9
三、写作面临的困难 11
第四节 国内外平等与效率关系思想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11
一、国外经济学家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思想研究 11
二、国内学者平等与效率关系思想研究文献综述 21
第二章 平等思想研究 28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家的平等观 29
一、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平等观 29
二、约翰·穆勒的社会平等观 33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平等观 34
一、哈耶克、弗里德曼的社会平等观 34
二、罗尔斯的平等观 40
三、阿瑟·奥肯的平等观 44
四、促进社会再分配公平原则的思想 4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49
一、马克思对以往平等思想的批判 50
二、马克思平等观的基本内容 51
第四节 中国思想家的平等观 53
一、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平等观 53
二、中国近代思想家的平等观 59
三、中国当代思想家的平等观(1980年代以后) 62
第三章 效率思想研究 70
第一节 效率思想的近代起源 71
一、亚当·斯密的效率观 71
二、边际主义革命与效率观的转换 73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家的效率财富数量观到效率最优观的转变 74
一、经济学最优化思想 74
二、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75
第三节 帕累托效率最优思想 77
一、帕累托最优 77
二、帕累托效率实现的条件 80
三、帕累托最优的数理证明 83
第四节 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定理 84
一、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84
二、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85
三、对福利经济学定理的认识——竞争市场和收入分配 86
第四章 西方经济学家平等与效率关系思想研究 89
第一节 平等与效率关系问题的提出 89
第二节 效率优先论与平等优先论 91
一、效率优先论 91
二、平等优先论 98
第三节 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兼顾思想 102
一、平等与效率的兼顾 103
二、奥肯的漏桶试验 106
第四节 库兹涅茨的动态效率交替模型——倒U理论 110
一、库兹涅茨的发展模式 111
二、研究“倒U”假设的五种方法 112
第五节 平等与效率替代关系的实证分析方法 115
一、夏洛克斯的偏序关系 116
二、β偏好序列 119
三、β——一般化的洛仑兹曲线 121
四、W?、W?和福利集合簇{Wβ}之间的关系 122
第五章 中国思想家的平等与效率关系思想研究(1980~) 124
第一节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平等与效率关系思想研究 125
一、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的认识 125
二、古代思想家的“荒政”思想 126
第二节 中国改革开放起步阶段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129
一、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的初步探讨 129
二、处理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平等 131
三、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深入研究 137
第三节 市场化改革方向确立后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140
一、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认同 140
二、对“效率优先,兼顾平等”原则的质疑 141
三、效率兼公平——改革与发展模式的优化选择 145
四、实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思想 149
第四节 实现平等与效率统一途径思想的研究 151
一、以机会均等为基础增进社会效率 151
二、在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系中增进平等 154
第五节 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平等与效率问题研究 158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平等与效率问题 158
二、转型期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平等与效率问题 163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人的平等与效率观 167
第一节 毛泽东、邓小平的平等与效率思想 167
一、毛泽东的平等与效率观 167
二、邓小平的平等与效率观 170
三、“三个代表”思想的平等与效率观 173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平等与效率观 176
一、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76
二、科学发展观的平等与效率思想的内涵 177
三、科学发展观的平等与效率关系 179
第三节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对平等与效率的新认识 181
一、把平等理念落实在社会建设的具体工作布置中 181
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的新理念 182
三、提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思路 184
第七章 平等、效率与和谐社会建设 186
第一节 平等与效率——人类社会追求的共同目标 186
一、人类社会追求的共同目标——平等与效率 186
二、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矛盾困境产生原因的解读 189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平等与效率的统一 194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提出的过程和内涵 194
二、建设和谐社会目前迫切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197
三、解决平等与效率问题的必由之路 206
参考文献 209
一、中文参考文献 209
二、英文参考文献 218
后记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