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备考精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旭主编
  • 出 版 社: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6914243
  • 页数:24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师的教学实际和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对课本的知识内容进行提炼,重新编排而形成精要,具有浓缩型教材的性质。反映高中历史考试大纲要求,并且针对考题的特点要求和可能成为大分值试题命名的内容进行专门适当拓展或学习指导,尤其适合复习使用。

必修一 1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一、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1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3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不断强化 5

专题二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9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2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13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6

一、太平天国运动 16

二、辛亥革命 20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22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28

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32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33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36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36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39

三、新时期的外交 41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42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42

二、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43

三、罗马人的法律 45

专题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一、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47

二、美国1787年宪法 49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52

专题八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55

二、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57

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59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62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65

三、走向多极化 68

必修二 72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72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75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77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81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84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88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88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9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97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99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99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01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03

专题五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新航路的开辟 105

二、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107

三、工业革命 110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一、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15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120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124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28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129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32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32

二、经济区域集团化 134

三、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42

必修三 147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47

一、百家争鸣 147

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151

三、宋明理学 152

四、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153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55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155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 157

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158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63

一、西学东渐 163

二、新文化运动 167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70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72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77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80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83

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83

二、新中国的文艺事业 185

三、新中国的教育事业 186

专题六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及其发展 189

一、人文主义的起源 189

二、人性的复苏 191

三、启蒙运动 195

专题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一、近代物理学 199

二、近代生物学 201

三、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 202

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205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06

一、19世纪以来的文学成就 206

二、19世纪以来的美术和音乐 207

三、影视艺术 209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11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