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在人类文化长河中探寻中罗文学的交汇 1
第一节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2
一 罗马尼亚历史与文学的基本脉络 2
二 中罗文化交流中的文学关系 8
三 本课题的学术追求 10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文献基础 13
一 课题的学科特征 13
二 影响研究为主的方法 14
三 课题史与研究现状 16
上编 中国文学在罗马尼亚 23
第一章 罗马尼亚先民对东方和中国的早期认识 23
第一节 古代的遗存、想像与推测 23
一 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史实与文献 23
二 东亚与东欧的民族碰撞和交融 27
第二节 中世纪晚期罗马尼亚诸公国关于东方的知识 31
一 史书中对“中国”的最早记载 31
二 宇宙志类著作中对中国的介绍 33
第二章 米列斯库与中罗文学关系的发端(17世纪) 36
第一节 摩尔多瓦的饱学之士 37
一 从雅西到君士坦丁堡 37
二 步入莫斯科外交界 40
第二节 康熙初年的俄国使臣 40
一 出使清廷始末 41
二 成果、流传及评价 44
第三节 中罗文学关系的开启人物 48
一 米列斯库使华著作的文学性 48
二 对中罗文学关系的影响 53
第三章 19世纪中国文化在罗马尼亚的传入和影响 55
第一节 中国文明传入的肇始 55
第二节 “青年社”与中国文学 58
一 马约雷斯库译中国小说 59
二 波戈尔译中国诗歌 60
第三节 阿列克山德里的中国山水诗 61
第四节 斯拉维支对孔子的景仰和摄取 67
第四章 20世纪前半期的汉学初步 70
第一节 政治关系的萌发及演变 71
一 外交关系的建立与中止 71
二 报刊对中国人民革命的声援 72
三 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的罗马尼亚医生 74
第二节 约尔卡:史学家对中国的著述 75
第三节 考什布克:用诗歌演绎中国传说 77
一 《石头狮子》 78
二 《皇位之争》 82
第四节 有关中国的志书与游记 85
一 伯伊里亚努的《中华文明简编》 85
二 内格鲁的《中国文明与思想举要》 86
三 旅行家笔下的中国 87
第五节 翻译与创作的文学中国 89
一 文苑《玉笛》——中国诗歌的翻译 89
二 萨多维亚努作品中的东方图景 89
三 克林内斯库的“中国历史剧”《舜帝》 91
第六节 对中国的文化阐释 93
一 布拉加:中国文化的坚定护卫者 93
二 埃里亚德:与生俱来的东方情结 94
第五章 人民共和国时期对中国文学的接受(1947—1965) 98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 99
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0
二 中国古典文学 106
第二节 罗马尼亚作家访华及有关著述情况 109
第三节 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和综合国情的介绍 111
一 文学和哲学研究类的著译 111
二 政治著作和文献翻译 112
三 历史著作的译介 113
第四节 其他形式的文学和文化交流 113
第六章 社会主义共和国时期对中国文学的接受(1965—1989) 116
第一节 主要汉学家及其成就 117
一 罗明家族 117
二 江冬妮 119
三 杨玲 120
四 鲁博安夫妇 122
五 维珊 127
第二节 中国翻译家单独或与罗人合作的翻译活动 129
一 李玉珠 129
二 李家渔 130
三 杨学苢 131
第三节 罗马尼亚作家访华及有关著述情况 132
第四节 罗马尼亚诗人的中国情缘 135
一 马林·索列斯库 135
二 米拉·鲁贝亚努(鲁美娜) 138
第五节 其他形式的文学艺术交流 140
一 鲁迅百年诞辰活动 140
二 中国电影和话剧的映演 141
三 文化艺术书籍的出版 142
第七章 转轨之后的失落与重建(1989—2006) 144
第一节 文化随笔与改革开放的中国 145
一 各界人士看中国 145
二 新作联与中国作协的友好交往 148
第二节 翻译:文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 152
一 纯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 152
二 对中国文化传世经典的译介 155
三 对欧美华人文学的引进 159
第三节 罗马尼亚版的《赵氏孤儿》 162
第四节 中罗双重文化语境中的小说新作 163
下编 罗马尼亚文学在中国 171
第八章 历史的透视与辨析(1949年以前) 171
第一节 中国古代和近代对东欧民族的认知 172
一 明清之际来华的东欧耶稣会士 173
二 从明末传教士到近代国人编撰的舆图地志与东欧国家 175
三 晚清出使大臣曾纪泽和薛福成日记中的罗马尼亚 176
四 吴宗濂、郭家骥译《罗马尼亚国志》 177
第二节 20世纪上半期东欧文学在中国的传入 179
一 萌发时期(1906—1919) 179
二 上升时期(1920—1937) 181
三 趋缓时期(1937—1949) 186
第三节 最早进入中国的罗马尼亚作家和作品 188
一 沈雁冰和《小说月报》对罗马尼亚文学的介绍 188
二 朱湘与《路曼尼亚民歌一斑》 191
三 短篇小说翻译 193
第九章 新中国之初对罗马尼亚文学的引进(1949—1976) 196
第一节 建国初十七年罗语文学的翻译 197
一 小说 198
二 戏剧 205
三 诗歌 207
四 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 209
第二节 罗文学和文化的其他接受方式 210
一 《世界文学》对罗马尼亚文学的译介 210
二 中国作家访罗情况 212
三 对罗马尼亚文化的宣传 212
四 高等院校罗马尼亚语言文学专业的创办 214
第三节 “文革”期间对罗马尼亚文化的引进 214
第十章 新时期的繁盛与辉煌(1977—1989) 218
第一节 罗马尼亚文学译介出版繁花似锦 219
一 小说 219
二 诗歌 226
三 儿童文学与民间文学 227
四 各种辞书对罗马尼亚作家的评介 229
第二节 戏剧与电影异彩纷呈 231
一 北京人艺上演的两部话剧 231
二 对其他戏剧作品的译介 233
三 罗马尼亚电影的热映 235
第三节 报刊杂志对罗文学的介绍持续不断 237
一 《世界文学》 237
二 《东欧》 238
三 其他刊物 239
第四节 其他形式的文学交流活跃频繁 240
一 文学家纪念活动与中国作家访罗情况 240
二 名家笔下的罗马尼亚 241
三 罗马尼亚语言文学教学 246
第十一章 后新时期的困厄与调适(1990—2006) 248
第一节 对罗马尼亚文学的译介和研究 249
一 单行本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 249
二 合卷出版的罗马尼亚文学作品 251
三 《世界文学》对罗马尼亚文学的译介 253
四 罗马尼亚文学史的研究 254
五 有关罗马尼亚的其他书籍 255
第二节 重新活跃的作家交流 257
一 中国作家访罗情况 257
二 中国作家笔下的罗马尼亚 258
三 罗马尼亚对中国翻译家的表彰 261
第三节 罗马尼亚语言文学教学的新局面 262
第四节 台港地区对东欧和罗马尼亚的研究 263
一 对东欧国家的综合研究 264
二 文学译介、研究与创作 265
结语 回眸后的思考与展望 268
一 中罗文学关系的历史首先是文学互译的过程 268
二 中罗文学关系的关键在于互译文学的接受 272
三 对中罗文学关系意义的认识 273
四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罗文学关系展望 276
主要参考文献 278
后记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