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通史 第1分册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朝鲜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3
  • ISBN:11091·13
  • 页数:292 页
图书介绍:

序言 1

第一编 原始社会 7

第一章 原始公社制社会 7

第一节 母系氏族社会 7

第二节 父系氏族社会 23

第三节 原始公社制社会的艺术和原始宗教 38

第四节 原始公社制社会的解体 46

第二编 奴隶社会 55

第二章 古代朝鲜诸国家 55

第一节 古朝鲜 55

第二节 扶余 66

第三节 辰国 72

第四节 古代朝鲜的文化 81

第三编 封建社会 95

第三章 封建国家——三国的建立 95

第一节 高句丽国的建立 95

第二节 百济和新罗国的建立以及六伽倻 99

第四章 三国的发展,高句丽人民击退隋、唐侵略者的斗争 110

第一节 高句丽国家的发展 110

第二节 百济国家的发展 121

第三节 新罗国家的发展 130

第四节 高句丽人民击退隋、唐侵略者的斗争 139

第五章 三国的文化 159

第一节 科学和技术 159

第二节 哲学和宗教 168

第三节 文学、音乐与舞蹈 175

第四节 建筑与美术 181

第六章 新罗统一南部国土和渤海国在高句丽故地的建立 192

第一节 新罗统一百济的全部疆土和高句丽的南部地区(七世纪中叶) 192

第二节 渤海国在高句丽故地的建立及其初期的发展(七世纪末叶至八世纪初叶) 211

第七章 新罗和渤海的发展 219

第一节 新罗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七世纪末叶至九世纪中叶) 219

第二节 渤海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八世纪中叶至九世纪末叶) 242

第三节 九世纪后半期新罗农民起义的高涨和泰封国、后百济的分立以及高丽朝的建立 251

第四节 新罗和渤海的文化 259

第八章 高丽的统一国土,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293

第一节 高丽推行的统一政策 293

第二节 渤海王朝的灭亡及其遗民为收复故地的斗争 302

第三节 高丽统一国土大业的完成 311

第四节 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320

第九章 993年至1019年高丽人民反对契丹侵略者的斗争 344

第一节 十世纪末的国内外形势 344

第二节 契丹侵略军的第一次败退 348

第三节 契丹侵略军的第二次败退 354

第四节 契丹侵略军的第三次败退,姜邯赞将军的丰功伟绩 364

第五节 辽东渤海人反对契丹统治的斗争 373

第十章 战后生产和文化的发展 381

第一节 战后生产的发展 381

第二节 对外贸易的发展 388

第三节 文化的发展 397

第十一章 十二世纪后半期的农民大起义 418

第一节 李资谦的叛乱和妙清的叛乱 418

第二节 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和武臣的掌权 428

第三节 1176年至1178年的农民大起义 435

第四节 1193年至1194年的农民起义 447

第五节 崔忠献执政时期的农民起义 453

第十二章 十三世纪高丽人民反对蒙古侵略的斗争 463

第一节 1231年高丽人民反对蒙古侵略的斗争 463

第二节 高丽人民反对蒙古继续入侵的不屈斗争 473

第三节 三别抄军的抗战 481

第十三章 十四世纪高丽人民反对蒙古和其他外来侵略者的斗争 491

第一节 高丽人民反对元侵略者的斗争 491

第二节 十四世纪中叶以后的国际形势和辛盹的改革 500

第三节 倭寇和红头军的入侵及其败退 514

第四节 科田法的制定和李氏王朝的建立 522

第十四章 十三至十四世纪的文化 531

第一节 出版和金属活字的使用 532

第二节 史书的编纂和文学艺术 536

第三节 技术的发展 554

第十五章 十五世纪李朝封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559

第一节 中央集权体制的重新整顿 559

第二节 北方的开拓和对外关系的调整 589

第三节 中央集权封建体制的加强和人民的处境 605

第四节 1467年咸镜道的农民战争 624

第十六章 十五世纪的文化 636

第一节 文化发展的前提 636

第二节 社会思想 638

第三节 训民正音的创制 641

第四节 科学的发展 647

第五节 印刷和其他技术的发展 658

第六节 文学艺术的发展 662

第七节 十五世纪的学校教育 676

第十七章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封建中央集权的削弱 683

第一节 土地兼并的加速 683

第二节 封建剥削的加重和人民反对封建剥削的斗争 687

第三节 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 702

第四节 十六世纪的对外关系 714

第五节 十六世纪的思想和文化 720

第十八章 1592年至1598年壬辰卫国战争 736

第一节 卫国战争的开始,战争初期李舜臣将军指挥下我海军的巨大胜利 736

第二节 各地义兵的英勇斗争和陆海各战线的胜利 751

第三节 明军的来援和侵略军的被驱逐 768

第四节 日本侵略军的再次入侵和被击退 776

第十九章 1627年及1636年反对女真入侵的斗争和十七世纪中叶以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785

第一节 战后社会经济状况和我国人民反对女真侵略者的斗争 785

第二节 十七世纪后半期生产的恢复和商业的发展 800

第三节 大同法的实施和金属货币在全国的流通 813

第四节 实学的产生和国语文学的新倾向 824

第二十章 十八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842

第一节 十八世纪土地所有关系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842

第二节 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860

第三节 阶级矛盾的激化和人民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 876

第二十一章 实学的兴盛与十八世纪的文化 896

第一节 实学兴盛时期的学者及其学术 896

第二节 实学兴盛期的学者及其进步作用 903

第三节 十八世纪的儒学 915

第四节 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919

第五节 以王廷为中心的编纂事业与奎章阁 932

第二十二章 十九世纪初中叶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制度的危机和农民起义的高涨 938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萌芽 938

第二节 封建制度的危机 947

第三节 1811年至1812年平安道农民战争 955

第四节 封建剥削的加重和1862年三南农民起义 970

第五节 大院君的执政及其初期政策 986

第二十三章 十九世纪初叶和中叶的文化 994

第一节 十九世纪初叶和中叶的实学 994

第二节 实学的特征和实学发展的历史意义 1014

第三节 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 1020

第四节 文学和艺术 1023

人名译名对照表 1036

地名译名对照表 1052

后记 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