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周族的起源与发祥 1
第一节 先周文化与周族起源 1
一、先周文化的探索历程 1
二、姜戎与姜戎文化 6
三、先周文化的类型与年代 17
四、早周文化与周族的起源 27
五、先周族的世系与起源地 29
第二节 周原与周族发祥 31
一、肥美的周原 31
二、周原是周族的发祥地 34
第三节 西周的?国与吴太伯、仲雍奔“荆蛮” 38
一、太伯、仲雍所奔“荆蛮”的族名 40
二、?国文化的性质与“荆蛮”的族属 42
三、巴族弓鱼人为什么被称为“荆蛮” 53
四、鱼国文物中有关弓鱼人是“荆蛮”的证据 57
五、西周鱼国的南迁 60
六、吴国国名的来历 61
七、?国不是虞国 63
八、虞国早期在陕西省陇县 64
九、太伯、仲雍为什么要奔“荆蛮” 69
十、西虞的改封 70
第四节 犬夷与犬戎 72
一、犬夷是嬴姓秦夷 72
二、犬戎是允姓之戎 77
第二章 西周史新证 82
第一节 武王灭商与成康分封诸侯 82
一、武王克商 82
二、武王“封功臣谋士”是为其封“采邑” 83
三、西周分封诸侯国始于成王 86
四、康王改封诸侯 89
五、分封诸侯时的“授民”问题 89
六、分封诸侯的目的与作用 92
第二节 西周的都邑 93
一、丰镐遗址与宗周 96
二、洛邑遗址与成周 102
三、周原遗址与周邑 104
第三节 康王东征与北伐 111
一、康王征东夷 111
二、康王北征方雷、北戎、鬼方 117
第四节 邢国的改封和郑邢、丰邢世族与邢国的关系 120
一、康王改封邢国 120
二、郑井(邢)、丰井(邢)与邢国的关系 122
第五节 昭王南征荆楚 126
一、昭王第一次南征得胜回归 126
二、昭王第二次南征而不返 129
第六节 穆王中兴与礼乐盛行 135
一、穆王东伐淮夷西征犬戎 135
二、?京礼乐盛行 139
第七节 西周蚌雕塞种人头像与西王母之邦 141
一、周原遗址出土的蚌雕塞种人头像 141
二、西王母之邦与塞人部落 145
第八节 共王时代的社会变革 147
一、共王时代社会安定 147
二、共王时代礼制发生变革 149
第九节 淮夷的反抗与周王室的衰微 155
一、淮夷的反叛造成周王室衰微 155
二、宣王加强对淮夷的控制与榨取 161
第十节 厉王革典与国人暴动 164
一、厉王搞国家专利 164
二、关于“国人暴动” 165
第十一节 ?狁的兴起与平王的东迁 167
一、严允的兴起 168
二、周姜交恶造成西周王朝灭亡 173
第三章 西周制度考 175
第一节 西周官署机构与爵位制度 175
一、西周的官署 175
二、西周的爵位 187
第二节 金文世族与宗法制度 191
一、郑邢与丰邢世族 192
二、虢季世族 194
三、微史世族 196
四、单氏世族 202
五、西周宗法制度解读 204
第三节 西周的宗庙与昭穆制度 208
一、周王室的宗庙 208
二、西周的昭穆制度 213
第四节 周原建筑基址与西周宫室制度 218
一、前堂后室 219
二、太室与东西夹室 220
三、东西厢与东西房 221
四、周原建筑的性质与等级 221
第五节 西周的人物雕像与西周的服饰制度 228
一、西周玉人、铜人雕像反映的西周贵族服饰 228
二、西周玉人、铜人雕像反映的平民、奴隶服装 233
三、西周少数民族服装与发型 234
图1 刘家墓地陶器 8
图2 宝鸡市石咀头等地出土的刘家文化陶器 9
图3 刘家文化分期图 11
图4 阿哈特拉类型陶器分期图 14
图5 辛店文化陶器 15
图6 郑家坡文化与刘家文化遗址分布图 17
图7 郑家坡遗址早期陶器 19
图8 郑家坡遗址出土青铜器 19
图9 郑家坡遗址中期陶器 20
图10 断泾遗址的陶鬲 21
图11 沣西先周文化陶器 22
图12 郑家坡与沣西先周陶器比较 23
图13 郑家坡类型先周文化分期图 26
图14 周原地区略图 32
图15 周族迁徙图 35
图16 竹园沟一号墓陶器 42
图17 宝山C型陶罍与鱼国铜罍、仿铜陶罍比较 44
图18 鱼国文化与宝山文化陶器比较 46
图19 城固,四川彭县竹瓦街,宝鸡竹园沟、茹家庄出土青铜斧、钺比较图 49
图20 城、洋b类钺发展演化图示 50
图21 城、洋d类钺演变图 51
图22 宝山文化与路家河文化陶器比较 54
图23 茹家庄一号车马坑一号车的青铜辕饰 57
图24 竹园沟四号墓青铜兵器、工具、用具 59
图25 宜侯夨簋铭文 71
图26 商文化京当型所见铜器 73
图27 京当类型文化陶器 74
图28 捕鸟形族徽 76
图29 寺洼文化分布图 80
图30 寺洼文化诸地点遗存典型陶器比较图 81
图31 利簋铭文 82
图32 墙盘铭文 83
图33 北京琉璃河1193号墓出土铜器 84
图34 克罍器铭文 85
图35 小臣单觯铭文 86
图36 禽簋铭文 86
图37 余簋铭文 87
图38 麦尊铭文 97
图39 丰镐遗址图 99
图40 周原凤雏H11:20号甲骨文摹本 100
周原凤雏H11:117号甲骨文摹本 100
图41 ?簋铭文 101
图42 何尊铭文 102
图43 洛阳发现的西周遗址墓葬分布示意图 102
图44 岐周遗址图 109
图45 小臣?簋铭文 112
图46 鲁侯簋铭文 113
图47 旅鼎铭文 115
图48 雪鼎铭文 116
图49 师旅鼎铭文 117
图50 ?乙亥乍父丁方鼎及铭文 118
图51 邢侯簋铭文 121
图52 中方鼎铭文 126
图53 ?伯簋铭文 128
图54 ?簋铭文 128
图55 作册睘卣铭文 130
图56 ?鼎铭文 130
图57 旂觥铭文 131
图58 ?方鼎(Ⅱ)铭文 137
图59 ?簋铭文 138
图60 ?与淮夷战争示意图 138
图61 通簋铭文 140
图62 80FCT45:2号西周蚌雕人头像图 142
图63 80FCT45:6号西周蚌雕人头像图 142
图64 九年卫鼎铭文 149
图65 虎簋盖铭文 150
图66 齐家西周墓出土的仿铜陶礼器 152
图67 三年裘卫盉铭文 152
图68 舍寓(宇)于厥邑(厉邑)图解 153
图69 史密簋铭文 157
图70 鄂侯驭方鼎铭文 160
图71 兮甲盘铭文 161
图72 驹父盨盖铭文 163
图73 大盂鼎铭文 166
图74 多友鼎铭文 168
图75 不?簋铭文 171
图76 毛公鼎铭文节录 175
图77 ?盂铭文 177
图78 丰邢叔簋铭文 193
图79 丰邢叔家族墓地墓葬分布图 194
图80 师?鼎铭文 194
图81 郑虢仲簋铭文 195
图82 旂鼎铭文 197
图83 30号?钟铭文 198
图84 员鼎铭文 199
图85 商尊铭文 201
图86 ?农鼎铭文 202
图87 沈子也簋铭文 205
图88 令彝铭文 209
图89 司(嗣)母?(姒)康鼎铭文 211
图90 司(嗣)母?(姒)康鼎图 211
图91 剌鼎铭文 215
图92 凤雏甲组平面复原设想图 218
图93 召陈西周大型建筑基址群平面图 219
图94 召陈F8复原设想图 220
图95 召陈F5复原设想图 220
图96 凤雏甲组建筑复原设想图 223
图97 扶风召陈甲区西周建筑群外观示意图 224
图98 召陈F3复原设想图之一 224
图99 召陈F3复原设想图之二——上层圆顶 225
图100 召陈乙区建筑基址平面图 226
图101 西周贵族人物雕像图 229
图102 西周的组玉佩 232
图103 西周平民、奴隶、少数民族人物雕像图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