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公共组织行为学导论 1
第1章 公共组织行为学概论 1
【本章学习目标】 1
【本章结构图】 1
【引导案例】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 1
1.1公共组织 2
1.1.1组织 2
1.1.2公共组织 4
1.2公共组织理论的思想基础 7
1.2.1古典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7
1.2.2行为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20世纪30~60年代) 12
【背景知识】 12
1.2.3系统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20世纪60~80年代) 14
1.2.4公共组织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 15
1.3公共组织行为学概述 17
1.3.1组织行为学 17
1.3.2公共组织行为学 19
【本章精要】 24
【思考与练习】 24
【案例分析】万里长城因一句谎言而修 24
第二篇 个体因素与个体行为 26
第2章 个体行为基础 26
【本章学习目标】 26
【本章结构图】 26
【引导案例】狼孩和野人 26
2.1个体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28
2.1.1遗传对行为的影响 28
【延伸阅读】工作满意度与遗传有关吗 29
2.1.2大脑的作用机制 29
2.1.3神经元的活动与行为 31
2.2学习与行为理论 32
2.2.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33
2.2.2认知学习理论 35
2.2.3社会学习理论 37
2.2.4行为塑造 38
【延伸阅读】行为校正 40
2.3社会文化环境与个体行为 41
2.3.1人口统计因素与个体行为 41
2.3.2社会文化环境与个体行为 43
【延伸阅读】文化的红薯 44
【本章精要】 46
【思考与练习】 47
【案例分析】用惩罚进行管理 47
第3章 知觉与个体行为 49
【本章学习目标】 49
【本章结构图】 49
【引导案例】空城计 49
3.1知觉与社会知觉 51
3.1.1知觉 51
3.1.2社会知觉 52
3.2知觉与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 54
3.2.1知觉者因素 54
3.2.2知觉对象因素 55
3.2.3情景因素 56
3.3知觉偏见及其解决思路 57
3.3.1社会知觉偏见的表现形式 57
3.2减少社会知觉偏见影响的思路 59
3.4知觉与社会知觉在管理中的应用 60
3.4.1面试选拔 60
3.4.2绩效评估 61
3.4.3管理中的人际关系 61
3.5知觉与个体决策 61
3.5.1个体决策的偏差 62
3.5.2个体决策偏差的管理 65
【本章精要】 65
【思考与练习】 66
【案例分析】王刚的烦恼 66
第4章 动机与个体行为 68
【本章学习目标】 68
【本章结构图】 68
【引导案例】勾践卧薪尝胆终吞吴 68
4.1动机及其分类 69
4.1.1什么是动机 69
4.1.2动机研究缘起 70
4.1.3动机分类 71
4.2动机与个体行为 73
4.2.1动机与需要 73
4.2.2动机与工作场所行为 74
4.3动机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81
4.3.1动机的识别与测量 81
4.3.2动机的管理与改善 82
【本章精要】 83
【思考与练习】 84
【案例分析】“高薪养廉”的矛与盾 84
第5章 性格与个体行为 86
【本章学习目标】 86
【本章结构图】 86
【引导案例】从正大综艺走来的杨澜 86
5.1性格概述 87
5.1.1性格的概念 87
5.1.2性格的特征 88
5.1.3性格的类型 91
5.2性格差异与管理 92
5.2.1性格的基本理论观点 92
5.2.2具体的性格特点 93
5.2.3性格差异在管理中的应用 96
【本章精要】 97
【思考与练习】 97
【案例分析】不怕做“事后诸葛亮” 97
第6章 能力与个体行为 100
【本章学习目标】 100
【本章结构图】 100
【引导案例】诸葛亮舌战群儒 100
6.1能力的概念 102
6.2能力的分类 103
6.2.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03
6.2.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103
6.2.3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 103
【延伸阅读】专家和新手的区别研究 104
6.2.4情绪智力 104
【延伸阅读】情绪智力的作用 105
6.3能力的结构 106
6.3.1二因素理论 106
6.3.2群因素理论 107
6.3.3智力三维结构模式理论 107
6.3.4智力层次结构理论 107
6.4能力的测量 108
6.4.1一般能力测验 108
6.4.2创造力测量 111
6.4.3能力倾向测量 112
6.5能力差异与管理 115
6.5.1能力差异的表现 116
6.5.2能力差异对管理的意义 117
【本章精要】 118
【思考与练习】 118
【案例分析】西点军校的领导力开发 119
第7章 激励理论 121
【本章学习目标】 121
【本章结构图】 121
【引导案例】管理的基础:把握人的“希望”与“需要” 121
7.1激励理论概述 122
7.1.1激励的含义 122
7.1.2激励理论研究 122
7.1.3激励的过程 124
7.2内容型激励理论 125
7.2.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25
7.2.2阿德弗需要理论 127
7.2.3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 129
7.2.4双因素理论 129
7.3过程型激励理论 132
7.3.1期望理论 132
7.3.2公平理论 133
7.3.3目标设置理论 135
7.4改造型激励理论 137
7.4.1挫折理论 137
7.4.2强化理论 139
【延伸阅读】“金香蕉”奖 140
【本章精要】 140
【思考与练习】 141
【案例分析】美国西南航空的故事 141
第三篇 群体因素与群体行为 144
第8章 群体行为基础 144
【本章学习目标】 144
【本章结构图】 144
【引导案例】老而不废的“马路天使”们的群体作用 144
8.1群体概述 145
8.1.1群体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素 145
8.1.2群体的类型 147
8.2群体发展 149
8.2.1五阶段模型 150
8.2.2间断—平衡模型 151
8.3群体凝聚力 153
8.3.1群体凝聚力的含义 153
【背景知识】 153
8.3.2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54
8.3.3凝聚力的作用 156
8.4群体决策 157
8.4.1群体决策的概念 157
8.4.2群体决策的优势与不足 158
8.4.3群体决策的影响因素 160
8.4.4群体决策的主要方法 160
【本章精要】 163
【思考与练习】 163
【案例分析】这个领导班子应如何搭配 164
第9章 群体领导 166
【本章学习目标】 166
【本章结构图】 166
【引导案例】谏唐太宗十思疏(译文) 166
9.1领导与领导者 167
9.1.1领导概述 167
9.1.2领导者与被领导者 169
9.2领导理论 173
9.2.1传统领导理论 173
9.2.2当代领导理论 180
9.3领导力测评与训练 184
9.3.1领导力概述 184
9.3.2领导力测评 184
9.3.3领导力训练 185
【延伸阅读】戴尔重视卓越领导力培训 186
【本章精要】 187
【思考与练习】 187
【案例分析】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 187
第10章 群体沟通 190
【本章学习目标】 190
【本章结构图】 190
【引导案例】是什么浇灭了新人的热情 190
10.1群体沟通概述 192
10.1.1群体沟通的含义 192
10.1.2群体沟通的功能 193
【延伸阅读】“交往剥夺”的心理实验 194
10.1.3群体沟通的过程 194
10.2群体沟通的类型与网络 196
10.2.1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196
10.2.2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197
10.2.3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201
10.3有效的群体沟通 205
10.3.1群体沟通的障碍 205
10.3.2群体沟通的基本原则 207
10.3.3提高群体沟通效率的措施 208
【本章精要】 210
【思考与练习】 210
【案例分析】宣传干事们缘何报喜不报忧 211
第11章 群体冲突 213
【本章学习目标】 213
【本章结构图】 213
【引导案例】办公室的战争 213
11.1群体冲突概述 214
11.1.1群体冲突的含义 214
11.1.2群体冲突的分类 215
11.1.3群体冲突的来源 216
11.2群体冲突的发展 217
11.2.1冲突观念的演变 217
11.2.2群体冲突的过程 218
11.3群体冲突的管理 221
11.3.1冲突管理的必要性 221
11.3.2冲突管理的原则 222
【延伸阅读】进行冲突管理的前提 223
11.3.3冲突管理的策略 224
【延伸阅读】关于冲突的十个问题 227
11.3.4冲突管理的具体方式 229
【本章精要】 230
【思考与练习】 231
【案例分析】街道办事处里的职工关系 231
第四篇 组织因素与公共组织行为 233
第12章 公共组织行为基础 233
【本章学习目标】 233
【本章结构图】 233
【引导案例】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 233
12.1组织效能 234
12.1.1组织效能及其衡量 234
12.1.2影响组织效能的内外部因素 237
【延伸阅读】流程再造 240
12.1.3组织效能的建设 241
12.2组织结构和组织结构设计 243
12.2.1传统组织结构 243
12.2.2新型组织结构 246
12.2.3组织结构设计 248
12.2.4组织结构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253
【本章精要】 254
【思考与练习】 255
【案例分析】山西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255
第13章 公共组织文化 257
【本章学习目标】 257
【本章结构图】 257
【引导案例】犹太人高度重视民族成员之间的彼此认同 257
13.1组织文化概述 258
13.1.1组织文化的概念 258
13.1.2组织文化的结构 260
13.1.3组织文化的功能 262
13.1.4组织文化的特点 263
13.1.5公共组织文化 263
13.2组织文化的代表性理论及类型理论 265
13.2.1代表性的组织文化理论 265
13.2.2经典的组织文化类型理论 266
13.3组织文化的形成、传承与变革 269
13.3.1组织文化的形成 269
13.3.2组织文化的传承 270
13.3.3组织文化的变革 270
13.4组织文化的测量 271
13.4.1组织文化测量的工具 271
13.4.2组织文化测量的局限性 276
【本章精要】 276
【思考与练习】 277
【案例分析】香港廉政公署的廉洁文化 277
第14章 公共组织伦理 279
【本章学习目标】 279
【本章结构图】 279
【引导案例】公职人员面临的伦理冲突 279
14.1伦理及公共组织伦理的概念 280
14.1.1道德与伦理 280
14.1.2公共组织伦理的概念与内涵 281
14.2公共组织伦理的构成 282
14.2.1公共组织伦理的内容 282
14.2.2公共组织伦理的特征 283
14.2.3公共组织伦理的演变 285
【延伸阅读】新公共行政学 286
14.3公共组织伦理的建设 288
14.3.1公共组织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 288
14.3.2公共组织伦理建设的主要内容 289
14.3.3当前中国公共行政组织的伦理建设 291
14.4公共组织伦理的失范与重构 293
14.4.1公共组织伦理失范的表现 293
14.4.2公共组织伦理失范的原因 294
14.4.3公共组织伦理失范的重构 296
【本章精要】 298
【思考与练习】 299
【案例分析】庞家钰案和郭京毅案 299
第15章 公共组织监督 300
【本章学习目标】 300
【本章结构图】 300
【引导案例】孙志刚之死与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 300
15.1公共组织监督概述 301
15.1.1公共组织监督的概念 301
15.1.2公共组织监督的原则 301
15.1.3公共组织监督的特点 302
15.1.4公共组织监督的类型 303
15.2公共组织监督的理论基础 303
15.2.1人性假设理论 303
15.2.2利益相关者理论 305
15.2.3公共权力理论 305
【延伸阅读】谁在纵容“圣母”的表演——透视胡曼莉事件 306
15.3公共组织监督体系与监督方式 306
15.3.1公共管理的内部监督体系与方式 307
15.3.2公共管理的外部监督体系与方式 307
【延伸阅读】公共选择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国会控制理论 309
【本章精要】 310
【思考与练习】 311
【案例分析】从上海社保案说起 311
第16章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 314
【本章学习目标】 314
【本章结构图】 314
【引导案例】政府绩效评估的“兰州实验” 314
16.1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概述 315
16.1.1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内涵 315
16.1.2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影响因素 316
16.1.3中国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现状 317
16.2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319
16.2.1指标的分类及其构建原则 319
16.2.2指标体系的构建 322
【延伸阅读】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举例 324
16.3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程序和方法 325
16.3.1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程序 325
16.3.2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方法 328
16.4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应用 329
16.4.1绩效评估在战略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329
【延伸阅读】平衡记分卡的实践: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 330
16.4.2绩效评估基于CS的应用 330
【延伸阅读】杭州市开展的人民满意机关评选活动 331
【本章精要】 332
【思考与练习】 332
【案例分析】珠海“万人评政府” 332
第五篇 公共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335
第17章 公共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335
【本章学习目标】 335
【本章结构图】 335
【引导案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335
17.1组织变革概述 336
17.1.1组织变革的概念 336
17.1.2组织变革的目标 337
17.1.3组织变革的模式 339
17.2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 341
17.2.1组织变革的动力 341
17.2.2组织变革的阻力 343
17.2.3动力与阻力的共生演进 346
17.3组织发展及其技术 347
17.3.1组织发展的概念 348
17.3.2组织发展的特征 349
17.3.3组织发展的技术 350
【延伸阅读】有计划的变革 352
【本章精要】 353
【思考与练习】 354
【案例分析】深圳出台人事制度改革细则 354
参考文献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