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交际 1
一 代码模式与交际的符号理论研究 4
二 言语理解的解码和推理 11
三 互有知识的假设 19
四 格莱斯关于“意义”和交际的理论 26
五 代码模式和推理模式应否合并? 30
六 定义上的问题 35
七 解释上的问题:格莱斯的会话理论 40
八 认知环境和互显性 48
九 关联与明示 58
十 明示—推理交际 63
十一 传信意图 68
十二 交际意图 75
第二章 推理 88
一 非论证型推理 88
二 逻辑式、命题态度和事实性定识 96
三 定识的力度 101
四 演绎规则和概念 111
五 演绎设施 123
六 演绎的一些类型 137
七 语境效果:演绎在非论证型推理中的作用 143
第三章 关联 160
一 关联的条件 160
二 关联的程度:效果和心力 167
三 语境是给定的还是选定的? 179
四 语境的选择 185
五 相对于个人的关联 191
六 现象和刺激讯号的关联 203
七 关联原则 208
八 关联理论是如何解释明示—推理交际的 218
第四章 言语交际要略 230
一 语言与交际 230
二 言语交际、显义和寓义 235
三 命题式的确定 244
四 寓义的确定 257
五 命题式与语体:预设效果 268
六 寓义和语体:诗意 291
七 语言使用的描述层面和解释层面 300
八 字面义和隐喻 310
九 回声语句和反语 317
十 言语行为 324
后记 346
一 引言 346
二 发展 346
1 直显交际和直显—隐寓的区别 347
2 语言语义学 349
3 语言使用的解释性层面 350
4 更广泛的领域 351
三 修正 352
1 不是一条而是两条关联原则 352
2 关联第一原则 353
3 对关联推定的修正 360
4 实在为时尚早,无法邃下结论 376
参考文献 384
译名对照表及索引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