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内容及其研究角度 4
1.1对中国城市化道路与方针的探索 4
1.1.1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内容 4
1.1.2对中国城市化道路与方针的探索 6
1.2为什么要从产业演进和劳动力转移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 10
1.3产业演进、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的理论研究述评 16
1.4全书的构架与主要内容 22
第二章 世界城市化实践的共同理论问题 27
2.1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及其与中国城市化实践的比较 27
2.1.1对城市化起源的考察 27
2.1.2世界城市化历史与经验总结 30
2.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实践与特点 36
2.3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实践及其特点 39
2.3.1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39
2.3.2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41
2.4国外文献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研究与评论 44
第三章 产业演进、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50
3.1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相互关系 50
3.1.1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的实践特征 50
3.1.2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 51
3.1.3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的内在机制 52
3.2工业化、城市化关系演进与产业结构变迁 54
3.2.1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演进特征 54
3.2.2结构变迁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速度 56
3.2.3工业化国家产业变迁与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规律 59
3.3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规律 61
3.3.1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与结构特征 61
3.3.2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与趋势 63
第四章 城市化发展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 67
4.1理论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67
4.1.1理论模型构建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67
4.1.2理论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68
4.1.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大动力 69
4.1.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求均衡 73
4.2理论模型的基本内容 74
4.2.1假设前提 74
4.2.2供给函数 76
4.2.3需求函数 78
4.2.4供求模型的政策含义 82
4.3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83
4.3.1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模型的构建 83
4.3.2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情况 85
4.3.3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的初步估计 86
第五章 中国产业演进、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88
5.1推动机制:农业、农村发展与城市化 88
5.1.1农业发展与城市化 88
5.1.2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城市化 92
5.1.3农村社会发展与城市化 96
5.2拉动机制:非农产业、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103
5.2.1城市发展的吸引力、拉动力和扩散力 103
5.2.2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105
5.2.3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11
5.3摩擦机制:制度变迁与城市化 114
5.3.1土地制度 114
5.3.2产业政策 115
5.3.3城乡政策及观念影响 118
第六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模型的国际经验支持 120
6.1不同类型国家划分的依据与类型 120
6.1.1划分的依据 120
6.1.2划分的类型 121
6.2发达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 123
6.2.1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124
6.2.2农村剩余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128
6.3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 132
6.3.1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方面 133
6.3.2农村剩余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方面 137
6.4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 142
6.4.1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印度 143
6.4.2其他发展中国家 148
6.5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比较 153
6.5.1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方面 153
6.5.2农村剩余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方面 157
6.6供求模型的国际扩展 161
6.6.1发达国家劳动力供求均衡与转移曲线 161
6.6.2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供求均衡与转移曲线 164
第七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中国城市群发展 167
7.1城市群发展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意义与作用 167
7.1.1城市群的概念、功能与特征 167
7.1.2中国城市群发展现状 171
7.1.3城市群发展与中国城市化 175
7.2中国三大城市群的农村劳动力吸纳情况的比较 179
7.2.1三大城市群劳动力的三次产业分布 179
7.2.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发展及劳动力吸纳情况 185
7.2.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发展及劳动力吸纳情况 193
7.2.4环渤海湾城市群产业发展及劳动力吸纳情况 200
7.3中国城市群发展中的农村劳动力吸纳机制探索 210
7.3.1城市群地区城市化阶段性定位 210
7.3.2期望工资模型与城市群农村劳动力吸纳机制 211
7.3.3期望工资模型下的城市群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机制 216
7.3.4城市工业增长中固定资产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分析 222
第八章 产业演进与中国服务业发展 226
8.1服务业与城市化发展关系理论简述 226
8.1.1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机理 226
8.1.2产业结构视角下服务业与城市化的动态发展关系 230
8.2对典型国家服务业与城市化发展关系的实证考察 234
8.2.1发达国家:以英国和美国为例 234
8.2.2拉美国家:以巴西为例 240
8.2.3新兴工业化国家:以韩国为例 244
8.2.4服务业与城市化动态发展关系的一般经验总结 248
8.3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250
8.3.1制约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主要经济因素 250
8.3.2制约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主要制度因素 253
8.4中国服务业与城市化发展关系的回顾与问题分析 257
8.4.1总体发展趋势 258
8.4.2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动 261
8.4.3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服务业空间布局的变化特点 264
8.4.4中国服务业与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267
8.4.5影响大中城市服务业发展绩效的若干因素的计量分析 276
第九章 从劳动力转移到产业区域转移:区域发展中的产业选择与城市化发展 280
9.1从劳动力转移到区域转移的机理分析 280
9.1.1城市化进程中的劳动力转移和产业区域转移机理分析 283
9.1.2中国城市化中劳动力转移和产业区域转移的演变历程与发展趋势 285
9.1.3产业区域转移区域层面的实证分析 290
9.2“中部崛起”中的产业演进分析 295
9.2.1已有的研究简述 296
9.2.2中部地区发展现状、历程及其区域比较 297
9.3东部与中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演进机制的比较分析 303
9.3.1中部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演变 304
9.3.2生产要素组合与区域产业选择 305
9.3.3产业选择与工业化、城市化演进机制 307
9.4“中部崛起”中的产业选择与城市化发展 310
9.4.1产业选择 311
9.4.2建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机制 313
9.4.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对策建议 314
第十章 中国资源型省区城市化道路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317
10.1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地方特色分析 317
10.1.1各地区城市化道路的不同特色 317
10.1.2各地区合理城镇体系构建中的不同特点 318
10.1.3各地区城市发展方针实施中的不同重点 319
10.2资源型省区城市化道路的形成与发展 320
10.2.1资源型省区及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理论分析 320
10.2.2资源型省区城市化道路的形成与城市化机制 323
10.2.3城乡关系及其偏差 329
10.2.4城市结构及其存在问题 330
10.3中国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以太原市为例 331
10.3.1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332
10.3.2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 333
10.3.3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不同模式 336
10.4实证分析:太原市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 337
10.4.1新中国成立至“一五”期末工业化起步阶段 338
10.4.2“二五”到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化波动发展阶段 340
10.4.3改革开放以来至20世纪末的适应性结构调整阶段 341
10.4.4 21世纪进入升级性结构调整阶段 342
10.4.5未来发展趋势 343
10.5资源型省区未来城市化道路的探索 344
10.5.1山西资源型省区城市化道路的确立依据 345
10.5.2山西资源型省区未来城市化道路及内容 347
10.6资源型省区实施城市化道路的方针与对策 351
10.6.1山西城市发展方针 351
10.6.2推进山西城市化的对策 352
第十一章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中国特色城市化的发展目标与方针政策 354
11.1总体目标: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355
11.1.1新型城市化道路提出的背景 355
11.1.2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容 356
11.2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目标预期与实施途径 360
11.2.1长期预测的依据: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转移的供求模型 360
11.2.2 2003—2050年中国城市化的目标预期 366
11.2.3实现中国城市化发展目标的主要途径 374
11.3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方针与政策 380
11.3.1中国特色城市化的发展方针 380
11.3.2促进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相关政策 381
参考文献 399
后记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