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汉学”之理解 2
二、道光时代汉学概况 13
三、内容与说明 39
第一章 汉学谱系勾勒与成就彰显 52
第一节 汉宋并列:阮元之《儒林传稿》 52
一、阮元与汉学传播 53
二、《国史儒林传》之修撰 60
三、《儒林传稿》管窥 68
第二节 崇汉贬宋:江藩之《汉学师承记》 74
一、《汉学师承记》概观 74
二、汉学界的反响 81
三、《宋学渊源记》之补充 87
第三节 学海堂与《皇清经解》的汉学特色 93
一、学海堂及其宗旨 94
二、《皇清经解》之编纂 100
三、会试的龃龉 108
第二章 汉学批判与学术重构 114
第一节从“意在质疑”到“布鼓雷门” 115
一、“捧土以塞孟津” 116
二、《汉学商兑》透析 120
三、学界之影响 131
第二节 桐城诸子之汉学观 135
一、刘开:宋通汉博、相需为用 136
二、陈用光:以考证佐义理、词章 143
三、梅曾亮:挺桐一元、兼包三味 153
第三节 清朝学术谱系的新构建 159
一、曾国藩笔下的唐鉴 159
二、《国朝学案小识》之汉学地位 161
三、依然寂寞的理学 170
第三章 汉学“变古”与今文经学兴起 179
第一节《今文尚书》的推崇与争论 180
一、《泰誓》、《书序》是否在二十九篇之内? 181
二、《今文尚书》家法与源流梳理 188
三、伪古文新说 197
第二节《公羊》学的发展与《穀梁》学的兴起 204
一、刘逢禄及其《公羊》何氏学 205
二、凌曙及其《公羊》礼学 217
三、《穀梁》学的兴起与研究 230
第三节 三家《诗》研究的兴起 242
一、阮元、冯登府之三家《诗》补遗 242
二、魏源之《诗古微》 246
三、陈乔枞之三家《诗》学 254
第四章 权威摇撼·多样化·经典重疏 263
第一节 经典争论与权威动摇 263
一、废除古文《尚书》的再呐喊 264
二、经典的是与非 270
三、权威的摇撼 279
第二节 经学研究的多样化 288
一、还六朝旧观 289
二、旧注旧疏的蒐辑 298
三、多维视角下的经典 304
第三节 经典重疏:经学成果的集成 316
一、胡承珙与《毛诗后笺》 317
二、马瑞辰与《毛诗传笺通释》 323
三、陈奂与《诗毛氏传疏》 328
四、三家《毛诗》学之比较 335
第五章 汉学的自我调适 340
第一节 文学波澜的掀起 340
一、“文笔”、“古文”、“骈体”辩 341
二、文论之争 351
三、汉学文士散视 358
第二节 现实的批判与关怀 369
一、慷慨论天下事 370
二、郡县与封建制之争 378
三、礼制与人伦关怀 387
第三节 义理新探求 399
一、道德心性的思考 399
二、三世论的历史阐发 408
三、经典理论的疏解 416
余论:历史回眸 426
附录 477
参考文献 489
后记 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