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以道名家,漫溯道家清流第一章 老子已乘青牛去,世上长存《道德经》问道先溯源流——“黄老”之说的由来 3
再说老子——青牛已出函谷关 6
轻描淡写五千文,千古一书《道德经》 9
细说弟子后学 13
第二章 道家集大成,庄子《逍遥游》庄子——身处污渎,哀在万世 16
《庄子》——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 20
意在于此,寄言于彼 23
庄子承道家衣钵,变质朴为英气 26
道儒之辩,殊途而同归 29
第三章 绵延数代,道学建教稷下道派,由“学”而“术” 31
文景盛世以道治国 34
《淮南子》——综百家而首推道学 37
魏晋玄学——名士风流崇放达 40
道教建立,太上老君始传道 43
中篇 大道至简,听南师说道第四章 不可言说的道道,妙不可言 49
咬文嚼字强说“道” 52
道在寂寥人世间 54
道在无念之境 58
上古之道万世传 60
第五章 冷眼旁观历史的隐士隐士与史官的推波助澜 63
随缘而遇顽且鄙 67
冲虚谦下,不盈不满 70
功成身退,天之道 73
第六章 心如空谷,返璞归真初心一颗,不惹尘埃 76
善恶、美丑相对出 79
高下相倾,福祸相依 82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84
打破冥顽,心如空谷 87
第七章 毋用乱世换取贤德的假面尚贤与否的道墨之辩 90
人乃万物之盗 93
仁义道德浮于表面 96
贤德的代价 99
机心远离大道 102
第八章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顺乎自然以为治 105
理所当然,何必居功 108
中空无用,自有妙用 110
用兵只因“不得已” 113
小国寡民的桃花源 116
第九章 上善若水的处世哲学善利万物而不争 119
水无定形,因时而化 122
至柔之中的至刚 125
曲全、枉直、洼盈、敝新 127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30
第十章 无待无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列子御风犹有待 133
无己之境,心神不随外物变 136
不如相忘于江湖 138
追之不及又何须执著 141
参破生死,安之若命 144
下篇 道教之兴隆与衰微第十一章 道教简史,点到为止秦皇汉武的求仙路 148
五斗米教初创,天师传道 151
北寇南陆,道教沿革 154
佛道之争,初唐尤甚 156
宋明道教帝王缘 159
衰微之势与民间道教中兴 162
第十二章 仰道人仙风,慕宝典遗旨魏伯阳——万古丹经王 164
葛洪——抱朴子炼丹砂 166
陶弘景——宰相幽居在深山 169
纯阳真人——匹夫而为百世师 172
希夷先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74
紫阳真人——芒鞋竹杖任悠然 176
王重阳——携七子以立全真 179
张三丰——行云流水不自收 181
第十三章 观经问术,静心修道道教之术,杂而多端 184
老子五千文,教君何处结灵胎 187
坐忘与心斋 189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191
附篇老子《道德经》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