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之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顾焕章,张超超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1198476
  • 页数:42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一、农业的结构扩张 2

二、农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化 10

三、农业发展与人力资本 17

第二节 农业发展的引致因素一、经济政策与农业发展 24

二、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 31

三、投资战略与农业发展 39

第二章 中国农业资金形成及机制的研究第一节 农户经济行为与农业资金一、农户的经济行为特征与农业资金形成 53

二、引导农户的农业投资 59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与农业资金一、农村土地制度与农业资金 64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制度建设与农业资金 71

三、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与增加农业资金 79

四、增加劳动积累,加速资金形成 84

第三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农业资金一、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中的农业资金形成 89

二、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农业资金形成 96

第三章 农业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一节 科研资源配置与农业科技供给一、科研资源配置与农业科技供给现状 102

二、农业科研资源配置效益的测定 105

三、科研资源配置的准则 108

四、农业科研资源的配置方式选择 110

第二节 农户的技术选择——微观科技成果配置研究一、农业科技利用现状分析 114

二、农户技术选择的经济准则 117

三、农户技术需求的诱导研究 119

第三节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改善科研费源配置状况的根本出路一、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缺陷 127

二、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 129

第四章 农科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节 政府统筹:中国的实践一、农科结合:80年代新概念 136

二、农科教结合的理论探讨 140

三、农科教结合的评价 163

第二节 苏南地区农科教结合之路一、苏南模式中的经济、科技与教育 169

二、苏南地区农科教结合 184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农科教结合的新发展一、农业产业化 195

二、农科教结合与农业产业化 204

三、农业产业化推动农科教良性循环 208

第五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第一节 可持续农业的社会与环境系统分析一、农要社会可持续性分析——一种多目标决策模型 213

二、可持续农业系统环境分析与评价 219

三、可持续农业中的外部性 228

第二节 可持续农业的结合评价及评价指标体系一、可持续农业的综合评价 235

二、可持续农业评价指标体系 240

三、我国可持续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框架 249

第三节 我国可持续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一、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评价标准的确定 259

二、指标体系的权重及其确定 264

三、实证应用:东台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271

第六章 农民经济组织制度研究第一节 农民经济组织的动因与特殊性一、农户及其经济行为框架 279

二、动因分析 285

三、农民经济组织的特殊性 289

第二节 不同类型农民经济组织:结构、行为与绩效一、“结构—行为—绩效”模型及实例 302

二、不同类型经济组织的相对优势 304

第三节 政府、市场与农民经济组织一、政府、市场与农民经济组织:作用范围及边界 306

二、政府与农民经济组织 307

三、市场与农民经济组织 312

第七章 人力资源与农村发展第一节 人力资源素质与经济发展一、人力资源素质及其增长效应 317

二、人力素质、人力投资和人力资本 320

三、中国人口素质影响的实证分析 323

四、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相关影响 326

第二节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一、人力资源配置的理论分析 332

二、就业与失业—人力资源配置矛盾的两种表现 336

三、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及启示 341

四、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347

第三节 人力资源流动与农村发展一、人力资源流动的理论模型 353

二、人口迁移的多元效应 355

三、中国人口迁移的特征表现 360

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 364

第八章 农村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广东农村改革的实证考察第一节 广东农村改革的历程:背景、目标与措施一、农村改革的背景与起点 377

二、农村改革的目标取向 380

三、改革的过程与主要措施 382

四、结束语:对广东农村改革的简单概括 389

第二节 改革的绩效:增长、结构变迁与公平一、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考察 391

二、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 394

三、经济增长中的收入分配 398

第三节 广东农村经济组织制度:创新与发展一、效率与公平:制度创新的内在线索——另一种总结 402

二、土地制度变革——产权安排及其组织形式 407

三、农村经营体制——高层次、多形式的组织创新 411

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与市场发育 413

五、结束语 417

参考文献 420

后记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