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上篇 学校精神与学校文化 3
第一章 学校精神与社会的主文化 3
社会主文化与学校亚文化的关系 3
世界顶尖级学校的文化因素 4
社会文明的支柱与学校文明的信念 5
孔子首创私学,强烈地影响了社会主文化 6
文翁兴学强烈地影响了社会主文化 6
文翁兴学的两条经验:师资高、学风严 9
文翁兴学实为中国科举制的缘起 9
石室中学的“文翁传统”是强大的学校亚文化 10
郭沫若校友的石室对联 11
第二章 石室精神与石室文化 21
历史悠久:古今一校,扬辉千秋 22
传统优良:爱国利民、因时应事、整齐严肃、德达材实 23
办学有方:传统·基础·创造 23
文化独特:有宽广的国际视野 24
影响深远:巴蜀文化的两大亮点 26
学校精神:强大的无形课程 27
给石室中学的同学谈诗与学习 30
第三章 石室中学与剑桥大学 44
李约瑟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缘起 45
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启迪 47
石室中学与剑桥大学交换图书 49
石室中学的藏书:《道藏》 51
李约瑟与《道藏》 53
第四章 成都七中的学校精神 55
“酌古准今”是成都七中的亚文化 55
成都七中的校园文化从扬雄的治学精神中得到启示 56
“三体”教育思想的概括有高度、有深度 57
成都七中期望培养出爱因斯坦式的学生 59
第五章 北川中学在灾难中的学校精神 64
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65
温家宝总理关于“多难兴邦”的讲课 66
北川中学的教师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 66
长虹公司董事长赵勇在北川中学复课仪式上的讲话 68
北川中学的办学思想:“正德惟和,实干创新” 70
灾难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随机课程” 72
第六章 学校精神与校长人格 75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彭玮校长的人格魅力:超越自我 75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77
成都树德中学左华荣校长:虚心、认真 81
成都树德中学的办学思想:树德广才 84
四川省富顺二中潘泽彬校长鼓励学生质疑 86
富顺二中的办学思想:根深叶茂,事在人为 88
四川省射洪中学侯水先校长“敢为人先” 89
射洪中学的办学思想:德才厚重,博贯兼容 91
第七章 学校精神与杰出校友 93
邓小平的教育基础论、教育发展论、教育素质论 93
广安中学办学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社会 96
杰出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名满天下 97
巴中中学办学思想:民为邦本,树人强邦 98
荣县中学办学思想:品端学粹,健体增能 100
对眉山中学办学思想的一些建议 102
第八章 学校精神与校训 104
自贡蜀光中学的校训:尽心为公,努力增能 105
西充中学的校训:公正诚朴 106
西充中学的校门:道德之门,知识之门,智慧之门 109
四川省乐至中学校训:勇毅至诚,乐业至才 111
四川省安岳中学校训:勤弘信公,索解人语 112
下篇 学校精神与素质教育 117
第九章 学校精神与办学模式 117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建构的整合模式 118
为什么要建构学校办学模式 118
怎样建构学校办学模式 120
建构学校办学模式的条件 121
广州市第一○九中学建构的以美育人教育模式 123
薄弱学校改造的一个样板 124
四川省温江中学的办学思想与学校精神 127
第十章 学校精神的理论研究 129
学校精神可分为由浅入深的三大类 129
科学人文精神 乐观自由精神 130
重德求知精神 健体尚美精神 130
爱国国际精神 质疑批判精神 131
诚信奉献精神 反思合作精神 132
勤俭创业精神 求真务实精神 132
改革创新精神 服务感恩精神 133
小学精神·中学精神·大学精神 133
学校精神的矩阵结构 134
学校如何提炼概括办学思想 136
第十一章 特色教育的新探索 142
中国教育改革的三大成就 142
学校如何形成特色教育 144
阆中中学:协同·综合 146
乐山一中:教崇德智体,学通天地人 147
仁寿一中:向学好善,思进有为 149
邻水中学:养正气,育全人 150
第十二章 素质教育的系统思考 152
素质教育、人民教育、终身教育 152
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四大支柱” 153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教育公平 154
素质教育与和平教育、和平环境 156
素质教育是和谐教育,要辩证发展 157
素质教育与科学人文教育 158
教育学是综合科学,有社会职责 160
第十三章 教师、校长素质评价的系统方法 162
教师素质的统一评价 162
教师素质的班级调查评价 166
教师素质的全校调查评价 169
校长管理学校的基本模式 169
提高校长素质的有效途径 170
校长素质评价表 171
素质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 173
第十四章 学生素质评价的系统方法 175
写操行评语存在的问题 175
学生素质评价的新方法介绍 176
一个具体实施的案例 178
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评价 180
第十五章 教学模式的矩阵结构 184
素质教育与思维模式 184
思维模式与教学模式 187
教学模式的组合创新 189
可供选择的多种教学模式 190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创新教学模式 194
第十六章 中学精神的启示 195
对学校精神的几点反思 195
学校精神对于办学成功起关键作用 195
学校需要良性互动,不要恶性竞争 198
校史要突出学校精神,成为校本课程 200
主要参考文献 203
后记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