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一)从清末政体革命到黄宗羲 1
(二)黄宗羲的政治生涯及相关作品的创作背景 2
(三)相关研究综述及本书出发点 16
第一章 帝治史观 22
第一节 王道—霸道—无道 22
(一)王、霸之辨 22
(二)仁义与事功 25
(三)人类社会的三种形态 29
第二节 先王之法及其蜕变 31
(一)封地建国制度 33
(二)井田制度 36
(三)学校制度 39
第二章 救世之本——圣贤精神 42
第一节 圣贤精神之形而上的阐释 42
(一)气、理、心、性 42
(二)“天理”与善“性” 49
(三)“中气”与圣王 54
第二节 圣贤救世基本原理 60
第三章 圣贤精神在统治阶层的呈现——君道与臣道 74
第一节 君道 74
第二节 臣道 94
第四章 与夷狄对抗中的圣贤精神——民族意识及遗民情结 107
第一节 民族意识 108
第二节 遗民情结 115
第五章 圣贤精神对帝制的改造——构想中的未来国家制度 124
第一节 国家权力的制约与运作 124
(一)对皇权和各级官员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125
(二)人事制度 129
第二节 取士制度与学风建设 132
(一)取士制度 132
(二)学风建设 134
第三节 国家的安全保障 137
(一)军事制度改革 138
(二)首都的选定 141
第四节 国家根本功能的实现 144
(一)民有所养 144
(二)民有所教 148
第六章 在比较中辨析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的性质 153
第一节 黄宗羲对前人政治哲学思想的继承与改造 153
(一)君权的起源 155
(二)君民关系 155
(三)君臣关系 161
(四)法与天下 165
(五)其他思想 168
第二节 黄宗羲与同时代中国学者(以顾炎武、王夫之为例)主要政治哲学思想比较 170
(一)“中国”与“夷狄” 170
(二)封建制与郡县制 174
(三)限权与分权 178
(四)君臣与父子 181
(五)王土与民土 183
第三节 黄宗羲与同时代西方学者(以洛克为例)主要政治哲学思想比较 185
(一)黄宗羲与洛克主要政治哲学思想的相关性及差异性 186
(二)黄宗羲、洛克各自政治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影响 195
第四节 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性质辨析 206
(一)属于民主、民权思想 206
(二)不属于民主、民权思想 207
(三)仍属于民本思想 208
(四)接近近代民主思想 208
第七章 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的影响及当代启示 216
第一节 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的影响 216
(一)1900年前后的影响 216
附:对章太炎的影响 222
(二)辛亥革命前夕的影响 228
(三)辛亥革命以后的影响 231
第二节 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的现代启示 233
(一)从“夷狄”对汉族政权的三大征服看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的反思意识 233
(二)黄宗羲的政治哲学思想的二重性与现代中国 237
(三)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与中国的法治建设 240
参考文献 244
后记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