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1
第一章苦读岁月 2
一、青年学子 独不见皇帝 2
二、孝妇河畔的快乐少年 10
三、兴国观里学《易经》 12
四、终南山上琴声扬 16
五、留下“划粥断?”的佳话 20
第二章胸怀天下 26
一、偏远小城来了个司法官 26
二、迎母侍养 复姓归宗 30
三、重修捍海堰 34
四、以孝为先 丁忧回乡 42
五、上执政书 为国担当 46
第三章秉公直谏 54
一、劝谏众臣勿在朝堂上给太后祝寿 54
二、与晏殊的“忠义之谈” 56
三、刘太后的“心病” 63
四、奏请皇上与后宫尝尝乌昧草 73
第四章三起三落 78
一、劝太后还政,第一次被贬 78
二、远在江湖之忧 80
三、反对皇上废后,第二次落职 86
四、让范纯仁刻骨铭心的记忆 94
五、为桐庐郡代言 97
六、苏州治水:犹济疮痍十万民 103
七、上《百官图》,三度外放 106
八、因心而友 惟德是依 112
九、庆朔堂前:一段被演绎的“情史” 120
第五章临危受命 126
一、君臣共治成风尚 126
二、元昊称帝:挑战北宋的底线 129
三、越州任上,皇帝“急诏” 135
第六章元昊称臣 144
一、四位军事家的影响 144
二、比荒凉更可怕的风景 150
三、地广千里 功亏一贤 158
四、一个让羌人敬服的长者 165
五、“胸中自有数万甲兵” 168
六、以德服人:给元昊写信劝降 177
七、攻守二策:不战而屈人之兵 181
八、“老虎”臣服:元昊写来求和国书 185
第七章庆历新政 190
一、北宋繁荣表象下的“四冗” 190
二、一次重要的人事调整 195
三、十项改革措施出炉 199
四、宁让一家哭不让一路哭 203
五、反对派强力反击 204
六、一封奇怪的反书 210
第八章高风亮节 214
一、凿井耕田 野无惰农 214
二、对新科状元的告诫 217
三、创办义庄:开启慈善事业先河 223
四、以工代赈:千年前的创新之举 226
五、在青州留下最后的德政 228
第九章教坛宗师 236
一、回母校当校长的日子 236
二、走到哪里,学校就办到哪里 241
三、庆历兴学 泽被千秋 246
四、慧眼识珠:大行夫子之道 248
五、以风化人:大兴社会教育 250
第十章文学大家 260
一、词的境界:无须雕琢的豪放与婉约 260
二、忧国忧民之思贯穿始终 265
三、作品要有真性情 271
四、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275
五、宋代六大家,半数受范仲淹影响 278
第十一章不朽丰碑 282
一、滕子京来信求记 282
二、千古美文《岳阳楼记》横空出世 286
三、尹洙的评价:《岳阳楼记》是一篇传奇 294
尾声 298
参考书目 309
后记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