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大纲 中国教育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凤喈著王凤喈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35558039
  • 页数:5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收录已故湘人王凤喈旧著《中国教育史大纲》及《中国教育史》。

第一章 绪论 1

(一)研究教育史之目的 1

(二)研究教育史之方法 1

(三)本书之大纲 1

第二章 教育起源及其变迁 4

第一节 教育起源 4

(一)原始生活 4

(二)应付困难 4

(三)人类的保守性 5

第二节 民族习惯的教育 6

(一)民族习惯教育的成立 6

(二)民族习惯教育的形式 6

(三)民族习惯教育的目的与价值 6

(四)民族习惯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7

(五)民族习惯时代之转机 7

第三章 中国社会之分析 8

第一节 社会与教育 8

(一)发端 8

(二)教育上的个人主义 8

(三)教育上的社会主义 9

(四)社会与教育之关系 9

第二节 中国社会之分析 10

(一)中国文明之特质 10

(二)中国文明之原素 11

(三)中国的社会制度 14

第四章 周代及周代以前之教育 17

第一节 通论 17

(一)教育之发端 17

(二)社会的背景 18

(三)天道的思想 20

(四)教育的目的及方法 20

(五)养老的注重 21

(六)释奠释菜的注重 21

第二节 教育制度 22

(一)周代以前之教育 22

(二)周代之教育(止于周平王) 22

第三节 结论 24

(一)本期教育之特点 24

(二)本期教育之衰颓 25

第五章 春秋战国之教育 26

第一节 通论 26

(一)社会方面之变迁 26

(二)变迁之原因 27

(三)本期教育与前期教育之比较 27

第二节 各家的教育学说 28

(一)道家的教育学说 28

(二)儒家的教育学说 29

(三)墨家的教育学说 35

(四)法家的教育学说 36

第三节 结论 38

(一)学派与地域之关系 38

(二)各家学说对于将来之影响 38

(三)破坏与建设的工作 39

(四)学术中衰之原因 40

第六章 秦汉之教育 41

第一节 通论 41

(一)秦汉系建设时代 41

(二)秦代教育之特点 41

(三)汉代教育之特点 42

(四)汉代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中的地位 43

第二节 汉代教育制度 44

(一)学校之设立 44

(二)学校之种类 44

(三)教授法与教材 45

(四)选举制度 45

(五)经学家与当时教育制度 46

(六)汉代之学风 46

第三节 汉代各家的教育学说 47

(一)经学家 47

(二)淮南王 50

(三)董仲舒 51

(四)扬雄 52

(五)王充 53

第四节 结论 55

(一)秦汉教育与战国教育之比较 55

(二)汉代教育对于后来之影响 56

(三)秦汉时代之新发明 57

第七章 魏晋及南北朝的教育 58

第一节 通论 58

(一)秦汉教育与魏晋南北朝教育之比较 58

(二)政治与社会之变动 58

(三)思想的变迁与其原因 58

(四)当代之风尚 59

(五)选举制度 61

第二节 教育制度 62

(一)教育与政治之关系 62

(二)魏代的教育 62

(三)西晋的教育 63

(四)南北朝的教育 63

(五)当时教育实施之状况 63

第三节 学派的分裂与教育 64

(一)经学家 65

(二)清谈家 65

(三)佛学家 66

(四)文学家 67

(五)结论 67

第四节 结论 67

(一)委靡的放诞的民风 67

(二)无廉耻无节义的民风 68

(三)好装饰而不讲实用的民风 68

(四)南北朝学风的概述 68

(五)此时代对于教育之贡献 68

第八章 隋唐的教育 70

第一节 通论 70

(一)政治的变动与教育 70

(二)募兵制度与教育 70

(三)选举制度与教育 71

第二节 教育制度 72

(一)隋代的教育制度 72

(二)唐代的学校制度 73

(三)唐代的选举制度 74

(四)教育制度与当时人才 75

第三节 各家的教育学说 76

(一)王通 76

(二)经学家孔颖达、颜师古等 76

(三)韩愈 77

(四)李翱 79

(五)佛家派别及其教育学说 79

(六)道家 82

第四节 结论 83

(一)隋唐的教育与魏晋南北朝的教育的比较 83

(二)隋唐的士风 83

(三)科举的流弊 83

(四)缠足之影响 84

(五)结论 85

第九章 宋元明的教育 86

第一节 通论 86

(一)政治的变动与教育 86

(二)本期教育与隋唐教育之比较 87

(三)本期思想界的变动 88

第二节 教育制度 88

(一)宋朝的教育制度 89

(二)元代的教育制度 90

(三)明代的教育制度 92

(四)书院制度 93

(五)私人教授 94

(六)科举制度与理学 95

(七)科举与学校 95

(八)当时实施教育之状况 96

第三节 各家的教育学说 99

(一)王荆公 100

(二)司马温公 101

(三)邵康节 102

第四节 各家的教育学说(续前) 103

(四)周濂溪 103

(五)张横渠 104

(六)程明道 106

(七)程伊川 108

(八)程门大弟子 110

第五节 各家的教育学说(续前) 111

(九)朱晦庵 111

(十)陆象山 114

(十一)吕东莱 117

第六节 各家的教育学说(续前) 118

(十二)许鲁斋 118

(十三)吴康斋 120

(十四)薛敬轩 123

第七节 各家的教育学说(续前) 124

(十五)王阳明 124

(十六)刘念台 128

第八节 结论 130

(一)理学之批评 130

(二)儒家之宗教化 132

(三)思想之束缚 132

(四)科举之流毒 133

(五)当代之风尚 133

(六)当时之教法与课程 134

(七)当代之新发明 134

第十章 清代教育 136

第一节 通论 136

(一)政治变动与教育 136

(二)清代的学术思潮 137

(三)清代实施教育的状况 138

(四)清代系旧教育结束时代 139

第二节 教育制度 140

(一)概述 140

(二)学校制度 141

(三)科举制度 142

(四)清代的图书 147

第三节 各家的教育学说 148

(一)概论 148

(二)经史派的教育学说 149

第四节 各家的教育学说(续前) 158

(三)理学派的教育学说 158

(四)实利派的教育学说 160

第五节 各家的教育学说(续前) 169

(五)天算派与中国教育 169

(六)考证派的教育学说 170

(七)各派学说的结论 178

第六节 结论 180

(一)清代教育与宋明教育之比较 180

(二)科学的方法与科学的教育 180

(三)清代教育在教育史中的地位 181

(四)清代教育的总评 182

(五)中国旧教育的总评 182

(六)中国旧教育与西洋旧教育之比较 185

(七)中国旧教育之破坏 187

第十一章 近代教育 188

第一节 通论 188

(一)近代教育之特点 188

(二)近代教育的产生 190

第二节 近代学制之演进 194

(一)新教育萌芽时期 194

(二)新教育发展时期 197

(三)民国新学制颁布时期 200

(四)学校系统改革时期 202

(五)结论:新文化运动与新教育 206

第三节 近代教育问题 207

(一)教育普及问题 208

(二)蒙藏教育问题 210

(三)科学教育问题 211

(四)体育问题 211

(五)公民教育问题 212

(六)改良教育实施的问题 213

(七)结论 217

参考书目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