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与依据 1
1.1.1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中国宏观调控领域的创新 1
1.1.2中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尚处于探索阶段 2
1.1.3已有的研究成果为细化研究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奠定了基础 3
1.1.4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学术界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4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4
1.2.1研究目的 4
1.2.2研究意义 6
1.3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7
1.3.1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7
1.3.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8
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8
1.4.1研究方法 8
1.4.2技术路线 9
1.5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9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10
2.1国外可借鉴的相关研究进展 10
2.1.1国外对土地与经济增长的可借鉴研究进展 10
2.1.2国外对土地市场的可借鉴研究进展 12
2.1.3国外对土地政策的可借鉴研究进展 14
2.1.4国外研究述评 15
2.2国内对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研究进展 15
2.2.12004年以前涉及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研究回顾 16
2.2.22004年以后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研究进展 17
2.2.3国内研究述评 23
第3章 土地供给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影响及其参与调控的风险分析 25
3.1基本问题Ⅰ:中国转型期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 25
3.1.1中国转型期的概念界定 26
3.1.2中国转型期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 26
3.2基本问题Ⅱ:土地供给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影响 29
3.2.1土地供给与主要经济变量的动态关系一一以浙江省为例 29
3.2.2土地供给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 37
3.3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风险分析 41
3.3.1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基础 41
3.3.2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特殊性 44
3.3.3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风险及其控制 45
3.4本章小结 47
第4章 风险控制视角下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分析 48
4.1理论基础:非均衡理论与生存理论 48
4.1.1非均衡理论 48
4.1.2生存理论 54
4.2风险控制视角下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分析 56
4.2.1土地市场状态的表征:基于非均衡理论的框架 56
4.2.2土地市场状态的判断标准构建:基于生存理论的框架 61
4.3本章小结 63
第5章 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证研究Ⅰ:风险控制视角下的总量政策分析 64
5.1土地市场运行的描述性分析:1987~2005 64
5.1.1土地供给总量 64
5.1.2土地供给结构 69
5.1.3土地供给价格 70
5.2中国土地市场的现状及其阶段特征分析 72
5.2.1中国土地市场发展回顾 72
5.2.2中国土地市场的发育程度评价 73
5.2.3中国土地市场的阶段特征 82
5.3土地市场非均衡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参数估计:全国层面 84
5.3.1土地市场非均衡分析模型的构建 84
5.3.2土地市场非均衡模型的参数估计 86
5.4历年的土地市场状态及其供给政策分析:全国层面 89
5.4.1土地市场的非均衡度的估算 89
5.4.2历年的土地市场状态及其供给政策分析 91
5.5本章小结 94
第6章 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证研究Ⅱ:风险控制视角下的区域政策分析 95
6.1基于土地利用效率视角的区域划分 95
6.1.1数据包络分析法与模型 96
6.1.2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建立与求解 97
6.1.3基于土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划分 99
6.2土地市场非均衡分析模型构建与参数估计:区域层面 102
6.2.1不同区域土地供给的描述性分析 102
6.2.2不同区域土地市场非均衡模型的构建与参数估计 105
6.3历年的土地市场状态及其供给政策分析:区域层面 110
6.3.1土地利用效率Ⅰ级区域的土地市场状态及其供给政策分析 110
6.3.2土地利用效率Ⅱ级区域的土地市场状态及其供给政策分析 112
6.3.3土地利用效率Ⅲ级区域的土地市场状态及其供给政策分析 113
6.4本章小结 115
第7章 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反思:基于风险控制视角的分析 116
7.1风险控制视角下的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问题分析 116
7.1.1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历程回顾 116
7.1.2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成效与问题 118
7.2风险控制视角下的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改进 120
7.2.1风险控制视角下的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操作层面目标 120
7.2.2风险控制视角下的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手段 121
7.2.3保障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关键制度改进 122
7.3本章小结 129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30
8.1研究总结 130
8.2研究展望 131
参考文献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