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
第一节 能源概论 1
第二节 能源与环境 5
第三节 中国的能源与环境 10
第四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8
参考文献 25
第二章 室外环境规划中的节能技术 26
第一节 环境降温节能的概念 26
第二节 室外热环境规划设计策略 28
第三节 建筑气候 30
第四节 风环境设计 33
第五节 室外热环境设计 39
第六节 热环境的评价方法 52
参考文献 59
第三章 节能建筑形态设计 61
第一节 传统民居的启示 61
第二节 现代建筑师的借鉴与创新 64
第三节 基于节能技术的建筑形态设计 67
第四节 新材料、新技术对节能建筑形态的影响 84
第四章 区域能源规划与区域能源系统 88
第一节 区域能源规划原理 88
第二节 区域供热供冷系统 96
第三节 区域热电冷联供系统 103
参考文献 106
第五章 室内环境品质 108
第一节 室内环境品质控制的对象 108
第二节 室内环境品质的相关能耗 110
第三节 室内环境品质控制过程中的节能措施 113
参考文献 122
第六章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 124
第一节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模型 124
第二节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126
第三节 建筑节能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要求 133
第四节 墙体保温隔热技术 141
第七章 供热系统节能 154
第一节 热网节能措施 154
第二节 室内供暖系统节能 162
第三节 分户热计量技术 168
参考文献 172
第八章 热泵技术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174
第一节 热泵的基本知识 174
第二节 热泵系统的分类 178
第三节 热泵的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 180
第四节 空气源热泵系统 182
第五节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187
第六节 污水源热泵系统 192
第七节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195
第八节 热泵在建筑中的应用 198
参考文献 199
第九章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 201
第一节 太阳能热水系统 201
第二节 太阳能制冷系统 204
第三节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 208
第四节 建筑一体化光伏系统 213
参考文献 217
第十章 建筑遮阳与自然通风技术 220
第一节 建筑遮阳的概念 220
第二节 建筑遮阳的形式 220
第三节 建筑遮阳的效果 226
第四节 遮阳技术的适用性 229
第五节 房间自然通风 230
第十一章 建筑设备和空调系统节能 234
第一节 泵与风机及其能效 234
第二节 锅炉及其能效 237
第三节 制冷机及其能效 241
第四节 电梯及其能效 247
第五节 三“变”技术 249
第六节 除湿供冷 253
第七节 辐射供冷 255
第八节 热回收 258
第九节 蓄热和蓄冷 262
参考文献 266
第十二章 建筑照明节能 268
第一节 自然采光与建筑节能 268
第二节 人工照明与建筑节能 282
参考文献 290
第十三章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节水 292
第一节 建筑中水 292
第二节 雨水利用 299
第三节 节水器具的应用 304
参考文献 308
第十四章 建筑节能中的自动化与计算机控制系统 309
第一节 建筑自动化系统中的传感器与执行器 309
第二节 建筑自动化系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结构 310
第三节 远程抄表系统 318
参考文献 321
第十五章 建筑能耗的模拟分析 322
第一节 概述 322
第二节 建筑能耗模拟基本原理 322
第三节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介绍 326
第四节 建筑能耗模拟基本方法 331
参考文献 335
第十六章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336
第一节 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336
第二节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343
第三节 节能改造效果评估 354
参考文献 357
第十七章 绿色建筑及其评价标准 359
第一节 绿色建筑发展概述 359
第二节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362
第三节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364
参考文献 371
第十八章 建筑能源管理技术 373
第一节 建筑能源管理的实施 373
第二节 建筑能源审计 379
第三节 合同能源管理 385
第四节 测试与验证 392
第十九章 建筑节能的技术经济分析 399
第一节 能源效率 399
第二节 ?分析 401
第三节 节能住宅的投资回收分析 407
第四节 建筑节能生命周期评价 410
参考文献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