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0.1本书的研究意义 1
0.2本书的研究体系与特点 3
0.3本书的主要创新 8
第一章 业主型企业的债务融资合同 10
1.1最优风险分担合同 11
1.1.1模型 11
1.1.2小结 14
1.2高成本状态证实合同 14
1.2.1事件叙述 14
1.2.2激励相容合同 15
1.2.3最优合同 15
1.2.4小结 16
1.3相机控制 17
1.3.1事件叙述 17
1.3.2不同情形下的控制权分配 18
1.4信号传递模型 21
1.5资产替代和投资不足 21
1.5.1资产替代 21
1.5.2投资不足 23
1.5.3小结 23
1.6本章小结 24
第二章 债务融资与大型公司的治理 25
2.1公司治理概述 25
2.1.1公司治理的概念 25
2.1.2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公司及其内部主要治理机制 28
2.2公司债务对经营者的治理作用 29
2.3债务对敌意接管的阻止 31
2.3.1事件叙述 31
2.3.2债务融资的作用 32
2.3.3本模型的意义 34
2.4债权人对公司的具体治理机制 34
2.4.1破产机制 35
2.4.2银行的监控代理机制 36
2.4.3市场机制 37
2.4.4合同机制 38
2.5我国的《破产法》及其实施 39
2.5.1我国的《破产法》及破产程序简介 39
2.5.2《破产法》在我国的实施 41
2.6我国银行在公司治理活动中的其他局限 43
第三章 债务融资与公司成长和市场竞争 46
3.1公司增长机会与债务融资特征 46
3.1.1债务水平 47
3.1.2债务期限、可赎回性与转股权利 49
3.1.3债务融资途径 52
3.1.4限制性条款 54
3.1.5债务优先结构 55
3.1.6结论与政策建议 56
3.2债务融资与公司产品市场竞争 58
3.2.1债务的战略优势 59
3.2.2流动约束与逆周期的毛利率 62
3.2.3融资约束导致的掠夺性定价 63
3.2.4债务融资与合谋破裂 63
3.2.5实证检验 65
第四章 资本结构:或有索取权的研究方法 67
4.1文献回顾:资本结构的或有索取权研究方法 67
4.2经理人激励、公司资本结构与信用风险 69
4.2.1引言 69
4.2.2基本模型 70
4.2.3不同激励时的债务水平 73
4.2.4信用风险 78
4.2.5数值例子 78
4.2.6本节的学术贡献与研究扩展 82
4.3动态资本结构与可赎债设计 84
4.3.1基本思路 84
4.3.2债务的动态调整 85
4.3.3最优可赎债设计 87
4.3.4小结 89
本章附录 89
第五章 财务危机与预测 93
5.1财务危机的概念与成本 93
5.1.1财务危机的概念 93
5.1.2财务危机成本 96
5.2基于财务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98
5.2.1一元判定模型 98
5.2.2多元线性判定模型 99
5.2.3多元Logit模型和多元Probit模型 100
5.2.4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101
5.2.5简要评价 101
5.3穆迪和标普的信用评级模型 103
第六章 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与银行业竞争 104
6.1简介 105
6.2基本模型 106
6.2.1无公司债券市场时的需求函数 106
6.2.2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后的需求函数 108
6.2.3竞争均衡与均衡价格比较 110
6.3对债券发行的利率限制的影响 114
6.4结论 116
本章附录 117
第七章 经理人报酬结构、产品市场竞争与商业银行投机性投资 121
7.1简介 121
7.1.1模型简介 121
7.1.2相关文献回顾 123
7.2模型和理论分析 124
7.2.1模型设定 124
7.2.2最优投资策略 125
7.2.3竞争与经理人报酬结构的影响 128
7.3案例分析:次贷危机前三家美国银行及其损失 130
7.3.1经理人报酬结构 130
7.3.2近年来美国银行在传统贷款领域的竞争 133
7.3.3三家银行次贷危机中的损失 136
7.3.4政策含义与研究扩展 136
本章附录:案例研究所依赖的新闻和年报资料及页码 138
主要参考文献 140